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4)
- 2023(8172)
- 2022(7344)
- 2021(6720)
- 2020(6040)
- 2019(14324)
- 2018(14382)
- 2017(29468)
- 2016(15883)
- 2015(18269)
- 2014(18616)
- 2013(18679)
- 2012(17717)
- 2011(16174)
- 2010(16444)
- 2009(15648)
- 2008(15762)
- 2007(14372)
- 2006(12732)
- 2005(11511)
- 学科
- 济(71565)
- 经济(71506)
- 业(42445)
- 管理(41671)
- 方法(35966)
- 数学(32262)
- 数学方法(32047)
- 企(30640)
- 企业(30640)
- 贸(24462)
- 贸易(24453)
- 易(23797)
- 农(22695)
- 中国(19100)
- 财(17002)
- 地方(13701)
- 制(13644)
- 学(13464)
- 农业(13433)
- 业经(13019)
- 银(11987)
- 银行(11946)
- 行(11423)
- 出(10826)
- 融(10605)
- 金融(10603)
- 环境(9823)
- 和(9623)
- 务(9602)
- 财务(9587)
- 机构
- 大学(241606)
- 学院(241066)
- 济(108210)
- 经济(106184)
- 管理(90209)
- 研究(81597)
- 理学(77450)
- 理学院(76598)
- 管理学(75469)
- 管理学院(75019)
- 中国(61906)
- 京(50280)
- 财(49061)
- 科学(48508)
- 农(43746)
- 所(42518)
- 财经(39203)
- 研究所(38409)
- 中心(37032)
- 业大(36634)
- 江(35999)
- 经(35297)
- 农业(34982)
- 经济学(34272)
- 北京(31777)
- 经济学院(31492)
- 范(30025)
- 师范(29717)
- 财经大学(28729)
- 院(28603)
- 基金
- 项目(151489)
- 科学(117412)
- 研究(110115)
- 基金(109310)
- 家(95070)
- 国家(94343)
- 科学基金(78801)
- 社会(69601)
- 社会科(66126)
- 社会科学(66101)
- 省(58876)
- 基金项目(57817)
- 教育(50793)
- 自然(49884)
- 划(49609)
- 自然科(48669)
- 自然科学(48652)
- 自然科学基金(47826)
- 资助(45900)
- 编号(45411)
- 成果(37550)
- 部(34791)
- 重点(34281)
- 发(33607)
- 创(31003)
- 课题(30805)
- 教育部(29640)
- 科研(29433)
- 创新(29148)
- 人文(28711)
- 期刊
- 济(116327)
- 经济(116327)
- 研究(71690)
- 中国(40843)
- 农(39407)
- 学报(37878)
- 财(36750)
- 科学(33238)
- 管理(30554)
- 大学(28084)
- 农业(26810)
- 学学(26616)
- 融(22500)
- 金融(22500)
- 教育(20516)
- 经济研究(20434)
- 业经(19780)
- 技术(19738)
- 财经(19465)
- 贸(19258)
- 问题(17794)
- 经(16791)
- 国际(16093)
- 业(14234)
- 商业(13508)
- 技术经济(13006)
- 理论(12520)
- 统计(12385)
- 世界(11611)
- 实践(11185)
共检索到356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章家清 林莉
鉴于我国与东盟水产品的双边贸易额、增长率、市场分布及贸易种类等特点,本文运用修正后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因素进行因素分解和效果分析,认为竞争力因素在中国向东盟出口水产品贸易额增长中发挥了主要效用,其次是需求规模效应,而出口结构的贡献率极低,尤其是产品结构亟需改进;产品需求规模在东盟出口水产品时起到了主要的拉动作用,东盟出口水产品的种类结构适应中国市场是次要推动原因,而竞争力的贡献相对较低。
关键词:
水产品 中国与东盟 增长因素 CMS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媛媛 彭星
本文首先使用Novy(2008)放松了双边贸易成本对称性假设的贸易成本估计模型,对我国与东盟及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成本进行准确地估计;随后,对影响我国与东盟贸易增长的因素进行分解;最后,从距离、语言、人均GDP差额、汇率波动等方面对影响我国与东盟贸易成本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测度及回归结果表明,我国与东盟的贸易成本在1995-2009年间平均下降了33.34%;收入增长、贸易成本下降和多边阻力下降分别解释了我国与东盟贸易增长的92.52%、45.16%和-37.68%;汇率波动对贸易成本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共同语言、距离和人均GDP差额。
关键词:
东盟 贸易成本 贸易增长分解 汇率波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文琳 范祚军
本文认为,我国与东盟各国双边贸易快速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即双方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等方面各有所长,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格局,在贸易商品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文章提出,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应针对其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结构、经济结构及经济技术水平,寻求合作领域;遵循经贸合作的双向性,积极吸引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到东盟国家投资办厂;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协调机制;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构筑产业梯度转移体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史朝兴 顾海英
本文根据中国双边贸易的实际情况,对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改进,应用改进后的引力模型研究了加入WTO对中国双边贸易增长的贡献,并探讨了其它因素对中国双边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WTO对中国与WTO成员之间的双边贸易增长贡献了19.6%,贸易伙伴GDP增长、中国GDP增长、贸易伙伴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额、APEC的贸易制度安排、香港和新加坡的转口贸易等因素都对中国贸易增长有显著正面影响,而运输成本则是阻碍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WTO 引力模型 双边贸易 贸易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雄
构建经济增长水平差异指标、环境规制强度差异指标以及双边贸易水平差异指标,利用1990~2013年中国与东盟六国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与双边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东盟以及加强环境规制确实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但在中国出口东盟以及自身的环境保护中,仍然存在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与东盟国家需要加强政治互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以及适度转型商品贸易间的竞争,向互补性转变。同时,需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继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从而更加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双边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书竹
1994年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简称NAFTA)正式生效,开始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墨西哥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加入NAFTA后,同美国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并已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研究墨美贸易快速增长的原因既可以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扩大对美国出口提供参考依据,又可以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依据。
关键词:
NAFTA 贸易互补性 原产地规则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许伟 胡冰川
