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37)
2023(17582)
2022(15518)
2021(14748)
2020(12587)
2019(29605)
2018(29189)
2017(56545)
2016(30456)
2015(34918)
2014(35039)
2013(34638)
2012(32140)
2011(29049)
2010(29036)
2009(27240)
2008(27256)
2007(24054)
2006(20960)
2005(18922)
作者
(89219)
(74058)
(73743)
(70446)
(47213)
(35537)
(33940)
(29083)
(28018)
(26486)
(25267)
(24834)
(23366)
(23359)
(23233)
(22834)
(22552)
(22023)
(21341)
(21315)
(18206)
(18196)
(18195)
(16894)
(16670)
(16582)
(16554)
(16516)
(15063)
(14649)
学科
(122215)
经济(122078)
管理(88005)
(86355)
(70300)
企业(70300)
方法(60986)
数学(53753)
数学方法(53107)
中国(34506)
(34203)
(32428)
(28535)
(27538)
银行(27391)
业经(26227)
(25856)
(25393)
(24638)
贸易(24623)
(23845)
地方(22761)
(22753)
金融(22749)
(22490)
财务(22410)
财务管理(22356)
农业(21337)
企业财务(21199)
理论(19725)
机构
大学(440409)
学院(437278)
(176528)
管理(174270)
经济(172674)
理学(149887)
理学院(148268)
管理学(145625)
管理学院(144835)
研究(142797)
中国(115798)
(93485)
科学(87645)
(85040)
(71739)
(71560)
财经(68028)
中心(67332)
研究所(65100)
业大(64685)
(63875)
(61750)
北京(59399)
农业(56568)
(55652)
师范(55119)
经济学(53512)
(52507)
(51431)
财经大学(50770)
基金
项目(292652)
科学(229095)
基金(212554)
研究(212086)
(184497)
国家(183005)
科学基金(157242)
社会(132382)
社会科(125455)
社会科学(125421)
(113536)
基金项目(112629)
自然(103607)
自然科(101163)
自然科学(101135)
自然科学基金(99309)
教育(97980)
(95896)
资助(89527)
编号(87544)
成果(70724)
重点(65136)
(65058)
(60944)
(59906)
课题(59103)
科研(56700)
创新(55956)
教育部(55795)
大学(54966)
期刊
(187602)
经济(187602)
研究(131861)
中国(79776)
学报(68585)
(65527)
(63367)
科学(62021)
管理(61466)
(52640)
金融(52640)
大学(51700)
学学(48616)
教育(43339)
农业(42212)
技术(37835)
财经(33147)
业经(30789)
经济研究(30547)
(28133)
问题(24703)
理论(23306)
图书(22749)
(21821)
统计(21798)
技术经济(21501)
实践(21346)
(21346)
(21203)
商业(20301)
共检索到647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正平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汇率风险日益突出,人民币大幅升值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汇改以来我国若干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从财务数据和银行股价的角度实证分析了汇率变动对银行的影响,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股份制银行影响相对较小,但人民币汇率与股份制银行股价并不存在明确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姜子叶  范从来  
为了考察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对价格的影响,本文从总体和行业两个层面研究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讨论进口价格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率较高,长期接近于完全传递,存在时滞效应,行业差异较为显著。国外资源品和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是推动进口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名义汇率的影响程度较弱。同时,本文分短期和长期计量了汇率传递率的动态趋势,并分析其差异和成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四美  
本文基于2007~2014年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从股权结构、董事会、高管激励三个角度,考察了公司治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有助于解决经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第一大股东的国有性质能够约束银行的冒险行为。董事会规模对银行风险影响并不显著;但董事会独立性有利于防范银行承担过度风险。高管的薪酬水平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而高管持股状况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给出了简要的结论与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子叶  
本文通过对标准贸易模型的OLS估计,从总体和行业层面上系统地估算2005~2011年中国的长期贸易弹性。结果显示,中国贸易收支的调节主要来自于国内外收入,相对价格对贸易收支的调节能力日益明显;Houthakker-Magee假说在中国成立,存在"弹性悲观论"和行业层面的总量偏见;人民币升值并未有效改善贸易条件,汇率支出转换效应更多地体现于进出口相对价格对贸易量的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晋  许达  
本文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6年的数据,通过创建风险管理能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实证研究风险管理能力与内部控制五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较大的董事会规模能够带来更强的风险管理能力;银行较高的风险偏好有着更好的风险管理能力;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增加能够有效影响银行风险管理能力;银行对自身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能够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大的银行规模能够带来更好的风险管理水平;城商行较全国性商业银行有着更好的风险管理能力;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有着顺应经济周期的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江涛  秦玉霞  纪建悦  
首先在理论上运用契约理论等分析商业银行员工薪酬影响经营绩效的作用机理,得出它们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之后,选取2005—2013年中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员工薪酬激励是否有效,考虑到内生性问题,运用系统GMM方法,对员工薪酬和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且目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员工薪酬激励处于相对无效状态。最后,建议我国商业银行应注重发挥其他激励方式的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雄  
