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2)
- 2023(10902)
- 2022(9702)
- 2021(9058)
- 2020(7653)
- 2019(17700)
- 2018(18079)
- 2017(35585)
- 2016(19422)
- 2015(21906)
- 2014(22253)
- 2013(22317)
- 2012(20680)
- 2011(18778)
- 2010(18676)
- 2009(16880)
- 2008(16258)
- 2007(14158)
- 2006(12535)
- 2005(10945)
- 学科
- 济(76123)
- 经济(76037)
- 管理(57154)
- 业(51584)
- 企(41597)
- 企业(41597)
- 方法(37544)
- 数学(33064)
- 数学方法(32766)
- 中国(21474)
- 农(20336)
- 财(18561)
- 学(17446)
- 环境(16236)
- 业经(15989)
- 贸(15062)
- 贸易(15054)
- 制(14993)
- 易(14638)
- 地方(13998)
- 银(13627)
- 银行(13581)
- 农业(13350)
- 和(13287)
- 行(12968)
- 划(11949)
- 融(11740)
- 金融(11739)
- 理论(11706)
- 技术(11558)
- 机构
- 大学(281554)
- 学院(279842)
- 管理(113152)
- 济(111042)
- 经济(108632)
- 理学(98281)
- 理学院(97254)
- 管理学(95740)
- 管理学院(95253)
- 研究(91794)
- 中国(68404)
- 京(60020)
- 科学(57774)
- 财(51353)
- 所(46454)
- 农(44665)
- 业大(43104)
- 研究所(42409)
- 财经(41797)
- 中心(40637)
- 江(38689)
- 北京(38347)
- 经(37863)
- 范(35777)
- 师范(35436)
- 农业(35355)
- 院(33324)
- 经济学(32742)
- 州(32065)
- 财经大学(31163)
- 基金
- 项目(191435)
- 科学(148873)
- 研究(139186)
- 基金(137875)
- 家(120367)
- 国家(119397)
- 科学基金(101437)
- 社会(85715)
- 社会科(81170)
- 社会科学(81149)
- 省(74505)
- 基金项目(74338)
- 自然(67055)
- 自然科(65390)
- 自然科学(65374)
- 自然科学基金(64171)
- 划(63178)
- 教育(62996)
- 编号(57676)
- 资助(56992)
- 成果(45885)
- 重点(42305)
- 部(42252)
- 发(40762)
- 创(39471)
- 课题(38827)
- 科研(37058)
- 创新(36829)
- 教育部(35891)
- 项目编号(35614)
- 期刊
- 济(120193)
- 经济(120193)
- 研究(82984)
- 中国(46749)
- 学报(44901)
- 科学(40919)
- 管理(40615)
- 农(39552)
- 财(35488)
- 大学(33156)
- 学学(31306)
- 教育(27993)
- 农业(27806)
- 融(24072)
- 金融(24072)
- 技术(23010)
- 业经(20855)
- 经济研究(19763)
- 财经(19315)
- 经(16283)
- 问题(15886)
- 理论(15400)
- 图书(14682)
- 实践(14294)
- 践(14294)
- 商业(14050)
- 科技(13905)
- 业(13875)
- 技术经济(13698)
- 现代(12926)
共检索到398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伟 胡程
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经济产出,同时,伴随着非期望产出——碳排放。不同行业由于能源消费量、能源结构各不相同,碳排放情况有很大区别。为研究不同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文章采用我国各行业2003—2016年不同种类能源的消耗量分别计算行业碳排放量,然后用LMDI法分解了不同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量的驱动因素,并根据分解结果讨论了2008年经济危机对我国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我国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主要是人均经济产出拉动碳排放,其次是能源强度效应的抑制作用和人口规模效应的促进作用,能源结构效应作用不太明显;(2)我国目前的碳排放减排措施主要作用于提高能源效率,除工业外,其他行业并没有达到改变能源结构的层面;(3)经济危机大大降低了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直接导致能源强度由抑制作用转为促进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毕秀玲 谭雪枫
现有有关成本粘性的研究普遍使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有学者指出当企业面临亏损时,管理者采用"洗大澡"的盈余管理手段,造成按照传统成本粘性模型的估计值高于真实的成本粘性,即存在成本粘性高估现象。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行业进行细化,选择了采掘业、建筑业和农林牧渔业三个行业,采用2007—2012年期间的数据,运用改进后的成本粘性模型,分行业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通过改进后的成本粘性模型得出的回归结果并不显著,实证结果未能证明传统成本粘性模型的估计值高于真实的成本粘性,但仍可以看出各个行业成本粘性的存在及大小情况。
关键词:
成本粘性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培林 宋湛
本文认为 ,由于现金流量方面等因素的制约 ,实际支付的工资在向合意的工资水平调整的过程中 ,存在粘性。基于该判断 ,本文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 ,把工资粘性进一步划分为合意工资自身调整过程中的粘性和实际支付的工资向合意的工资水平调整过程中的粘性 ;第二 ,基于尼洛夫提出的存量调整模型 ,构造了可以用来对这两种粘性进行经验分析的计量方程式 ;第三 ,用中国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和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业的资料 ,对工资粘性问题进行了经验分析 ,并概括了相应的政策结论。
关键词:
工资 工资粘性 劳动力流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光耀 马蓉 张忠杰
文章基于隐含碳视角,利用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能源消耗相关数据,对各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了系统核算,并将碳排放效应分解为内部效应、反馈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2012年各行业完全碳排放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完全碳排放量最大。(2)一般情况下,各行业碳排放的溢出效应最大,内部效应次之,反馈效应最小。(3)建筑业对其他行业的碳排放溢出效应较大,其他行业对煤炭采选行业、石油炼焦和核燃料加工行业、化工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存在较大的碳排放溢出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涛明 马勇强 滕红
本文通过对我国转型期不同行业劳动报酬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行业劳动报酬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进行研究,给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报酬 差距 面板数据模型 杜宾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荣喜 王永超 王先良 杜思楠
