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02)
2023(10945)
2022(9420)
2021(8591)
2020(7302)
2019(16897)
2018(16781)
2017(33001)
2016(18089)
2015(20668)
2014(21092)
2013(21235)
2012(20597)
2011(18968)
2010(19509)
2009(18376)
2008(18472)
2007(16904)
2006(15120)
2005(14128)
作者
(55863)
(46578)
(46417)
(44205)
(29567)
(22287)
(21490)
(18195)
(17449)
(16661)
(15869)
(15575)
(14869)
(14861)
(14489)
(14464)
(14196)
(13826)
(13453)
(13395)
(11816)
(11700)
(11367)
(10584)
(10570)
(10561)
(10502)
(10370)
(9536)
(9372)
学科
(87493)
经济(87411)
管理(46902)
(46165)
方法(33809)
(33487)
企业(33487)
数学(29996)
数学方法(29782)
中国(27434)
(25424)
地方(25289)
(18498)
业经(17984)
农业(17045)
(16674)
(16641)
贸易(16628)
(16535)
(16057)
(15644)
银行(15614)
(15121)
(14882)
金融(14880)
地方经济(14527)
环境(13568)
(13194)
(12630)
技术(11732)
机构
学院(274216)
大学(273438)
(117068)
经济(114484)
研究(99728)
管理(99553)
理学(83803)
理学院(82719)
管理学(81439)
管理学院(80904)
中国(76730)
科学(60905)
(59848)
(54829)
(52605)
(48840)
研究所(47286)
中心(45320)
(43498)
财经(42533)
业大(39545)
北京(38725)
(38476)
农业(38383)
(38253)
师范(38125)
经济学(36335)
(35237)
(34976)
经济学院(32874)
基金
项目(169752)
科学(132057)
研究(126352)
基金(119673)
(103788)
国家(102881)
科学基金(85937)
社会(78934)
社会科(74753)
社会科学(74730)
(67734)
基金项目(63300)
教育(57332)
(57147)
自然(53046)
编号(52954)
自然科(51663)
自然科学(51646)
自然科学基金(50694)
资助(49139)
成果(44276)
(43122)
重点(39042)
(37723)
课题(37380)
发展(34895)
(34830)
(34320)
创新(32762)
科研(32190)
期刊
(138376)
经济(138376)
研究(85980)
中国(57398)
(45744)
学报(41627)
(40466)
科学(38588)
管理(35726)
农业(30996)
教育(30864)
大学(30668)
(30049)
金融(30049)
学学(28643)
业经(23947)
技术(23832)
经济研究(22131)
财经(21029)
问题(19281)
(18128)
(16145)
(15718)
技术经济(14530)
商业(14379)
理论(14102)
图书(13459)
国际(13291)
统计(13183)
资源(12908)
共检索到428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雄锋  刘凤朝  
区域发展差异是区域内或区域间经济和社会的非均衡性,本文从区域专利发展的角度,分别采用标准差方法和变异系数法,以万人专利申请量为指标,从区域专利发展的绝对差异和区域专利相对差异两个角度,对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二勋,姚静  
本文采用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方法 ,通过对中国的 2 9个地域单元 1996年人均工业产值和所有制结构状况进行分析 ,把中国工业发展划分为 5个类型区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所有制结构对区域工业发展水平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超  张金昌  
文章基于面板单位根检验及验证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随机收敛性。得出我国区域金融存在全局性的随机发散,不存在俱乐部式随机收敛。这说明我国各省金融发展相对于全国金融发展没有保持同步,这种差距随时间发生变化;并且各省金融发展相对于中、东、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也没有保持同步发展。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呈现波浪形曲线,而非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呈现倒U形曲线的特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旭旦  
我国股票市场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成绩喜人,但是从地区分布、融资能力、扩张能力以及产业布局等几个方面来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差异较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鑫  穆月英  
对全国农业发展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并划分区域,可为制定区域农业政策和提高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帮助。由农业发展阶段和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在构建2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的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从农业发展阶段和驱动因素分析全国农业发展情况。从农业现代化水平出发,31个省份经过系统聚类划分为4类农业发展阶段,总体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从发展驱动因素出发,利用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法确定省份农业发展类型,即要素型、技术型、政府-要素型和政府-技术型,其中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郑京华  
根据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对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的机构数、总藏量等七项主要统计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依聚类分析图,把各公共图书馆划分为8个类型区,显示了各类型区的差异性。分析结果可为制定、协调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及各馆建设,提供一个量化依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晨  赵文卓  
本文首先通过聚类分析,利用1 9 8 0年和2 0 1 1年两年金融产业的相关数据,描绘了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的分布状态。在分析每个省份金融产业近十年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对区域金融产业发展差异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计算G I N I系数测算了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的变化趋势,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二勋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张二勋如何看待我国目前房地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房地产业内外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内外人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我国房地产业新一轮“牛市”可望;有人则认为,我国的房地产业目前正跌入低谷,短期内难以“解套”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燕  
文章选用1998~2011年全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对我国区域寿险发展的总体差异进行分析,并以回归方程为基础对影响区域寿险差异的因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寿险差异呈现下降趋势,近几年趋于平稳,影响区域寿险差异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和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影响在下降,经济因素影响在上升,除此以外,区域市场化程度和竞争程度对寿险差异的影响程度大幅提高,抚养率的影响略有提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祥兵  孙玉志  
首先构建测度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使用综合权重TOPSIS评价方法测算了2008—2015年我国31个省市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省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区位和发展类型存在差异。然后根据研究时期内省市排名变化情况,划分为保持型、前跳型、后跳型等3种发展类型,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宏观角度分析了造成发展类型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对保持型区域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产业结构、经济水平、人口素质和物流基础设施;对前跳型和后跳型区域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人口素质。最后,提出提高我国电子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中伟  
镇级市是由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乡镇建成的类似于小城市的特大镇,建设镇级市是我国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中西部地区强镇相对于东部地区强镇而言,吸纳人口能力较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强镇应该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而不是设市扩权;东部地区强镇应以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为目标,重点是设市扩权,统一户籍与社保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明  
"新两规"的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区域差异越来越大,研究发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托制度的不合理导致的行政性垄断市场结构下竞争机制的缺失,具体表现在异地展业、产品投资门槛、产品流通等方面。同时,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割裂了区域金融资源和信托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因此,问题的解决必须从完善我国信托制度入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鑫  穆月英  
对全国农业发展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并划分区域,可为制定区域农业政策和提高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帮助。由农业发展阶段和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在构建2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的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从农业发展阶段和驱动因素分析全国农业发展情况。从农业现代化水平出发,31个省份经过系统聚类划分为4类农业发展阶段,总体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从发展驱动因素出发,利用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法确定省份农业发展类型,即要素型、技术型、政府-要素型和政府-技术型,其中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最后,综合考虑农业发展阶段和驱动因素后产生11种农业发展区域,并结合要素、技术、政府等因素作用对各区域提出农业政策选择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慧玲  齐晓安  张玉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需要方面看,采用科学适用的方法对我国各个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及其地区差距进行测度,从而为各地有的放矢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客观依据,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依据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及生态治理四个维度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及差异分析,可以揭示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均衡状态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各地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本地生态文明的发展,进而带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