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0)
- 2023(12292)
- 2022(10858)
- 2021(10206)
- 2020(8579)
- 2019(19897)
- 2018(20048)
- 2017(39077)
- 2016(21047)
- 2015(23888)
- 2014(23862)
- 2013(23901)
- 2012(22090)
- 2011(19997)
- 2010(20027)
- 2009(18290)
- 2008(17790)
- 2007(15644)
- 2006(13934)
- 2005(12272)
- 学科
- 济(86398)
- 经济(86311)
- 管理(61395)
- 业(60005)
- 企(48219)
- 企业(48219)
- 方法(41326)
- 数学(36378)
- 数学方法(36014)
- 中国(24050)
- 农(23826)
- 财(21611)
- 贸(20482)
- 贸易(20474)
- 易(20009)
- 业经(18277)
- 学(18261)
- 技术(18125)
- 地方(17610)
- 农业(16003)
- 制(15830)
- 环境(13647)
- 出(13514)
- 银(13319)
- 银行(13272)
- 和(13204)
- 理论(13058)
- 行(12714)
- 务(12326)
- 财务(12260)
- 机构
- 大学(310166)
- 学院(308208)
- 济(124688)
- 管理(123457)
- 经济(122044)
- 理学(107427)
- 理学院(106258)
- 管理学(104535)
- 管理学院(103985)
- 研究(102581)
- 中国(74890)
- 京(66299)
- 科学(64273)
- 财(56830)
- 所(52033)
- 农(50372)
- 研究所(47510)
- 业大(47415)
- 财经(46226)
- 中心(45661)
- 江(43421)
- 北京(42072)
- 经(42034)
- 范(39956)
- 农业(39783)
- 师范(39576)
- 经济学(37742)
- 院(36998)
- 州(35783)
- 财经大学(34526)
- 基金
- 项目(211798)
- 科学(165551)
- 研究(153960)
- 基金(153272)
- 家(134383)
- 国家(133338)
- 科学基金(113432)
- 社会(96219)
- 社会科(91283)
- 社会科学(91260)
- 基金项目(82129)
- 省(81956)
- 自然(74158)
- 自然科(72398)
- 自然科学(72380)
- 自然科学基金(71067)
- 教育(70183)
- 划(69399)
- 资助(63212)
- 编号(62804)
- 成果(50370)
- 重点(47254)
- 部(47202)
- 发(45383)
- 创(44247)
- 课题(42679)
- 创新(41327)
- 科研(40461)
- 教育部(40178)
- 国家社会(39441)
- 期刊
- 济(132542)
- 经济(132542)
- 研究(91704)
- 中国(53297)
- 学报(50152)
- 科学(45514)
- 农(45248)
- 管理(44368)
- 财(40174)
- 大学(37163)
- 学学(35018)
- 教育(32333)
- 农业(31966)
- 技术(27822)
- 融(24987)
- 金融(24987)
- 财经(22066)
- 业经(21869)
- 经济研究(21520)
- 经(18762)
- 问题(18359)
- 图书(16523)
- 技术经济(16523)
- 科技(16400)
- 业(16341)
- 理论(16045)
- 贸(15692)
- 实践(14734)
- 践(14734)
- 现代(14003)
共检索到442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熊义杰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的技术溢出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东部地区由KQ(专利申请受理量)代表的知识存量对中西部地区的技术产出均为正溢出;同时,在东部地区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溢出中,对中部的溢出相对于对西部地区的溢出而言,中部地区都明显地高于西部地区。此外,西部地区由KQ代表的技术产出对中部地区技术产出是负溢出的作用;而相反地,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技术溢出则为正值。因此毫无疑问,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技术溢出 回归分析 弹性系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昌标
本文利用中国各省区1986—2008年的面板数据和通过建立空间动态计量模型,本文试图实证分析跨国公司投资的地区影响效果。本文主要发现,外资不仅产生地区内溢出,也产生地区间溢出,表明外资在某一地区的投资不仅刺激和提升了本地区生产率绩效,同时也间接带动了其它地区生产率的改进。本文同时发现,地区经济增长中"干中学"的重要性及各地区之间产出的相互依存性。文章讨论了主要结果赋予的政策含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建军 崔春梅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江苏、浙江、广东3省是"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三大模式的发祥地。本文以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计量模型对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在粤苏浙3省的外溢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浙江两省的本土制造业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对广东省则产生了正向外溢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3省制造业发展路径的差异,包括产业结构演变、内外资格局、国际分工定位的不同是产生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由此说明,单纯推进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增长不能解决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要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关键在于根据产业发展路径的结构特征在发展战略与政策方面做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制造业 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厚俊 王丹利
本文主要讨论我国地区间税收竞争以及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对近年来FDI在我国技术溢出效应逐渐下降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地区间税收竞争导致各地区外企所面临的实际税率下降,这对东西部省区有不同影响,对中西部省区而言,税收竞争降低了流入我国FDI的技术水平,从而降低了本土企业的技术吸收门槛,提高了中西部省区对FDI溢出技术的技术吸收能力,提高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而东部省区的本土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多以跨过FDI技术吸收门槛,流入FDI技术水平的下降缩小了其与本土企业的技术差距,降低了利用"技术后发优势"的可能,所以税收竞争反而阻碍了FDI的技术溢出;随着近年来国内技术水平的提高,税收竞争已逐渐成为阻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颂 卢晨
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OFDI发生逆向技术溢出的四阶段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绿地、并购以及合资三种不同投资方式对技术逆向传导的路径、程度的不同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我国18个行业2004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就我国企业不同方式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长短期分析,并结合行业特点考察上述效应的行业差异。实证研究表明,并购在短期中的效果更优,而绿地在长期中的技术提升效应更好。合资方式对致力于获取海外先进技术的OFDI而言是不可取的。同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采用并购、合资等方式能够产生更显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绿地投资 并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令岩