文章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AAA级企业债按行业分为电信服务业、工业、公用事业、金融业,分别对每个行业按不同期限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工业和电信服务业的曲线形态先下降后上升,公用事业和金融业的曲线形态是向上倾斜的;不同行业不同期限企业债信用价差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因此从行业的视角给投资者和监管者提供了决策支持。
关键词:
企业债 信用价差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燕芳 周曲艺
通过阅读文献和查阅上市公司年报资料,分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收费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个行业PPP项目的交易结构及盈利模式,总结不同项目为保证项目可行性公私部门间的利益协调措施,为各类PPP项目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安国俊 华超 张飞雄 郭沛源 王骏娴 苟明宇
ESG评价体系是由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方面组成的评价体系,以ESG评价体系为主导的投资理念在国际上已是主流。而在“十四五”期间,绿色金融助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发展方向,ESG评价体系也愈发凸显出其重要性。结合当前我国经济政策背景,深入剖析ESG体系框架并探讨国内ESG体系发展现状及趋势。同时,基于沪深300成分股企业2015年上半年到2019年下半年的财务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分别研究ESG综合评分、环境责任评分、社会责任评分、公司治理评分对每股收益的影响,发现ESG评分体系对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对推动“十四五”期间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政策进一步落地实施,有效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有较好的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书阅 周国强 李淑琴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基于现有的成本费用粘性理论,研究了销售和管理费用粘性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或行业之间的差异。研究结论表明中国A股上市公司销售和管理费用粘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处于不同生命周期或不同行业的企业粘性程度有所差异。该研究成果为企业资源合理利用、战略制定、成本费用管理决策、业绩评价、盈利预测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命周期 行业差异 费用粘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书阅 周国强 李淑琴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基于现有的成本费用粘性理论,研究了销售和管理费用粘性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或行业之间的差异。研究结论表明中国A股上市公司销售和管理费用粘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处于不同生命周期或不同行业的企业粘性程度有所差异。该研究成果为企业资源合理利用、战略制定、成本费用管理决策、业绩评价、盈利预测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命周期 行业差异 费用粘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米锦欣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比2009年呈现出升值加速的特点,全年累计升值3.01%。鉴于2010年11月4日,美联储又推出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应对通胀压力,特别是抑制输入型通胀的政策性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玲 汪东
利用消费者生活方式方法(CLA),测算1993~2007年我国居民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以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以1993年为基年,对我国居民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变化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居民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碳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其中2007年城镇居民是农村居民人均碳排放量的三倍。(2)研究期间,人均消费水平城镇化率、居民消费结构和人口规模是拉动居民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是抑制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其中2003~2007年碳排放强度起到正效应;居民消费结构表现为负效应,对减少碳排放起到一定...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碳排放 LMDI 分解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齐亚伟
本文测算了2000~2010年中国30个省市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将碳排放总量分解为GDP、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等4个因素,以此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空间结构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促进碳排放增加的决定因素;技术效应是抑制碳排放增加的最重要力量;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空间结构效应对碳排放的作用方向尚不稳定,但对碳排放增加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祁成祥 林勇
本文基于碳排放量的基本等式,采用LMDI方法建立了甘肃省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并运用1995~2008年相关数据分析了经济发展、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对甘肃省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得出经济发展是促进甘肃人均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动力,能源强度是抑制碳排放的重要因素,而能源结构对甘肃人均碳排放变化的影响不明显。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LMDI 能源消费 人均碳排放 能源强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顾成军 龚新蜀
从影响因素角度用LMDI分解方法对新疆1999—2009年的碳排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对新疆人均碳排放增长起抑制效应,且能源强度的抑制效应大于能源结构的抑制效应;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对新疆人均碳排放增长起拉动效应,且产业规模的拉动效应大于人口规模的拉动效应。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的抑制效应难以抵消由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拉动的新疆人均碳排放的增长。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因素分解 新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