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9)
- 2023(8287)
- 2022(7210)
- 2021(6820)
- 2020(5873)
- 2019(12938)
- 2018(12947)
- 2017(25196)
- 2016(13822)
- 2015(15267)
- 2014(14979)
- 2013(14669)
- 2012(13540)
- 2011(12494)
- 2010(12573)
- 2009(12137)
- 2008(11684)
- 2007(10381)
- 2006(9229)
- 2005(8480)
- 学科
- 济(47518)
- 经济(47429)
- 管理(36137)
- 业(34282)
- 企(26758)
- 企业(26758)
- 方法(21141)
- 数学(18663)
- 数学方法(18424)
- 中国(16339)
- 农(14720)
- 财(14362)
- 制(14179)
- 学(12733)
- 贸(11088)
- 贸易(11082)
- 易(10868)
- 银(10861)
- 银行(10825)
- 行(10435)
- 业经(10012)
- 融(9328)
- 金融(9327)
- 体(9041)
- 农业(8992)
- 务(8215)
- 财务(8193)
- 财务管理(8172)
- 企业财务(7744)
- 体制(7523)
- 机构
- 学院(196757)
- 大学(195803)
- 济(75946)
- 经济(74237)
- 研究(70156)
- 管理(67801)
- 理学(58026)
- 理学院(57249)
- 管理学(56068)
- 管理学院(55695)
- 中国(53123)
- 科学(45373)
- 京(41712)
- 财(39583)
- 所(37867)
- 农(37659)
- 研究所(34449)
- 财经(30954)
- 业大(30915)
- 中心(30829)
- 农业(30082)
- 江(29001)
- 经(27973)
- 北京(26570)
- 范(25889)
- 师范(25547)
- 院(25357)
- 经济学(23901)
- 州(23872)
- 财经大学(22940)
- 基金
- 项目(128329)
- 科学(98746)
- 基金(91890)
- 研究(90106)
- 家(82959)
- 国家(82326)
- 科学基金(67548)
- 社会(55650)
- 社会科(52563)
- 社会科学(52551)
- 省(49865)
- 基金项目(48163)
- 自然(44866)
- 自然科(43769)
- 自然科学(43750)
- 划(43388)
- 自然科学基金(42952)
- 教育(41506)
- 资助(38074)
- 编号(36590)
- 成果(30243)
- 重点(29945)
- 部(28248)
- 发(27664)
- 创(26360)
- 课题(25885)
- 计划(25111)
- 科研(25102)
- 性(24979)
- 创新(24787)
共检索到292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桂富荣 郭建英 万方浩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我国不同地理梯度下的32个紫茎泽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我国境内的紫茎泽兰种群内遗传多样性呈现随地理纬度由南到北而降低(R2=0.131 1,P0.1)。系统聚类分析表明,紫茎泽兰的地缘性分布较为明显,地理区位接近的种群遗传相似性较大,在聚类分析中大多聚为一类。我国境内的紫茎泽兰基本可分为2大亚群:第一亚群主要地处我国热带季雨林...
关键词:
紫茎泽兰 ISSR 遗传多样性 地理梯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嵬 张柱亭 类成平 董辉 钱海涛 丛斌
应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对10个地理种群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ure)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68条序列样本中,共发现了14个变异位点,定义了15种单倍型。总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462,种群内单倍型多样度在0.125~0.625范围之内。总群体的Fst为0.0812,Gst为0.0991,Nm为4.55,表明黄胫小车蝗各地理种群之间存在着较为充分的基因交流。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黄胫小车蝗的遗传差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部,占方差比率的91.53%。单倍型中介网络图及系统树显示,各种群中的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寒苗 吴彪 刘志鸿 杨爱国 周丽青 孙秀俊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国山东胶南、长岛、蓬莱、荣成和韩国统营5个地理群体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样本的COⅠ、12S rRNA、18S rRNA和2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魁蚶5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经测序拼接、剪接后,分别获得67条776 bp的COⅠ序列、72条443 bp的12S rRNA序列、75条909 bp的18S rRNA序列和75条894 bp的28S rRNA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个群体75个个体的COⅠ序列中共检测到466个多态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坤 刘福利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丁昌玲 梁洲瑞 马兴宇
应用RAPD技术,对自然分布于山东半岛莱州湾、小石岛、俚岛、楮岛和汇泉湾的5个大叶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研究结果对山东半岛大叶藻种群保护和移植修复提出了建议。实验用10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42条条带,多态条带39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2.86%。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大叶藻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遗传分化;AMOVA分析显示5个种群99.68%的变异来源于种群内部,而0.32%的变异来源于种群间;Mantel测试表明5种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相关性;遗传多样性最低的是莱州湾种群,应该得到优先保护;遗传多样性较高的是俚岛种群和汇泉湾种群,可以作为山东半岛海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鲜艳 陈发棣 张飞 陈素梅 房伟民
利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对11份不同地理居群野生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203条扩增带,其中有187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平均为91.9%;29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到446条扩增带,其中有435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平均为97.5%;11个居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分布在0.088 7~0.615 5之间。聚类分析表明,紫花野菊、野路菊及其变种能很好地区分开来,但是野生菊资源的遗传变异与地理分布相关性似乎并不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德西 封传红 何忠全 向运佳 胡荣平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研究了四川省甘孜州地区蝗虫的遗传结构。用筛选出的12条随机引物对9个种群91个个体进行扩增。结果表明,12条引物共检测到9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共计72个。ShANNoN信息指数(I)和NeI'S遗传多样性(h)估计的9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分别是0.4161和0.2810。利用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进行群体内遗传多样性评价,ShANNoN多样性指数(I)具有相同的结果,来自四川甘孜雅县雅江(YJGL)种群值最高,为0.1674,白玉县金沙乡(BYJS)种群最低为0.0405;居群内基因多样度hS为0.0777,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基因分化...
