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879)
2022(1739)
2021(1749)
2020(1672)
2019(4051)
2018(4256)
2017(9934)
2016(5333)
2015(6431)
2014(6492)
2013(6735)
2012(6418)
2011(5785)
2010(6018)
2009(6056)
2008(6202)
2007(5758)
2006(5386)
2005(5033)
2004(4344)
作者
(15289)
(12720)
(12282)
(11847)
(7928)
(5840)
(5795)
(4715)
(4552)
(4534)
(4032)
(4027)
(3966)
(3858)
(3752)
(3744)
(3740)
(3739)
(3633)
(3595)
(3205)
(3118)
(2978)
(2869)
(2858)
(2827)
(2774)
(2735)
(2463)
(2439)
学科
(23601)
经济(23567)
(23308)
管理(21540)
(20523)
企业(20523)
方法(13323)
(12696)
数学(12307)
数学方法(12285)
(9894)
财务(9892)
财务管理(9873)
企业财务(9531)
(8488)
中国(8188)
(5768)
(5755)
银行(5753)
(5581)
(5429)
体制(5231)
(5220)
贸易(5214)
公司(5163)
(5158)
业经(4357)
(4223)
金融(4223)
(4221)
机构
大学(85653)
学院(84824)
(38754)
经济(38020)
管理(34324)
理学(29134)
理学院(28918)
管理学(28740)
管理学院(28581)
研究(23911)
(23378)
中国(22022)
财经(18257)
(17819)
(16459)
财经大学(13673)
北京(12046)
经济学(12017)
(11949)
(11570)
科学(11207)
经济学院(11030)
商学(10903)
商学院(10852)
中心(10553)
研究所(10045)
(9641)
(9339)
金融(9109)
经济管理(8881)
基金
项目(43166)
科学(33815)
研究(33602)
基金(32038)
(25996)
国家(25790)
科学基金(22256)
社会(21772)
社会科(20722)
社会科学(20717)
基金项目(17238)
教育(15801)
(15324)
编号(14416)
资助(14145)
自然(13440)
(13081)
自然科(13069)
自然科学(13063)
自然科学基金(12850)
成果(12812)
(11244)
教育部(10066)
人文(9901)
(9744)
项目编号(9450)
社科(9201)
重点(9195)
课题(9050)
(8780)
期刊
(43931)
经济(43931)
研究(28977)
(19481)
管理(13878)
中国(12391)
(12349)
金融(12349)
财经(9678)
学报(8298)
(8106)
科学(8098)
经济研究(7669)
业经(7299)
大学(6881)
(6878)
问题(6709)
(6610)
学学(6491)
技术(6034)
理论(5816)
国际(5746)
财会(5560)
会计(5500)
教育(5329)
实践(5163)
(5163)
商业(5159)
经济管理(4576)
农业(4545)
共检索到131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莱歆  王宇峰  
R&D投入反映企业的技术实力与发展潜力,我国一部分上市公司在没有强制性披露的要求下对R&D费用予以了披露,其披露行为及其动因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对可能影响R&D费用信息披露的因素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资产规模、公司的成长性和企业是否属于高科技行业等会影响企业R&D费用信息的自愿披露。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运国  刘雯  
本文以2001~2004年披露了R&D支出的454个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与R&D支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R&D支出同高管任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管任期越长的公司,R&D支出越高;高管是否离任与R&D支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证明了即将离任的高管的确没有积极性增加R&D支出;另外,年龄段不同的高管,任期内对R&D支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高管的任期对R&D支出影响也存在显著不同;高管是否持股与R&D支出显著正相关,说明对高管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增加公司的R&D支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莱歆  金杨  
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R&D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深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2007~2008年的R&D信息披露普遍程度、披露方式以及披露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的R&D信息披露状况有了明显改进,但仍然存在着披露比例不高、披露方式不规范等问题。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改进R&D信息披露的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胜强  林志军  孙芳城  陈汉文  
本文以2009-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欧拉方程投资模型,采用KumbhaKar and Parmeter(2009)提出的双边随机边界法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融资约束与r&d投资显著负相关,代理成本与r&d投资显著正相关。即融资约束导致r&d投资不足,代理成本导致r&d投资过度。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使上市公司r&d投资的绝对值(相对值)整体上较最优水平低42.41%(43.27%),代理成本使上市公司r&d投资的绝对值(相对值)整体上较最优水平高22.48%(21.73%),二者抵消后最终表现为净低于最优水平的19.93%(21...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颉  
利用2011~2017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察管理者非理性预期、研发投资与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管理者非理性预期和研发投资均对现金持有具有正向作用,并且管理者非理性预期强化了研发投资对现金持有量的驱动作用。通过进一步分类考证发现,当公司获得较多专利时,由于自我归因效应,管理者会对公司前景和研发投资表现出更大的自信,进而更加倾向于通过持有现金来支持研发,以便获得更多成果。上述结论对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财务战略体系和管理者监督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初旺  