自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以来,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同时,新加坡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点国家,因此研究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的动态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选取2003—2017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水产品方面的有关数据,利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定量分析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情况。研究表明:伴随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中国与新加坡之间水产品贸易规模逐渐增加;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结构与新加坡进口结构不匹配尤为明显;中国水产品综合竞争力低于日本、美国、挪威等国家,在新加坡水产品市场上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养殖技术、加工技术以及廉价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国037类深度加工水产品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水产品 出口增长 CMS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耿晔强
基于修正的CMS模型从总产品、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三个层次分析金融危机前后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双边贸易的增长成因。研究结果显示:结构效应是中国与金砖国家双边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国在金砖国家的竞争力在不断提高,而金砖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初级产品的竞争力具有优势,总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竞争力较差;竞争与结构交叉效应对中国与金砖国家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关键词:
中国 金砖国家 CMS模型 增长成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文浩
中美农产品贸易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不断发展。文章引入贸易结合度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系统地分析了两国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但我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化的基本现状,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发现影响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和经济一体化等。最后预测了未来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中美 引力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白子明 周慧秋
近些年来,中国与东盟双边水产品贸易额不断攀升。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网络,并从网络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等视角对贸易网络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网络密度有小幅下降,但整体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国家间的水产品贸易联系较为紧密,双边水产品贸易潜力正在被不断挖掘;中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居于贸易网络中心位置,且中国的排名较为靠前;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比较稳定,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始终居于核心国地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中国水产品贸易结构、强化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中心位置、加强与网络内各国家间的合作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金龙 赵明哲
CAFTA的建立是我国构建FTA战略的重要一环,它的实施对我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1993—2012年中国大陆与其116个贸易伙伴国20年间的贸易数据,运用双重倍差分析法,对CAFTA的贸易效应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结果显示:CAFTA对我国与东盟六国间的双边商品贸易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CAFTA的实施使得中国对东盟6个国家的年平均出口量增加了18%~42%,同时令中国从东盟六国的进口年平均增加31%~62%。这一研究结论既证实了实施CAFTA带来的良好经济效应,又为深化CAFTA合作、打造CAFTA"升级版"提供了现实支撑。
关键词:
CAFTA 东盟六国 贸易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正求 潘永
中国与东盟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达成框架协议,为中国与东盟间双边贸易的扩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双边贸易必将因此获得很大的增长空间。基于更好地应对双边贸易增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考虑,在分析双边贸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事实和数据,对双边贸易的前景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中国-东盟框架 贸易 贸易增长 前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万阳
基于考虑供给因素、结构变化的出口决定模型,采用两方程方法和单方程方法研究了外国GDP、中国GDP、结构变化、汇率与我国17个双边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供给因素、结构变化对我国双边贸易有重要影响,供给因素对我国与美、澳、马、巴、新、泰、加进口及出口的影响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结构变化对我国与德、印、加进口及出口的影响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汇率对中国对15个贸易伙伴国出口与进口的影响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采用出口除进口表示贸易收支做法的单方程方法的研究存在严重错误。经济增长模式对双边贸易有重要影响,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双边贸易不平衡有一定的矫正作用,对改善我国双边贸易不平衡的国别分布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明 刘庆 刘淳
人民币汇率在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讨论中常常被作为攻讦对象。本文运用1995-2009年月度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通过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及其它相关因素对中美双边贸易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本文发现:相对于中美两国的实体经济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很小;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符合"J曲线效应"。另外,加入WTO对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中美双边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焱 王孟孟 黄庆波
本文从分析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出发,利用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出口结构集中化、我国渔业经济总产值、人民币汇率、水产品出口价格及进口国国内生产总值是影响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最后本文从提高水产品附加值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
关键词:
水产品价格 出口贸易 引力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