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36)
2023(16630)
2022(13861)
2021(12712)
2020(10743)
2019(24592)
2018(24436)
2017(47729)
2016(26025)
2015(29491)
2014(29782)
2013(29813)
2012(27942)
2011(25372)
2010(26021)
2009(24678)
2008(25205)
2007(23060)
2006(20698)
2005(19334)
作者
(77365)
(64709)
(64522)
(61415)
(41361)
(30833)
(29370)
(25034)
(24332)
(23322)
(22067)
(21540)
(20978)
(20580)
(20278)
(19826)
(19313)
(19162)
(18848)
(18594)
(16298)
(16147)
(15760)
(14732)
(14657)
(14645)
(14554)
(14510)
(13063)
(12851)
学科
(121200)
经济(121032)
(100928)
管理(92767)
(89090)
企业(89090)
方法(49403)
数学(39890)
(39729)
数学方法(39613)
(36441)
业经(34839)
中国(33573)
(29291)
(27042)
财务(27001)
财务管理(26947)
地方(25982)
企业财务(25632)
农业(24903)
(21925)
贸易(21908)
技术(21506)
(21265)
(20915)
银行(20879)
(20373)
(20173)
(20048)
(19521)
机构
学院(390718)
大学(386374)
(168293)
经济(164830)
管理(151355)
研究(130788)
理学(128221)
理学院(126883)
管理学(125169)
管理学院(124433)
中国(103844)
(84604)
(82067)
科学(75834)
(67139)
(66148)
财经(65364)
(62262)
中心(59955)
研究所(59484)
(59040)
业大(54177)
北京(52398)
农业(51618)
经济学(51378)
(49090)
(48012)
财经大学(47982)
师范(47554)
(46542)
基金
项目(241193)
科学(190521)
研究(179871)
基金(174471)
(149783)
国家(148389)
科学基金(128021)
社会(115637)
社会科(109690)
社会科学(109662)
(95680)
基金项目(91957)
教育(82243)
自然(80266)
(78983)
自然科(78341)
自然科学(78317)
自然科学基金(76990)
编号(73408)
资助(71437)
成果(60315)
(55570)
(54332)
重点(54177)
(52506)
课题(50993)
(48720)
创新(48484)
(47720)
国家社会(47512)
期刊
(199301)
经济(199301)
研究(121122)
中国(82005)
(70216)
(62496)
管理(61239)
学报(54883)
科学(52373)
(42808)
金融(42808)
大学(42428)
农业(41989)
学学(40100)
教育(39160)
技术(35338)
业经(34166)
财经(33628)
经济研究(31004)
(28929)
问题(26598)
(23989)
技术经济(21851)
(21582)
商业(19384)
财会(18868)
现代(18851)
理论(18578)
世界(18553)
国际(18239)
共检索到610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洪明  吴文施  
通过运用Stata15.0对91家中国上市制药企业2008—2017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找到制药企业中各年份研发强度(R&D intensity)与企业价值(enterprise value)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各年份研发强度与选取的企业价值指标托宾Q值之间显著正相关,表明研发强度作用于企业价值具有较长时间的滞后效应,且各滞后年份研发强度对企业价值的滞后效应强度呈现倒U趋势,并在第t-3年达到最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曹阳  洪亮  茅宁莹  宋文  
目的:检验跨国制药企业在华研发投资活动对我国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为国家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995—2010年医药制造行业的相关数据,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技术创新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TFP)比较的视角,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1)跨国制药企业在我国的研发投资对于内资制药企业的产值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2)我国内资制药企业中劳动者创造的生产率大于资本的生产率;(3)应大力吸引跨国医药企业研发投资,内资医药企业必须加快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加强二者的研发交流与合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强  刘志安  
促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税收负担能完善企业创新研发的投入影响机制、税收激励政策,能更加有效发挥税收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以2012—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我国不同类别的税收负担对企业创新研发投入水平影响效果及其产生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流转税负和所得税负都能影响企业创新研发投入,而企业综合税负对于企业创新研发投入活动的影响不显著。流转税负和所得税负都对企业创新研发投入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但流转税负的影响大于所得税负影响。企业营运资金流转和资金成本在企业税负与创新研发投入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流转税负能够显著减缓企业营运资金周转速度和增加资金成本,从而减少企业创新研发投入。所得税负延缓企业营运资金周转速度能力有限,对资金成本的影响不显著。这为当前优化税收政策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提供经验支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昌   郑江淮   冉征  
本文通过将政府资助政策纳入企业研发决策过程,拓展了传统的R&D投资模型,利用中国创新企业调查数据,基于多时点DID方法,分析了政府资助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机制和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资助能够激励企业增加研发部门的投资比例,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激励效应”,在非高新技术行业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政府资助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机制在于通过引导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企业研发过程存在“干中学”效应,企业的知识存量水平增加,从而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动态影响。本文研究为更好发挥政府资助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以及设计有针对性的创新扶持政策,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维刚  王奕俊  唐新贵  
本文通过运用协整理论研究手段及其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医药产业研发投入的基本特征,以及研发投入成本对我国医药产业产出价值的影响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春城  吕慧  
本文利用2008—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建立门槛模型检验财政补贴和研发投入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激励效应是显著的,但存在明显的双重门槛效应,当财政补贴强度在0~0.0211时,财政补贴对研发投入的贡献度最高,此时补贴强度每提高1%,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边际效应会增加0.628;从企业规模视角来看,当企业规模介于0~20.5358时,财政补贴效果最优,此时财政补贴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边际效应为0.516。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袁育明  
