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6)
2023(12365)
2022(11083)
2021(10261)
2020(8811)
2019(20539)
2018(20483)
2017(40855)
2016(22043)
2015(25010)
2014(24875)
2013(24915)
2012(22911)
2011(20798)
2010(20698)
2009(19124)
2008(18800)
2007(16553)
2006(14663)
2005(12916)
作者
(64660)
(53402)
(53252)
(50509)
(33999)
(25633)
(24232)
(20870)
(20190)
(18976)
(18255)
(17882)
(16845)
(16764)
(16443)
(16270)
(16058)
(15852)
(15355)
(15199)
(13160)
(13058)
(12954)
(11963)
(11953)
(11809)
(11794)
(11779)
(10711)
(10458)
学科
(91219)
经济(91114)
管理(66460)
(66285)
(54326)
企业(54326)
方法(47276)
数学(42001)
数学方法(41651)
(25701)
(24373)
中国(24070)
业经(19432)
(17602)
(17537)
(17441)
财务(17381)
财务管理(17346)
(17318)
贸易(17309)
(16813)
企业财务(16558)
农业(16325)
地方(16323)
技术(14211)
(14104)
银行(14058)
理论(13776)
环境(13704)
(13701)
机构
大学(324928)
学院(321761)
(131462)
管理(131308)
经济(128751)
理学(114637)
理学院(113449)
管理学(111726)
管理学院(111145)
研究(102575)
中国(77176)
(68746)
科学(62442)
(61926)
(50941)
财经(50647)
(50231)
业大(48280)
研究所(46219)
中心(46122)
(46120)
(44682)
北京(43486)
(40498)
师范(40130)
经济学(39954)
农业(39669)
财经大学(37957)
(36882)
(36567)
基金
项目(218318)
科学(171898)
基金(159845)
研究(159292)
(138629)
国家(137507)
科学基金(118626)
社会(100793)
社会科(95670)
社会科学(95646)
基金项目(85530)
(83853)
自然(77699)
自然科(75870)
自然科学(75852)
自然科学基金(74528)
教育(73317)
(70830)
资助(66921)
编号(65110)
成果(52440)
(49306)
重点(48195)
(45500)
(45042)
课题(43530)
教育部(42526)
创新(41960)
科研(41922)
人文(41747)
期刊
(137674)
经济(137674)
研究(94980)
中国(53389)
学报(49679)
管理(47127)
(45758)
科学(45131)
(44209)
大学(37830)
学学(35672)
教育(31979)
农业(31006)
(28020)
金融(28020)
技术(26743)
财经(24691)
业经(22575)
经济研究(22412)
(20890)
问题(18706)
理论(17077)
技术经济(16324)
图书(16084)
(15639)
实践(15591)
(15591)
(14770)
商业(14744)
科技(14723)
共检索到457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才明  周正卿  王烨  
全要素生产率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它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产业内生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软件产业与一般的产业有很大不同,软件技术本身就是替代脑力劳动为主的一门信息技术,因此研究软件产业的内生增长需要重点考虑人力因素。本文着重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运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对于我国软件产业的10个上市公司进行考察。同时通过对软件行业近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变动情况,以及通过人力资本模型在总量增长模式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与描述。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这对于政府制定软件产业发展政策、合理配置人力资本资源有重要意义。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彬  任佩瑜  
本文利用DEA方法计算企业集团背景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检验了股权结构、终极所有权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全要素生产率呈U型曲线关系;股权制衡程度、最终所有者现金流权的提高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两权分离程度与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因此,保持适度的股权集中和制衡,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景保峰  
利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选取4个投入指标和2个产出指标,对2005—2009年我国22家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分为港口类和运输类)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进行动态测算。结果表明:2005—2009年我国22家物流公司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9年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最低,该下降趋势主要是由技术水平下降造成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比较低,但呈增长态势;运输类公司的技术效率大于港口类公司,但技术效率年均增长幅度的情况恰好相反;与长三角地区和泛珠三角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金凤  李平  贺旭玲  
本文通过对农业上市公司的投入产出、多元化指数数据的分析,运用四个相关生产函数的测算,选择了最优的利于本文问题解决的生产模型。在最优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多元化指数进行分组,利用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计算全要素生产率以比较不同多元化程度公司的生产效率,从而分析多元化与农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关系,为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做出准确定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辛玉红  李星星  
文章从投入产出角度,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化及其分解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2006-2011年间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较低,平均增长率仅为1.5%,增长的源泉主要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技术进步带来的效果。最后从不同类型新能源公司视角出发,分析了不同类型新能源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之间的差异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熙  朱玉杰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企业为样本,研究了融资融券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企业进入融资融券标的名单后,其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显著上升,表明融资融券作为企业外部治理机制,显著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融券机制对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和资金约束较小的企业的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大,并通过对融资机制和融券机制的区分研究,显示两种机制均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研究结果说明了融资融券机制会改善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加强资本市场对企业的监督,从而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彬  
文章以我国2007年具有企业集团背景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检验了股权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股权制衡与全要素生产率正相关,股权集中与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最终所有者拥有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控制权均与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保持股权结构一定程度的制衡,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企业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曦  赵国浩  