FDI是资本、技术和管理等一系列要素的综合体,提升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企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实证分析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考察地区差异影响因素,进而发现我国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存在很大的优化利用FDI、提升FDI对我国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作用的潜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有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检验了我国1987-2008年间加工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加工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均对我国生产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加工贸易进口的正向技术溢出效果远大于一般贸易进口的正向技术溢出效果。同时,加工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虽然长期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生产率的增长,但这种正向技术溢出效应在短期内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加工贸易进口在租金溢出效应、竞争效应与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上的优势使得加工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甬军 陈义国 宴宗新
通过测度1953—2021年中国省区市间GDP波动的溢出指数和溢出网络,从经济周期关联角度研究了中国省际市场的统一程度。研究发现,一是我国省区市间的市场融合程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呈现“急剧上升→缓慢下降→保持平稳”的时变规律。二是波动溢出总指数在GDP增速下降状态下比增速上升状态下高,即经济增速放缓时,市场间的融合程度更高。三是市场统一程度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六大行政区的市场统一程度高低顺序依次是华北、中南、西北、华东、西南、东北,四大经济区域的市场统一程度高低顺序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四是省市之间存在直接和间接的GDP波动传导渠道,形成了GDP波动溢出网络。因此,坚持和加强国家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宏观引导和政策调节、处理好统一市场与区域市场的关系,实施区域内的产业主导政策、完善统一大市场的内在体系与组织结构等三个方面,将是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点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桂梅 陈丽珍 孙华平
文章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地区)高度集中在亚洲的状况,扩展C-H模型,对我国OFDI投资的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进行比较分析,来考察我国进行投资的东道国的国内R&D资本的溢出将会对我国的技术水平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我国的技术水平提高的效果并不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丽珍 徐健
为检验近年来我国迅速增长的OFDI是否获取了来自投资东道国的逆向技术溢出,本文运用我国2004-201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和"国际R&D溢出模型"的动态形式,实证分析了我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现阶段OFDI传导的国际R&D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生了正向影响,但逆向技术溢出的产生有一定的时滞性;分区域的回归结果表明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东、中、西部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依次减弱;国内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正向和负向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国际R&D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叙春 贾德铮
基于我国汽车工业细分的5个亚产业——汽车整车生产产业,改装车产业,摩托车产业,发动机产业和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本文在借鉴了已有的产业间技术溢出效应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我国1985—2005共21年的统计数据估算出各个亚产业的技术进步率,再通过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这5个亚产业之间的技术溢出状况,从而得出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和汽车整车生产产业为提升我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主导亚产业的结论。最后从技术溢出效应的角度,给出了一个提高我国汽车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启示,即通过优先提升主导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带动汽车工业整
关键词:
汽车工业 技术溢出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享光 王选华
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年来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FDI技术外溢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区域差别对FDI技术外溢的影响以及FDI技术外溢路径等问题的研究有所创新和突破。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效应 吸收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洪庆
本文利用1983~200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与我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增值率与我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变化是我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燕梅 简泽
进口先进的中间投入品和资本品是发展中国家企业获得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本文利用中国机床行业微观层面的数据,考察了进口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影响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机床行业存在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并且只有进口强度达到某一门槛之上时,进口才能促进企业层面生产率的改善;进口对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依赖于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进口对那些生产率水平较高、学习和吸收能力较强的企业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在改变生产率测度方法,以及采用一阶段方法论的情况下,研究结论均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作为扩展性研究,本文进一步将反映企业累积生产经验的"干中学"引入实证模型,结果显示,尽管机床行业的"干中学"显著促进了微观层面企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蔓菁
本文实证研究了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在2009-2018年的观测期内,我国流通业的技术效率呈现了一定的提升态势,相对技术效率的提高,技术进步则是流通业技术效率提升的内驱力。就全国而言,流通业技术效率对规模增长的溢出效应比较显著,且高于技术的直接作用;就区域而言,东部、中部地区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均高于技术的直接作用,且东部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更加明显,但是西部地区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