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0)
- 2023(9382)
- 2022(8256)
- 2021(7581)
- 2020(6808)
- 2019(15931)
- 2018(15730)
- 2017(32487)
- 2016(17513)
- 2015(20349)
- 2014(20629)
- 2013(20860)
- 2012(19473)
- 2011(17791)
- 2010(17903)
- 2009(17030)
- 2008(17308)
- 2007(15818)
- 2006(13974)
- 2005(12920)
- 学科
- 济(78497)
- 经济(78415)
- 业(51184)
- 管理(49823)
- 方法(42581)
- 企(40200)
- 企业(40200)
- 数学(38938)
- 数学方法(38698)
- 财(22322)
- 银(21687)
- 制(21547)
- 银行(21542)
- 中国(20918)
- 农(20671)
- 行(20173)
- 贸(16525)
- 贸易(16514)
- 易(15933)
- 融(15694)
- 金融(15692)
- 业经(14867)
- 务(14591)
- 财务(14575)
- 财务管理(14532)
- 企业财务(13851)
- 学(13634)
- 农业(13540)
- 地方(12663)
- 度(12638)
- 机构
- 大学(266819)
- 学院(263841)
- 济(115237)
- 经济(112948)
- 管理(102248)
- 理学(87689)
- 理学院(86766)
- 研究(86406)
- 管理学(85591)
- 管理学院(85096)
- 中国(73046)
- 财(56123)
- 京(55657)
- 科学(50510)
- 农(47671)
- 财经(45057)
- 所(44295)
- 中心(41132)
- 经(40890)
- 研究所(39880)
- 江(39695)
- 业大(39168)
- 农业(38212)
- 经济学(37146)
- 北京(35206)
- 经济学院(34056)
- 财经大学(33668)
- 州(31856)
- 范(31767)
- 师范(31429)
- 基金
- 项目(167430)
- 科学(131448)
- 基金(123284)
- 研究(120426)
- 家(106851)
- 国家(106005)
- 科学基金(90392)
- 社会(77746)
- 社会科(73938)
- 社会科学(73914)
- 基金项目(65190)
- 省(64172)
- 自然(58063)
- 自然科(56727)
- 自然科学(56709)
- 教育(56415)
- 自然科学基金(55794)
- 划(54396)
- 资助(52368)
- 编号(48524)
- 成果(39779)
- 部(39094)
- 重点(37699)
- 发(35421)
- 创(34371)
- 教育部(33747)
- 课题(32724)
- 科研(32663)
- 人文(32632)
- 国家社会(32441)
- 期刊
- 济(120536)
- 经济(120536)
- 研究(80914)
- 中国(46225)
- 财(43687)
- 农(41521)
- 学报(40985)
- 融(39756)
- 金融(39756)
- 科学(36550)
- 管理(34744)
- 大学(30806)
- 学学(29202)
- 农业(26281)
- 财经(23501)
- 教育(21884)
- 技术(21124)
- 经济研究(20367)
- 经(19990)
- 业经(19428)
- 问题(17215)
- 贸(15374)
- 理论(14833)
- 技术经济(14210)
- 统计(14071)
- 业(14036)
- 商业(13678)
- 实践(13375)
- 践(13375)
- 国际(12661)
共检索到394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宏毅 石茜
本文选择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分析对象,收集整理了其2004~2013年间10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DEA模型来测算其全要素生产率,再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科学精确的数学分解,得到反映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原因的两个重要指数:技术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通过对DEA输出结果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2004~2013年间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技术上的失败,而技术效率略有上涨;(2)16家商业银行中建设、工商、农业和光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回落趋势较为明显,南京和宁波银行的上升趋势较为显著;(3)10年间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呈现明显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跃洲 郭梅军
本文对2004年以来上市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中介法",选取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和贷款总额为产出指标,利息支出、营业支出和存款总额为投入指标。以11家主要上市商业银行2004—2008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和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上市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1)2004年以来,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总体略有下降。其中,技术变化出现下降,而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略有提高;(2)技术变化指数的下降与宏观调控、货币信贷政策等有关;(3)股份制改造有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而各银行规模效率的变动也基本符合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米运生 毛雅娟
类似于实际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不但是商业银行绩效增长的源泉,也是影响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国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得到快速提高,在国有银行中居较前位置,与股份制商业银行比较也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对银行效率的影响而言,产权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兵 朱宁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了2003~2009年中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约束下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对影响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宏观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优于大型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和不良贷款是银行无效率的主要来源;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体现在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规模变化;外资银行的进入和M_2的供给增长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小柯 吉生保 孙艺益
2008—2013年间,中外商业银行TFP整体上年均下降1.3%,其中中资商业银行和来自新兴经济体外资商业银行的TFP年均分别下降0.4%和13.2%;来自发达经济体的外资商业银行和境外商业银行的TFP则年均分别提升3.1%和2.6%。其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及利润规模快速膨胀的同时并没有带来TFP的改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小柯 吉生保 孙艺益
2008—2013年间,中外商业银行TFP整体上年均下降1.3%,其中中资商业银行和来自新兴经济体外资商业银行的TFP年均分别下降0.4%和13.2%;来自发达经济体的外资商业银行和境外商业银行的TFP则年均分别提升3.1%和2.6%。其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及利润规模快速膨胀的同时并没有带来TFP的改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鑫 顾晓安 姚必华
本文通过对我国11家主要商业银行2004-2009年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分析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以及各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收敛性。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11家银行的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有提高的趋势,其中,效率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贡献有限,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从长期看,各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逐渐缩小,呈现出收敛趋势,显示出全要素生产率的趋同,与我国银行业的同质化特征相符。但从短期来看,各年度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呈现收敛与发散交替变化的特征,反映了环境变化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及各银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孟飞 张晓岚 张超