应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2001—2008年我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煤炭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计算,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对变动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煤炭行业的整体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但发展趋势良好;2001—2008年期间全国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0.6%,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技术进步的贡献较小;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煤炭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原因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最后,给出提高我国煤炭行业生产率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跃洲  郭梅军  
本文对2004年以来上市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中介法",选取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和贷款总额为产出指标,利息支出、营业支出和存款总额为投入指标。以11家主要上市商业银行2004—2008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和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上市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1)2004年以来,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总体略有下降。其中,技术变化出现下降,而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略有提高;(2)技术变化指数的下降与宏观调控、货币信贷政策等有关;(3)股份制改造有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而各银行规模效率的变动也基本符合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宏毅  石茜  
本文选择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分析对象,收集整理了其2004~2013年间10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DEA模型来测算其全要素生产率,再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科学精确的数学分解,得到反映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原因的两个重要指数:技术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通过对DEA输出结果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2004~2013年间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技术上的失败,而技术效率略有上涨;(2)16家商业银行中建设、工商、农业和光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回落趋势较为明显,南京和宁波银行的上升趋势较为显著;(3)10年间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呈现明显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程晨  
本文利用2009-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行业内技术创新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探索企业间创新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同行业内的技术创新溢出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并降低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行业内技术创新溢出产生了负的交互作用;技术相宜度、知识产权保护、邻近区域中心城市显著地降低了上述消极影响。进一步地,对因果关系机制的考察发现,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情形下,技术创新溢出效应鼓励了企业的技术模仿行为,抑制了自主创新活动,降低了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技术创新的市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经济的发展转型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和调控,而在财政收入方面,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核心体现是政府对企业税收征管力度的控制。政府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力度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转型。本文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税收征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借以揭示政府税收政策在促进企业生产转型中所发挥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会对企业发展产生负向影响,降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即由国税征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比由地税征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了3%左右。由此,笔者认为,中央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应当综合考虑利弊,在加强税收征管的同时应通过财政支出和补贴等手段弥补征税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政府在调节经济发展中"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促进企业发展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文  张尹  祝演  
金融科技被认为是破解融资约束问题的有效手段,而融资约束又是制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中国2016—2020年6985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数据挖掘法构建区域金融科技指数,利用OP法和SA指数法分别计算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对金融科技、融资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三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一结论在剔除直辖市的数据和进行随机样本抽取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金融科技能够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相比于国有企业,金融科技对民营企业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金融科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更加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阳阳  
以2011~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1)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都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研发补贴的作用效果更强;(2)研发补贴是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生产补贴是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状况来实现的;(3)研发补贴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促进作用,而生产补贴仅对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激励作用;(4)研发补贴对大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最强,而生产补贴更能促进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政府要对不同类型企业实施差异化的补贴方式,进而提升补贴政策效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蕾  
基于数据包括分析(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使用2001—2011年我国51家零售业上市公司11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零售业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TEC)和技术进步(TC)。研究结果显示,2001—2011年间,零售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4.1%,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的变化;技术效率在11年间提高了3.6%,而技术进步指数仅提高了0.5%。同时,全国七大经济区零售商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上市公司业态比较单一,以百货类为主。最后给出了一些提高零售业上市公司效率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