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8)
- 2023(15458)
- 2022(13344)
- 2021(12475)
- 2020(10493)
- 2019(24353)
- 2018(24494)
- 2017(47138)
- 2016(26086)
- 2015(29398)
- 2014(29728)
- 2013(29256)
- 2012(27199)
- 2011(24859)
- 2010(25201)
- 2009(23140)
- 2008(22496)
- 2007(20074)
- 2006(18220)
- 2005(16403)
- 学科
- 济(117967)
- 经济(117840)
- 管理(71120)
- 业(67210)
- 企(53707)
- 企业(53707)
- 方法(50553)
- 数学(44603)
- 数学方法(44219)
- 中国(34363)
- 农(28082)
- 财(26232)
- 学(25021)
- 地方(24136)
- 教育(22925)
- 业经(22576)
- 制(19857)
- 贸(19685)
- 贸易(19674)
- 农业(19134)
- 易(19002)
- 理论(18930)
- 银(16377)
- 银行(16322)
- 和(16099)
- 融(16021)
- 金融(16020)
- 环境(15740)
- 技术(15688)
- 行(15626)
- 机构
- 大学(382683)
- 学院(376149)
- 济(157113)
- 经济(153790)
- 管理(142984)
- 研究(130609)
- 理学(123697)
- 理学院(122251)
- 管理学(120225)
- 管理学院(119523)
- 中国(92494)
- 京(82046)
- 科学(77460)
- 财(72589)
- 所(65821)
- 研究所(59664)
- 财经(58591)
- 中心(56595)
- 农(56280)
- 范(56023)
- 师范(55611)
- 江(55294)
- 经(53251)
- 北京(53032)
- 业大(52684)
- 经济学(48986)
- 院(46634)
- 师范大学(45553)
- 州(44283)
- 经济学院(44025)
- 基金
- 项目(246122)
- 科学(194323)
- 研究(184243)
- 基金(177477)
- 家(153656)
- 国家(152297)
- 科学基金(129868)
- 社会(116183)
- 社会科(109951)
- 社会科学(109923)
- 省(95045)
- 基金项目(93550)
- 教育(89739)
- 自然(82695)
- 划(81573)
- 自然科(80721)
- 自然科学(80702)
- 自然科学基金(79276)
- 编号(76051)
- 资助(74083)
- 成果(64117)
- 部(56562)
- 重点(55671)
- 课题(54282)
- 发(53329)
- 创(50483)
- 教育部(49305)
- 人文(47246)
- 项目编号(46962)
- 国家社会(46952)
- 期刊
- 济(175558)
- 经济(175558)
- 研究(124477)
- 中国(74765)
- 教育(61863)
- 学报(56963)
- 管理(53177)
- 财(53065)
- 科学(51639)
- 农(50103)
- 大学(43823)
- 学学(40315)
- 农业(34445)
- 技术(34438)
- 融(32506)
- 金融(32506)
- 财经(29971)
- 经济研究(29494)
- 业经(26538)
- 经(25654)
- 问题(22852)
- 技术经济(19200)
- 理论(18383)
- 贸(18153)
- 图书(17419)
- 业(17081)
- 商业(16997)
- 统计(16515)
- 现代(16419)
- 实践(16333)
共检索到564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新成 郭金陵 於世为 诸克军
文章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利用1981~2006年的数据,对我国不同教育(初等、中等、大学、研究生)劳动者存量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只有中等教育、大学教育劳动者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同时只有中等教育劳动者存量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显著Granger原因;另外,经济增长对大学、研究生劳动者存量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琦
本文以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来研究劳动者的收入结构对消费需求以及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影响,并在我国1978-2009年间的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对劳动者持久性收入、暂时性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劳动者持久性收入是决定消费需求的决定性因素,消费需求与暂时性收入的相关程度较低。因此,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本文在提高我国劳动者收入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增加工资收入比重,稳定劳动者收入预期;引入竞争机制,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强化政府的收入再分配调节能力,增加转移性收入;创新金融工具,让劳动者拥有更多金融投资理财产品,提高财产性收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春生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劳动争议数量也在大量增加。本文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劳动争议动态关系的演进机理,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的劳动争议数量会经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演进过程,表现为倒U型曲线的演进轨迹。这一演进过程和轨迹是经济持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完善的必然结果,是政府主导型、不平衡型和平衡型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劳动关系演变和转化的过程,是企业劳动关系的各种影响因素变化发展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利馥 刘东皇 谢忠秋
本文通过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劳动者报酬、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据此,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失谐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增强我国经济内生增长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者报酬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利馥 刘东皇 谢忠秋
本文通过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劳动者报酬、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据此,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失谐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增强我国经济内生增长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者报酬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丹
