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6)
2023(13919)
2022(11961)
2021(11231)
2020(9598)
2019(22497)
2018(22261)
2017(43363)
2016(22854)
2015(26001)
2014(25375)
2013(24613)
2012(22658)
2011(20308)
2010(20693)
2009(18949)
2008(18449)
2007(15998)
2006(14173)
2005(12461)
作者
(64042)
(53395)
(53322)
(50504)
(34071)
(25445)
(24204)
(20622)
(20229)
(18916)
(18114)
(18053)
(16975)
(16745)
(16446)
(16366)
(15717)
(15546)
(15500)
(15336)
(13170)
(13041)
(12938)
(12326)
(12005)
(11980)
(11868)
(11415)
(10804)
(10469)
学科
(95537)
经济(95428)
管理(64067)
(61883)
(50685)
企业(50685)
方法(47471)
数学(42105)
数学方法(41388)
中国(26355)
(25744)
贸易(25727)
(24992)
(24820)
(24083)
业经(19278)
(17606)
(17344)
地方(16992)
农业(15799)
理论(15573)
(15024)
银行(14997)
(14407)
(14388)
技术(14354)
财务(14342)
财务管理(14311)
(14246)
金融(14244)
机构
大学(326348)
学院(324287)
(138546)
经济(136004)
管理(127253)
理学(110742)
理学院(109548)
管理学(107287)
管理学院(106694)
研究(106341)
中国(79828)
(67930)
(63957)
科学(62972)
(52065)
财经(51582)
(48726)
中心(48363)
研究所(47401)
(47046)
(46538)
业大(46115)
经济学(43461)
北京(42445)
(41631)
师范(41210)
经济学院(39508)
(38892)
财经大学(38711)
农业(38289)
基金
项目(220502)
科学(175229)
基金(163036)
研究(160287)
(142872)
国家(141490)
科学基金(121822)
社会(103192)
社会科(98111)
社会科学(98080)
基金项目(85438)
(84540)
自然(79041)
自然科(77314)
自然科学(77290)
自然科学基金(75915)
教育(75466)
(71841)
资助(67644)
编号(64083)
成果(51604)
重点(50088)
(50071)
(47065)
(46534)
课题(43791)
国家社会(43620)
教育部(43544)
创新(43479)
科研(42746)
期刊
(142710)
经济(142710)
研究(93825)
中国(57522)
学报(48531)
管理(48232)
(48040)
科学(45542)
(43103)
大学(38207)
学学(35857)
教育(33987)
技术(30005)
农业(29793)
(27964)
金融(27964)
财经(25083)
经济研究(24752)
业经(23230)
(21573)
(21110)
问题(20248)
国际(17944)
统计(17454)
(16549)
技术经济(16015)
(15662)
商业(15529)
理论(15030)
(14594)
共检索到471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俊  李金叶  
提升贸易效率是我国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内在动力。利用随机前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测算和分析2000—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9个国家的贸易效率特征和门槛效应,研究表明,经济规模、人均收入、外贸依存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拥有共同边界显著促进双边贸易合作,而地理距离阻碍贸易往来,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畅通"取得阶段性成果。从区域来看,我国在亚洲大洋洲地区和南亚地区的贸易效率较高,东欧和中亚地区贸易效率偏低。从东道国发展程度来看,在发达经济体贸易效率值最高,发展中经济体贸易效率增速最快,转型经济体不断缩小与发展中经济体间贸易效率差距。文化距离对我国与不同发展程度经济体贸易效率影响差异明显,发展中经济体门槛值最小,发达经济体次之,转型经济体门槛值最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萍  
本文将随机前沿分析引入贸易引力模型,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的决定因素,测算贸易潜力,评估贸易效率;通过构建贸易非效率模型,从关税水平、贸易便利化水平、运输便利化水平、经济自由化程度、是否建立自由贸易区等5个维度进一步探究贸易非效率的构成因素,找出贸易阻力,并提出提升贸易效率、释放贸易潜力的可行策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伟  言方荣  鲍曙明  
本文将邻国效应引入汇率与贸易关系理论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以"一带一路"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OLS、相依回归以及面板数据两阶段工具变量法等估计方法和灵敏度分析法,研究了汇率变动、邻国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1)整体而言,当期人民币升值反而使中国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贸易减少,但滞后一期升值导致进口增加;当期和滞后一期的人民币贬值均有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2)汇率变动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普遍小于邻国效应的影响;各国之间的邻国效应大小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无论是中国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贸易还是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贸易,邻国效应普遍表现为"竞争抑制"关系。(3...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敏  刘清杰  刘倩  
文章根据"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在1996-2015年间的数据,采用动态门槛面板模型检验政治稳定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其一,总体来看,政治稳定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二,政治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存在不同经济区间下政治稳定差异化的经济影响;其三,政治稳定的经济效应具有三个门槛值,人均GDP低于2 807美元为第一和第二门槛区间,其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效应不明显;高于2 807美元的第三和第四门槛区间国家,政治稳定性显著地刺激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入到此门槛,说明政治稳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刺激效应正在日益显著。可见,"一带一路"推进下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利用双边或多边合作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释放政治稳定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浩学  李盛辉  
通过HM指数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依赖程度,发现两者农产品贸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探讨了2005年~2014年中国与30个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口总量、人均GDP都与农产品贸易潜力呈显著正向相关,而地理距离与农产品贸易潜力呈显著负向相关;自贸协定、航运条件及运输设备是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有利因素,而关税程度、结关时间和投资开放度则是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阻碍因素。最后提出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英  马芮  
文章以2011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因素,测算了中国与主要伙伴国及地区的文化产品出口潜力,并量化评估了人为因素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等因素对文化贸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文化距离等因素对文化贸易发展有阻碍作用。关税、自由贸易协定安排、进口清关时间等人为因素构成了影响中国文化出口效率的重要因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较大的文化贸易潜力,这种潜力在不同国家和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伟雄  马文怡  
