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0)
- 2023(12285)
- 2022(10844)
- 2021(10422)
- 2020(8843)
- 2019(20571)
- 2018(20702)
- 2017(40894)
- 2016(22158)
- 2015(24855)
- 2014(25042)
- 2013(25002)
- 2012(23234)
- 2011(20835)
- 2010(20889)
- 2009(19256)
- 2008(19063)
- 2007(16828)
- 2006(14987)
- 2005(13470)
- 学科
- 济(83308)
- 经济(83200)
- 管理(62071)
- 业(59817)
- 企(49166)
- 企业(49166)
- 方法(40695)
- 数学(35392)
- 数学方法(35022)
- 中国(24375)
- 银(24225)
- 制(24164)
- 银行(24078)
- 财(23121)
- 行(22701)
- 农(21827)
- 学(19027)
- 融(18231)
- 金融(18230)
- 业经(18144)
- 贸(16354)
- 贸易(16341)
- 易(15936)
- 地方(15579)
- 务(14452)
- 财务(14391)
- 农业(14357)
- 财务管理(14354)
- 理论(14028)
- 企业财务(13679)
- 机构
- 大学(317782)
- 学院(313203)
- 管理(124837)
- 济(123586)
- 经济(120717)
- 理学(107465)
- 理学院(106254)
- 管理学(104530)
- 研究(104419)
- 管理学院(103947)
- 中国(84149)
- 京(68474)
- 科学(64277)
- 财(61180)
- 所(52922)
- 农(50911)
- 财经(49008)
- 研究所(48101)
- 中心(48026)
- 业大(46258)
- 江(45334)
- 经(44517)
- 北京(43812)
- 范(40764)
- 农业(40402)
- 师范(40361)
- 州(37656)
- 院(37652)
- 经济学(37250)
- 财经大学(36837)
- 基金
- 项目(210258)
- 科学(164235)
- 研究(153311)
- 基金(152599)
- 家(132898)
- 国家(131807)
- 科学基金(112328)
- 社会(95074)
- 社会科(90019)
- 社会科学(89996)
- 基金项目(81485)
- 省(80627)
- 自然(73859)
- 自然科(72108)
- 自然科学(72090)
- 自然科学基金(70796)
- 教育(70124)
- 划(68754)
- 资助(63684)
- 编号(62833)
- 成果(51775)
- 部(47179)
- 重点(46462)
- 发(43960)
- 创(43247)
- 课题(42656)
- 科研(40545)
- 创新(40332)
- 教育部(40267)
- 大学(39324)
- 期刊
- 济(132541)
- 经济(132541)
- 研究(98333)
- 中国(56337)
- 学报(50077)
- 科学(45512)
- 农(45390)
- 管理(44917)
- 财(44696)
- 融(41993)
- 金融(41993)
- 大学(37534)
- 学学(35351)
- 教育(33225)
- 农业(30300)
- 技术(24826)
- 财经(23851)
- 业经(21357)
- 经济研究(21350)
- 经(20078)
- 理论(18001)
- 问题(17909)
- 实践(16672)
- 践(16672)
- 图书(16055)
- 业(15020)
- 科技(14740)
- 技术经济(14570)
- 现代(14320)
- 商业(13905)
共检索到464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强 符维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英国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以系统性与流动性风险并重为主线,推动了银行业结构性变革,成为全球首个推行加强流动性量化监管政策、提高流动性缓冲标准的国家。此文着重从英国流动性监管要求、我国流动性监管要求和两国监管差异比较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得出对我国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启示及对我国流动性监管的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刚
流动性监管是外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体系顺利运行的前提与基础,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和银行业发达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规定,指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流动性供给;二是应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三是构建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流动性比例监管为主体、银行期限缺口管理为补充的二元制流动性监管体系。
关键词:
外资银行 流动性 银行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道富
本文从流动性的概念界定入手,结合巴塞尔III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框架和指标,分析了我国现有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流动性管理应进一步改进的方向。认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应与宏观流动性的监测和管理相配合;应建立流动性风险的扩散指数,综合各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变化情况;应区分流动性的监管指标和监测指标,并分不同类型的银行进行分类管理;应监测并管理事实上的金融集团的流动性风险;应由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推进。
关键词:
流动性风险 巴塞尔协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戈建国
巴塞尔I I I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统一的量化监管,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对银行的经营、金融市场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中国银监会决定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施这两个流动性风险管理新指标。本文就流动性监管新指标进行总体评价,分析其对银行造成的影响,实施的困难,并对中国如何改进流动性风险监管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流动性管理与监管的重要性。危机后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两项指标作为全球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标准,从而确立了流动性监管与资本监管几乎并驾齐驱的重要地位。在我国,1995年第一部《商业银行法》就将流动性与安全性、盈利性一起确定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将保持充足的流动性作为商业银行运营的首要前提之一。但是,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建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郑金宇 韩晓宇