依据沪深A股市场162家生物制药业上市公司2016年至2019年的相关数据,研究研发费用投入强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度与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三者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度与研发费用投入强度显著正相关,与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但不明显,研发投入对当期净资产收益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滞后1期净资产收益率仍有抑制作用但不显著,对滞后2期净资产收益率具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实证研究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加计扣除政策对生物制药业上市公司的影响,并对扩大加计扣除范围、提高加计扣除比例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武志勇  王则仁  马永红  
以2012-2018年有国外销售收入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当期、滞后1期、滞后2期研发投入以及国际化程度对企业价值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国际化程度与企业价值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存在单一门槛值;各期研发投入以国际化程度为门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呈U型关系,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且滞后1期与滞后2期研发投入的双重门槛值几近相同;控制变量中企业年龄、人力投入显著提升国际化经营企业价值,而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负向影响企业价值。研究结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引领我国制造业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苗泽华  董莉  苗泽伟  李红涛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理论与方法,对工业企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界定了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的投入产出,给出与投入产出有关概念的量化定义。工业企业生态工程作为一个投入产出系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投入产出,它不仅包括经济投入与经济产出,还包括生态投入与生态产出。在工业企业生态系统中,各部门、各分厂及车间的生产过程不是孤立和封闭的,而是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相互联系的,并支撑其投入产出结构,根据这一原理,我们构建了工业企业生态系统基于物质流的投入产出表。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结合RH制药企业构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春明   张丽云  
探索引领中国经济增长与质量变革的新动力,关键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文章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以2018年1月1日起所有负面清单之外行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75%为外生政策冲击(财税[2018]99号文件),运用双重差分法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更大;机制检验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通过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提升。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完善提供了一定借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正强  张海亮  卢曼  
准确捕捉资源价格时滞期以及把握时滞效应的大小对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结合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对外投资实践及其投资项目数据,从理论上说明了资源价格等因素产生时滞效应的原因,并实证分析了资源价格对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时滞期;同时,构建了测度资源价格时滞效应的指标,创新性地测度了其时滞效应的大小。结果表明:资源价格自身、资源价格变动率、资源价格波动率以及其相应的滞后期对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综合考虑变量时,滞后作用非常显著;若企业进行决策时遗漏相关因素,将导致低估时滞效应,从而引起投资时机发生错配,进而可能导致矿产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亏损。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凯  
本文主要研究产业集群如何通过促进企业间信息传递来影响产业链内上下游企业的投资行为和产品质量选择。借助博弈模型有机地将技术创新及采用、上下游企业研发行为、产业集群三方面内容结合起来,证明产业集群不仅能够影响上游企业的投资行为,使其对通用技术创新进行高投入并生产高质量的中间产品,还能够促使下游企业选择购买高质量的中间产品进行高投入、深加工,最终生产出高质量的终端商品。当整个产业链都以生产高质量产品为目标时,产业集群能够同时增加上下游企业盈利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但产业集群要达到一定规模,且有足够完善的配套能够促进信息传递和产生正的外部性,否则将会损害社会福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霞  许松涛  
制药业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划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文章在分析制药业企业研发强度与风险特征的基础上,以我国A股制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我国现有制药业企业在具体研发资本化标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使研发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进一步根据资产定义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理论,通过演绎推理与研发风险特征比较发现需要经过临床分期的研发项目,其开发阶段的起点应界定在临床Ⅲ期;不需经过临床分期的研发项目,起点应界定为完成临床试验后;不需进行临床试验的项发项目,则起点应界定为中试完成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霞  许松涛  
制药业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划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文章在分析制药业企业研发强度与风险特征的基础上,以我国A股制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我国现有制药业企业在具体研发资本化标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使研发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进一步根据资产定义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理论,通过演绎推理与研发风险特征比较发现需要经过临床分期的研发项目,其开发阶段的起点应界定在临床Ⅲ期;不需经过临床分期的研发项目,起点应界定为完成临床试验后;不需进行临床试验的项发项目,则起点应界定为中试完成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冬林  郭云南  
本文分析并确定了R&D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和作用途径。在理论分析上,R&D投入主要通过资本形成、贸易创造、产业联系、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制度变迁六大效应向GDP传导。在实证上,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来确定R&D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途径,最终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实证研究R&D促进作用的时滞效应。结果显示:R&D对我国经济的综合影响大致从其投入起8~15年表现最为显著,时滞期长并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持久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