本文收集了2003—2010年24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首先通过构建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银行业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TFP分解模型对商业银行TFP增长的驱动因素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整体来说,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所有年份均实现了明显的增长。相对而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研究初期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TFP增长率开始不断上升,并逐渐赶超中小型银行。通过对TFP增长率的分解计算,技术效率变化和要素配置效率变化对中国银行业TFP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规模效率变化的负面作用最为显著。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配置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振 孙计领
基于2007—2014年4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较新的F a?re-Primont指数DEA方法,把城商行和上市银行的效率及全要生产率置于同一框架内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普通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最低,上市城商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效率值依次增大,但普通城商行和上市城商行的综合效率不断增加,上升态势尤为明显;2007—2014年,四类银行的平均TFP指数均有所增长,普通城商行、上市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分别年均增长8.16%、5.42%、2.11%、2.51%。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米运生 邓进业 陈勋
与工商业相比,银行有鲜明的产业特质性——以经营和管理风险为主要业务、高财务杠杆的商业银行非常脆弱;资产质量的模糊性又使其面临更严重的代理风险。产业特质性影响银行业的适应性效率。相应地,产权和市场结构影响银行效率的机理亦有其特殊性。本文构建"市场-组织-适应性"的效率分析框架并视"结构-产权-产业特质性"为核心因素,分析三类因素影响银行效率的内在机理。使用中国商业银行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安全性和创新性对银行效率的正向激励作用已初步显现;流动性制约着银行业的效率改善;盈利能力的提高对银行业效率产生了积极作用;国有化程度过高和市场结构过于集中,制约了银行业效率的整体改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振 孙计领
基于2007—2014年4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较新的F a?re-Primont指数DEA方法,把城商行和上市银行的效率及全要生产率置于同一框架内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普通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最低,上市城商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效率值依次增大,但普通城商行和上市城商行的综合效率不断增加,上升态势尤为明显;2007—2014年,四类银行的平均TFP指数均有所增长,普通城商行、上市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分别年均增长8.16%、5.42%、2.11%、2.51%。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柯孔林 冯宗宪
针对传统的ML指数不具有传递性特征并且面临潜在的线性规划无解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测度模型: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重新估算了不良贷款约束下中国商业银行2001~20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并对其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0.73%,股份制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国有控股银行,其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作用;银行体制改革对其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逐渐减弱,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审慎监管措施对中国商业银行技术进步具有负面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收敛趋势,非利息收入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国有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柯孔林 冯宗宪
文章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中国14家商业银行2000-2006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并构建Panel Data模型对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2000-2006年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4.88%,其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国有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比股份制商业银行高,ATM与POS投资对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影响,自有资本比例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生产效率,而存贷款比例、规模、资产费用率与商业银行生产效率提高没有显著联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磊 李文君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识别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两阶段SBM方向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的加性特点,利用一种与商业银行开源、节流和降“坏”相关的多维分解方法,对2014—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受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综合影响,开源动能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开源技术效率和开源规模效率提升是核心动力;从时间维度看,2017年之前,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源于开源动能、节流动能与降“坏”动能的综合贡献,2017年后主要源于开源动能,节流动能与降“坏”动能的贡献逐渐消失;分类别看,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开源动能方面。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希义
本文采用一个全新的银行投入和产出测度,利用Malmquist指数和DEA方法计算了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计算出其构成因素的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同时定量给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促进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因素中的贡献率。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平均4.9%的增长,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比以前有了较大提高;从促进银行业经济增长的源泉来看,技术进步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规模效率,而纯技术效率的影响有限;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促进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因素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国有银行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
我国政策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1996-2012——基于无导向型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Hicks-Moorsteen TFP指数的一个分析框架
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金融科技与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基于三阶段SBM-DEA模型
互联网金融、技术溢出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经营环境、治理结构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
期限错配与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