流动性风险既是银行最日常的风险管理对象,也是最致命的风险来源。现代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形式已脱离简单的存款挤兑,具有深度和复杂的金融同业市场、管控能力高超的货币政策,为银行提供了替代存款的充裕资金来源。然而,当机构对充裕的流动性习以为常,金融的不稳定性也正是在稳定的表象下积累。金融市场中稳定的资金价格和充裕的资金规模掩盖了金融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梅琳
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关系到商业银行经营的命脉,为此,我国监管层制定并实施了系列流动性考核指标,促进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产生了监管的正效应。但现行的流动性监管并不完善,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不足,需要通过效应的监测和评价来发现问题,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化解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 监管效应 监测 评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麦勇 蒋雪 蒋宇翔
跨区域经营监管放松后我国的中小银行能主动调整流动性以应对经营风险吗?当前我国的中小银行面对的宏观经济条件和经营环境与20世纪90年代美国各州银行有诸多相似之处。为此,文章利用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台的IBBEA法案作为准自然实验进行实证研究,探究银行是否会主动调整流动性以应对跨区域经营监管政策的放松。结果表明:(1)当跨区域经营监管放松时,美国各州的银行会主动调整流动性;且这个现象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以及流动性风险应对能力强、网点规模大的银行中更显著。(2)调整速度慢的银行会逃离监管放松地区,且逃走后不会提高流动性调整速度。根据上述结论,结合我国地方中小银行流动性监管的实际情况,文章建议监管机构有选择且渐进地放松跨区域监管,优先从经济强、人口多、息差高的地区实施监管放松;同时,还可以选择在网点多和规模较大的中小银行所在地区实施监管放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琪
影子银行应该说发展还是非常快的,中国一些国际权威机构都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给了一个界定。但是我们想谈的不是影子银行,我们想谈的是影子银行当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引用对影子银行的一个规范定义,那就是国务院107号文的定义。国务院107号文对中国影子银行给了三个部分的界定。第一块,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第二块,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尹继志
鉴于流动性风险对银行体系的重要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协议Ⅲ》首次规定了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为了有效防范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中国银监会于2014年1月颁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4年3月起施行。《管理办法》设定的监管指标和监测工具搭建了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制度框架,商业银行应以此为契机,加大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力度,优化流动性资产储备及融资结构,建立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
关键词:
流动性风险 监管指标 监测工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路妍 闫振坤
选取200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流动性比率、资本充足率与信贷/GDP的月度数据,采用反映时变特性的TVPVAR模型,探究宏观审慎监管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时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审慎监管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是相互影响关系,而且长期的效果更明显;宏观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的调控,以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影响,随时间变化也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隋洋 白雨石
本文简要研究以流动性覆盖率为代表的巴塞尔Ⅲ流动性监管对银行业的影响以及银行的对策。以流动现金流匹配模型为工具,本文将流动性覆盖率等监管指标的各项假设参数纳入模型中,测算出各项资产负债业务的流动性和利率风险中性价格,以及各业务的流动性风险溢价或成本,从而推断出监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盈亏和经营导向的影响。主要结论:流动性覆盖率等巴塞尔Ⅲ流动性指标将促使银行争揽个人和小企业存款,降低对同业存款的依赖;引导银行更重视活期结算类存款,降低吸收定期存款的积极性;提高对国债、央票、政策金融债的市场需求,相对减少金融机构债(包括CD)的需求;给予存放和拆放同业更多的风险成本优势,抑制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中资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继志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对银行的支付能力和持续经营有着直接影响,并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迅速枯竭,使流动性风险问题进一步凸显。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颁布,巴塞尔委员会将流动性监管提到了与资本监管同等重要的地位,并确立了全球银行业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标准。为了加强和改善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应合理设置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对流动性风险实施分类监管,增强银行内部流动性管理的动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周伟
许多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了流动性冲击,这说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在系统性流动性风险监控方面存在局限性。为弥补监管漏洞,避免再次发生系统流动性危机,各国政府与国际金融组织对流动性风险监管进行了补充完善。本文比较了国际金融危机中问题银行的财务指标特征,分析了国际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指标设置的理论依据合理性,通过概括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美国、英国流动性风险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归纳出发展趋向,并对中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改革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