国内学界尚无统一的过度劳动程度测定标准和体系,这阻碍了过度劳动研究的进展。构建评定体系,应以过度劳动的内涵及其构成要件为基础,遵循劳动者的疲劳状态和工作状态两大维度。疲劳的衡量指标、"过劳死"的病理征兆和工作状态的评定内容,为过度劳动评定体系提供了衡量指标的"内容内核",而日本的疲劳积蓄度自测量表则提供了结构框架和等级评定依据。
关键词:
过度劳动 评定体系 过劳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宏艳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关系更为直接和对立,劳资纠纷日益常态化。以劳动争议作为代表劳动关系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考察影响劳动争议案件的因素,包括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经济转型、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教育水平、工会组建、劳动报酬六个主要因素,并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建议,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新时期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劳动争议 影响因素 劳动关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燕琼
本文通过劳动者素质内容的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劳动者素质低主要是由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引起的。并通过劳动者素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系的分析,指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经济发展,重点是提高劳动者文化知识水平。为此,我国必须实施人才工程战略,加强三个体系建设,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弓秀云
采用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中国不同性别劳动者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抚养或赡养子女老人数量、家庭独立收入来源人数、单位性质、工作状况对男性和女性退休意愿影响显著,但又有较大差异;闲暇消费水平和期望退休年龄影响显著且较为一致。研究结论有助于了解公众的退休意愿,对退休年龄改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盾 施祖麟 袁伦渠
本文立足巴杜里-马格林(Bhaduri-Marglin)模型,构建了有关劳资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模型,并通过分析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地考察了提高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增长率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呈现"工资拉动增长"的类型,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对消费需求增长率的促进作用明显超过它对投资和净出口增长率的抑制作用,因而总体上会促进经济增长,公平与效率的目标相容。要实现"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有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制度体系和调控手段。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楠
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李楠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劳动者素质因素。因此,有必要探讨提高劳动者素质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一、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冉光和 徐鲲 李敬
基于劳动分工理论,建立了教育发展、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新兴古典经济模型,并运用中国区域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了教育的劳动分工功能。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是自给自足还是分工条件下,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均真实收入越高,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受教育水平提高对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交易效率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可能会限制教育作用的发挥,西部地区教育对经济的作用要小于东部地区。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发展 劳动分工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崔艳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矛盾上升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本文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考察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劳动争议发生数量之间的动态关联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我国劳动争议发生数量与GDP之间存在二次曲线的关联模式,现阶段我国劳动争议的发生数量正处于上升通道;经济增长对劳动争议的发生频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对目前的劳动争议应对和解决机制提出了极大挑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劳动争议 动态关联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海宾
劳动力价格水平不仅与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情况密切相关,同时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研究劳动力价格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首先对我国劳动力价格的变化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选取了2004-2014年劳动力价格、居民价格指数(CPI)、GDP、生产价格指数(PPI)等相关数据,利用格兰杰检验、VAR模型、脉冲函数等手段进行论证。结果反映: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上升会直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基于此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劳动力价格与我国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GDP VAR模型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