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贸易,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中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国与49个沿线国家的数据,测算沿线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将其引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以探讨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地理位置看,贸易便利化水平从中东欧到东南亚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发展趋势,地区差异和国别差异仍然较大;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大部分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因此,本文提出借助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促进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挖掘中国文化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锦波  
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利用2010-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非效率因素限制着贸易效率。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呈现两极分化,并有衰减趋势。提高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需要进一步促进双方企业对对方市场的了解,完善"一带一路"沿线的运输通道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降低贸易壁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锦波  
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利用2010-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非效率因素限制着贸易效率。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呈现两极分化,并有衰减趋势。提高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需要进一步促进双方企业对对方市场的了解,完善"一带一路"沿线的运输通道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降低贸易壁垒。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德才  贾青  康柳婷  柳媛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发展程度成为我国对其直接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相关研究甚少。选择13个"一带一路"国家20062015年面板数据,使用动态面板门限(DPT)模型,在考虑了GDP、政府公信力等7个控制变量的影响后,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发展程度对我国对其直接投资是否存在门限效应。结果表明存在积极的门限效应,"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因素也显著影响着我国对其直接投资,由此构建"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作为投资指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翊烜  扈钟方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的贸易便利化测度体系,首先运用均值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一带一路"沿线十七个亚洲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之后基于拓展的引力模型,探究其对中国对外直接贸易的影响。本文通过具体实证发现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显著,除贸易便利化外,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力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贸易也有显著促进作用;税负水平、距离成本呈现出显著的负向效应。本文认为,中国在稳定贸易便利化程度较高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同时,需要推动中亚、西亚和南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促进贸易增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君军  
自2018年以来,中国政府提升了进口贸易的战略意义。鉴于此,本文针对中国各省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数据,首次编制了各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汇率波动对中国自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且汇率水平值的变动对进口贸易的影响更大;(2)从地区层面看,汇率变动对中国各地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3)门限模型回归结果表明,较大的汇率波动率对实际进口的抑制作用较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伊  高彪  张双  
文章采用2005-2016年间面板数据,分析了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双边贸易潜力,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家或地区GDP与双边贸易流量成正比,而空间距离与双边贸易流量成反比;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对双边贸易流量存在正向影响;APEC成员国对双边贸易流量有正影响;不同沿线国家与江西贸易潜力不尽相同,潜力释放空间各异。在此基础上,就与不同沿线国家如何进一步开展合作,以便更大程度地提升双边贸易潜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聂莹  刘清杰  孙素芬  
基于1993-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平行面板数据,运用Hansen动态面板门槛模型,以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为门槛变量,检验经济全球化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经济门槛范围内,经济全球化对生态足迹存在不同的影响。当经济发展水平小于等于3905美元时,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生态足迹;当经济发展水平超过第一门槛值3905美元时,经济全球化水平对生态足迹的影响从显著抑制转变为促进作用,但是不显著;而当经济发展水平跨越第二门槛值8778美元时,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刺激生态足迹的提高。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集中在第一门槛区间和第三门槛区间,经济全球化对生态足迹的影响出现两极分化态势,其中在第三门槛区间的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应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引起充分重视,这关系到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亮雄  钱馨蓓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全球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影响世界,对世界做出贡献的重要手段。文章采用"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VAR模型,验证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与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在统计上显著提高了沿线国家的人均实际GDP,该影响效应能持续7年左右,并在2~3年后达到峰值。自2003年以来,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合共促进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增长仅约为2%,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不足8%,中国的推动作用有待加强。同时,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越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