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76)
2023(14298)
2022(12585)
2021(11569)
2020(9833)
2019(22519)
2018(22406)
2017(44402)
2016(24016)
2015(26745)
2014(27033)
2013(27004)
2012(24793)
2011(22469)
2010(22342)
2009(20523)
2008(20065)
2007(17631)
2006(15529)
2005(13687)
作者
(70980)
(58835)
(58561)
(55805)
(37359)
(28308)
(26651)
(23166)
(22171)
(21019)
(20093)
(19867)
(18677)
(18590)
(18278)
(18217)
(17703)
(17496)
(16885)
(16862)
(14720)
(14433)
(14217)
(13318)
(13297)
(13109)
(13039)
(12965)
(11931)
(11761)
学科
(100044)
经济(99924)
管理(67486)
(65520)
(51586)
企业(51586)
方法(48215)
数学(42883)
数学方法(42514)
中国(27825)
(27245)
(26927)
地方(21663)
(20994)
业经(20253)
农业(18551)
(18549)
(18275)
贸易(18268)
(17686)
(16143)
银行(16095)
(15374)
(15321)
金融(15319)
环境(15172)
(15154)
财务(15094)
财务管理(15059)
(14765)
机构
大学(350491)
学院(348537)
(141318)
经济(138360)
管理(137306)
理学(119796)
理学院(118463)
管理学(116541)
研究(116267)
管理学院(115905)
中国(85316)
(73944)
科学(72725)
(66542)
(58716)
(57441)
财经(54142)
研究所(53619)
业大(52875)
中心(51646)
(49294)
(49272)
北京(46665)
(45463)
农业(45322)
师范(45026)
经济学(43672)
(42283)
财经大学(40468)
(40221)
基金
项目(240321)
科学(188731)
基金(175330)
研究(173071)
(153781)
国家(152543)
科学基金(130154)
社会(109980)
社会科(104303)
社会科学(104279)
基金项目(93411)
(92956)
自然(85229)
自然科(83212)
自然科学(83189)
自然科学基金(81688)
(78921)
教育(78782)
资助(72704)
编号(69743)
成果(56030)
重点(53603)
(53488)
(51354)
(49402)
课题(47680)
科研(46467)
创新(46160)
教育部(45558)
国家社会(45450)
期刊
(150941)
经济(150941)
研究(102669)
中国(58701)
学报(57440)
科学(51765)
(51369)
管理(48239)
(47160)
大学(42711)
学学(40529)
农业(35393)
教育(33950)
(30481)
金融(30481)
技术(27340)
财经(26264)
经济研究(25180)
业经(25156)
(22297)
问题(20439)
理论(17580)
(17441)
商业(16863)
技术经济(16548)
科技(16392)
图书(16251)
实践(16008)
(16008)
(15482)
共检索到494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金晓彤  闫超  
不同区域的经济和谐发展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门限自回归模型、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以及bootstrap模拟计算临界值的三种方法,检验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内28个省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和收入面板数据的敛散性特征,进而识别和探察我国不同区域城镇居民消费和收入路径的收敛情况以及不同地区的城镇居民消费和收入差异。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东部省份与中、西部省份的城镇居民消费和收入差距呈现出逐渐扩大的态势,并且城镇居民收入的区域性差异是城镇居民消费区域性差异增大的重要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尚君  李斌  
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85-2010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数据,对消费、收入和滞后一期的消费关系进行了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较大,自发性消费从东部向西部递减,而边际消费倾向从东部向西部递增,滞后一期的消费系数变化不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肃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对2002~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东、中、西部地区的对比,分析了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性。然后,通过分析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性,得出以下结论: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具有阶段σ收敛性;不存在绝对β收敛的情况;通过包含空间和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得出存在条件β收敛的结论;信息消费增长自身的空间溢出效应虽为正值但并不显著,控制变量中仅有收入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晓彤  闫超  
本文结合门限自回归模型、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以及bootstrap模拟计算临界值的3种方法,运用非线性两区制TAR模型检验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区域内27个省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面板数据的敛散性特征,进而识别和探察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路径的收敛情况以及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和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数据分别体现出较为显著的收敛性特征,但东部则在部分年份表现出发散的特征;东部与中部农村居民消费路径表现出部分收敛的态势;东部与西部则呈现出明显的发散特征,这说明我国东部省份与中、西部省份的农村居民消费逐渐拉开差距。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玉成  赵庆光  张群  
四大消费理论在我国适用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命周期假说更适合作为研究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理论参考,以此理论为基础,加入心理和预期变量,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进行进一步实证比较。并利用加入心理预期变量后的消费函数对当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动情况进行解释。在今后消费政策制定中,应注意关注城镇居民的心理和预期因素,引导消费合理增长和经济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林送  
构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质量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这些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的结论,就如何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提出了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东  陈焱  黄韬  廖常勇  
文章利用1996—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等模型对1995—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了总量和结构的实证分析,具体包括城镇居民的基本消费支出、主要消费项目的需求收入弹性以及需求分配系数。通过对上述指标的定量分析可以准确地把握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以及总体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正从小康阶段向富裕阶段过渡,食品和衣着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医疗卫生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以及教育产业政策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影响很大,其中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樊茂清  任若恩  
The paper divides consumer expenditures into five broad categories in comparison with NBS.On the basis of which we analyze the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 households'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31 provinces of China.We utilize the panel data model to discuss some effects on Chinese urban households'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make a comparison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between various regions.We further put forward some advice on optimizing urban households' consumption structure.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欢  黄健元  
基于1987-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城镇人口结构调整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少儿抚养比与城镇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老年抚养比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关系不显著;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具有时期效应,与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之前相比,老年抚养比相对于少儿抚养比对消费变化的影响更大;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偏效应,说明城镇居民在子女照料方面做出了消费倾斜。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以消费倾向的大幅下降为标志,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在近十几年来的转轨过程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异。基于对中国经济转轨特殊现实的分析,得出了解释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支出的不确定性假说。抽样调查结果和实证检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假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武新乾  梅倩倩  田萍  
利用1996-2010年27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非参数核估计方法,建立城镇居民八大消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系数固定效应半参数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计算显示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误差(MSE)相比线性面板数据模型显著的减小.模型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在各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且促进的程度也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瑶  
文章采用1999~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中部六省的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部六省,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上期消费状况对当期消费有显著影响,地区间经济政策和消费习惯等难以量化的因素也能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从解决居民收入问题入手是解决中部六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途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攀娜  徐博韬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的国民经济数据的收集,建立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建立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研究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分类特征分别进行分析引导,以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宏观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武新乾  司福宁  田萍  
为了定量认识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关系的区域差异性,本文基于29个省市的1991-2013年经济面板数据,建立了三个区域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固定效应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结果表明:非参数模型的拟合误差小于参数模型的拟合误差,并且非参数模型的波动边际消费倾向比参数模型的固定边际消费倾向更为合理。此外,东中西部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波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东部波动变化持续性强,西部波动变化最敏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贤传  
以安徽省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为研究出发点,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目前安徽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概况,接着分析了造成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各等级收入户消费水平差异明显、各组消费群体的消费结构出现分化、城镇各收入组居民消费内容和质量不断升级、城镇居民的面子消费和关系消费盛行与"根消费"经久不衰等几种消费行为特点,最后,提出了关注社会分层下的居民消费行为研究、把价格战升级为价值战、增强企业品牌营销能力、关注礼俗消费等几条企业应对居民消费特点的营销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