本文运用我国CCER上市公司数据库72家样本企业2007-2011年360个观察值数据研究了企业R&D投资对资本成本的长期和短期弹性,研究表明:我国企业R&D投资对资本成本的短期弹性为-0.86,长期弹性为-1.29,与其它国家相比,属于较为敏感国家;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虽然降低了企业R&D投资的资本成本,但未发现有显著增强弹性的证据;国有控股也未显著减弱这一弹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梁莱歆  马如飞  
文章把R&D资金的管理引入企业自主创新研究,利用我国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2002-2007年的数据考察了企业R&D资金管理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自主创新水平与R&D资金管理有着重要的密切关系。在反映R&D资金管理的各要素中,连续的R&D资源投入更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而不断的变更研发计划以及过于分散的投资研发项目则会降低自主创新的有效性。文章研究的结论对企业加强R&D资金管理,提高自主创新效率具有理论参考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欧群芳  贺晋  
采用2007-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R&D支出数据,实证分析了R&D支出水平、研究阶段支出(R)和开发阶段支出(D)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企业规模、负债水平、多元化水平、盈利能力和市场预期等5个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影响,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与研究阶段支出显著相关,企业规模、负债水平与开发阶段支出显著相关,多元化水平和市场预期在统计上没有显著性。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对R&D活动进行差异性控制,也为R&D支出会计政策变更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邵仲岩  丁磊  
本文基于我国30家物联网上市企业2011年度财务报表,采用灰关联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用企业R&D经费作为R&D投入指标,净利润、营业收入、销售利润率、新增专利权等指标作为R&D产出指标,对物联网上市企业R&D绩效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杜兴强  曾泉  杜颖洁  
本文揭示了政治联系这一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对中国上市公司R&D投资行为的影响。手工搜集了2004-2009年R&D与关键高管政治联系的经验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政治联系是否对R&D具有"挤出"效应。结果表明,政治联系的公司投资于R&D的概率显著更小、R&D投资强度显著更低,即政治联系对R&D投资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与非高科技企业,政治联系对国有上市公司与高科技上市公司的R&D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文芳  胡玉明  
文章以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R&D投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公司第t-1期董事长和总经理个人特征对公司第t期R&D投资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技术职业经验与其所受教育水平都对公司R&D投资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任期特征对公司R&D投资的影响因高管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青年组的高管任期与公司R&D投资强度显著正相关,而高龄组的高管任期却对公司R&D投资强度有负面影响;股权激励机制对公司R&D投资的影响也因高管年龄的不同而不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芳  
以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研发数据为样本,从公司高管团队人口特征和团队的异质性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样本公司高管团队特征对公司R&D投资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团队规模、团队平均受教育水平、平均任期都与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之间显著正相关,团队的平均年龄与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并且发现,控股股东类型不同,高管团队特征对公司R&D投资强度的影响也不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晓峰  徐寿福  陈晶萍  
理性的管理者会通过公司投资迎合资本市场中投资者非理性引起的错误定价,并且这种迎合行为会受到管理层权力大小的影响。本文在检验非有效市场中上市公司R&D迎合投资存在性的基础上,考察了管理层权力对R&D迎合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股权融资渠道的影响后,上市公司仍然存在较强的R&D投资-误定价敏感性,表明股票错误定价会通过理性迎合渠道影响公司R&D投资;上市公司R&D迎合投资-误定价敏感性与管理层权力显著正相关,并且在管理层持股堑壕效应较大和当股价被高估时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关于错误定价影响公司投资过程中代理问题的研究,也为考察管理层权力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胡立新  魏乐  
本文以医药行业上市公司2004~2005年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R&D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医药上市公司R&D效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大部分公司R&D经费投入产出效率较高,人员投入的使用效率存在较多浪费,R&D效率与企业规模存在一定的联系,R&D效率不高和R&D投入规模较小,仍然是制约医药企业快速发展的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丹蒙  夏立军  
文章以我国2002-2004年度披露了R&D投入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股权性质、地区市场化进程和政府投入对上市公司R&D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1)非国有控股(主要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显著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对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没有显著影响;(3)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与政府科技专项拨款等投入没有显著关系,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显著依赖于政府科技专项拨款等投入。研究结果表明,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事R&D活动更多地依赖政府投入不同,非国有控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