本文从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2年的面板数据出发,通过实证模型分析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冒险行为、破产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直接持股作为一种次优手段,抑制了银行资产配置过程中的冒险行为,风险偏好更趋于保守;第2-10股东或持股超过5%的股东持股对银行的冒险行为和破产风险关系不显著,中小股东对大股东没有起到制衡作用;外资股东的存在对银行的冒险行为不存在稳定性影响;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增大了银行的冒险行为,促使银行在作投资决策时会比较大胆激进;银行总资产规模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鉴于此,本文提出:一是健全和完善银行内部治理机制;二是注意政府持股可能产生的"软约束问题",规范政府行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萧松华  付丽容  
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三大风险之一,一直隐藏在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当中,与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相比,其识别、度量、管理更为困难。文章采用自上而下模型中的收入模型,选取2007年2季度至2011年4季度的面板数据,将14家上市商业银行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三类进行度量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考察期间,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相对较小,城市商业银行次之,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应加强对操作风险的重视,科学计量并严格防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韬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不仅可以增加营收,而且进行对冲交易也能降低银行风险。本文以2010-2017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数据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表外业务对银行的风险、盈利能力、杠杆和流动性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表外业务可以显著地提升银行的股本回报率和股票收益,与外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非系统风险成不显著负相关,但也提高了银行自身的系统性风险;表外业务活动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流动性与杠杆率所起到的作用较小。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健全国内金融市场环境,加快银行体制和机构的改革,使商业银行合理科学地发展自身表外业务,把风险控制在合理的区间,以增强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学彦  李泽文  
基于2011—2018年上半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和宏观经济的季度数据,本文构建了FAVAR模型,深入分析了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对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动态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受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最强;股票市场的影响次之。(2)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具有短期提高和长期抑制的作用。不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的活跃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都加剧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程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甘金龙  郭帅  
银行业利差是衡量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衡量银行业发展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支撑着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银行业利差也由此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银行业利差越低,金融中介的社会成本就越低,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珂  苏菡  
操作风险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安全和竞争力。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用2003-2010年国内几家有代表性的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使用计量模型和SPSS分析工具对其操作风险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并就如何有效规避该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魏琪  
文章将银行破产风险分解为杠杆风险和资产组合风险,并基于2010-2016年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和GMM估计方法,分析产权影响银行风险的路径。研究发现:银行产权主要通过杠杆风险影响破产风险,国有控股银行的破产风险和杠杆风险均显著高于非国有控股银行;产权性质对银行破产风险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均不会因控股股东持股方式的变化而改变,政府部门控股银行和国有企业控股银行的杠杆风险和破产风险均明显高于非国有控股银行;前十大股东中国有股份比例的变化对银行各类风险均无显著影响,外资股份比例的增加能有效降低银行杠杆风险,从而降低破产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洪波  刘远亮  
本文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8~2011年的数据,从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董事独立性和监事会规模等方面反映银行的公司治理状况,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与信用风险显著正相关;商业银行董事独立性、商业银行监事会规模与信用风险显著负相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巧霞  
文章充分借鉴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中所列的量化评价指标,构建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着重从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16年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财务绩效排名靠前的是城市商业银行,如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上海银行等;财务绩效排名靠后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如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等;从资本和杠杆情况来看,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三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较充足,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从资产质量方面来看,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资产控制能力超强;从成长能力来看,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和贵阳银行这三家城市商业银行成长速度相当迅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