关键词:
蝗虫 种群 RAPD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宏 王伟 赵同海
以萧氏松茎象7个地理种群的基因组DNA为材料,对其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从80个引物中筛选出39个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7个地理种群共扩增出489条扩增条带,每条引物平均可以得到12.5条扩增条带,其长度从250~2 000 bp不等,其中443条(90.6%)扩增条带为多态性条带,平均每条引物可得到11.4条多态性条带。通过公式计算多态性位点、遗传距离、及Nei's遗传距离,结果表明:萧氏松茎7个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指数的变异范围为0.403 7~0.484 4,遗传相似性指数为0.515 6~0.596 3,平均遗传距离指数为0.444 1;其Shannon's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鲜艳 张飞 陈发棣 郭慧敏 陈素梅
结合形态学性状和分子标记对12份不同地理居群野菊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居群野菊各形态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14.06%~67.50%),叶柄长、叶长/叶柄长、花序径、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和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可能是造成野菊不同地理居群间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2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246条扩增带,其中229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平均为92.5%;29对SRAP引物组合共产生651条扩增带,其中638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平均为98.0%,从分子水平揭示了野菊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2个居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分布在0.211 7~0.494 9之间;聚类分析表明,南京野菊和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义良 赵奋成 胡燕菲 蔡坚 吴惠姗 张应中 郭文冰
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非洲的5个不同地理群体非洲桃花心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28对SRAP引物组合用于群体遗传分析,共扩增出条带7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59条,多态性水平为76.62%;5个群体遗传距离在0.036 1~0.131 7之间,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9 3,总的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330 0,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个体间(70.04%),群体基因流(Nm)为1.1858。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严加坤 杨爱国 周丽青 吴彪 白临建 刘志鸿
利用通用引物对5个栉江珧野生群体(山东长岛、山东日照、山东文登、广东湛江和海南海口)28SrRNA和COI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分别得到983bp和623bp的片段,基于28SrRNA序列分析系统发生的结果表明,栉江珧与Atrina vexillumju具有较近的遗传关系。基于COI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山东文登群体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AMOVA分析显示,群体遗传分化系数为0.1323(P<0.001),说明栉江珧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的变异。由28SrRNA和COI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推测,由于地理隔离,我国栉江珧南北方群体可能早已分化为不同亚种。这些数据为我国栉江珧种质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永刚 漆永红 李惠霞 郭满库 吕和平 张俊莲 贺春贵
【目的】探讨甘肃不同地理种群桃蚜Myzus persicae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差异,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海拔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桃蚜种群遗传分化和迁飞的分子证据。【方法】利用7对SSR引物对13个桃蚜地理种群进行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结果】7对SSR引物共检测到4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95.56%。13个桃蚜地理种群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3333,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29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311,Shannon信息指数I为0.1898,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33.33%。临洮、临夏、岷县、兰州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天水、酒泉、漳县种群相对较低。种群聚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琪 王进军 赵志模 张伟
在四川省德昌县弃耕荒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植物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调查,并与紫茎泽兰种群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紫茎泽兰轻度发生区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年际变化不大,介于0.550 1~0.683 3之间;中度发生区多样性指数年际变化最大,介于0.333 5~0.639 3之间;重度发生区已经形成紫茎泽兰单优群落;轻度发生区紫茎泽兰的生长扩散速度较慢,种群多为零星丛状分布,1 a后密度从3株/m2增至8株/m2,盖度从5%扩大到10%;中度发生区紫茎泽兰密度从32株/m2增至次年的103株/m2,盖度从35%扩散至90%以上;重度发生区域的紫茎泽兰的盖度、密度以及株高等均已达到最大...
关键词:
弃耕荒地 紫茎泽兰 植物群落 多样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锦锦 廖梅杰 李彬 王印庚 荣小军 张正 葛建龙
为评价不同海域不同体色特征刺参群体的遗传结构,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国、韩国和俄罗斯沿海8个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群体的16S rDNA、COⅠ和D-loop序列。根据所获得的16Sr DNA、COⅠ和D-loop序列分析这8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16S rDNA、COⅠ和D-loop序列长度分别为543 bp、656 bp和509~527 bp。16S rDNA序列中共检测到16个多态位点,1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629,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16,平均核苷酸差异数0.880。COⅠ序列共检测到62个多态位点,3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958,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7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4.796。D-loop序列共检测到200个多态位点,61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922,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15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6.834。3个线粒体片段对于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D-loop和COⅠ序列的多态位点数、单倍型数和核苷酸多样性均显著高于16S rDNA序列,更适用于同一物种不同群体遗传结构的解析。韩国浦项地区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这可能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洋流影响有关。利用COⅠ基因对采自浦项的3种体色刺参进行遗传分化分析,遗传分化系数Fst<0.05,不存在遗传分化。对所采集的群体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青岛海参群体与烟台海参群体聚为一支,再与韩国群山黑参群体聚为一支,然后与韩国木浦黑参群体聚在一起,向外依次为俄罗斯群体及韩国浦项的3个群体,不同种群的遗传结构受洋流影响最大,其次跟其地理分布有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昌生 谢潮添 纪德华 徐燕 郭留超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省的3个野生坛紫菜(Porphyrahaitanensis)种群共6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条引物共扩增出222个位点,其中186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3.78%,在种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0.18%~81.53%,平均为80.93%。期望杂合度、Shannon信息指数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0.3304和0.4834;在种群水平上分别为0.3089和0.4551,表明坛紫菜种群内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在三个种群间没有明显差异。依据Gst值,坛紫菜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的个体间(占93.5%),只有6.5%的...
关键词:
坛紫菜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