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1)
- 2023(11671)
- 2022(10491)
- 2021(9888)
- 2020(8533)
- 2019(19852)
- 2018(19813)
- 2017(39704)
- 2016(21299)
- 2015(24288)
- 2014(24309)
- 2013(24456)
- 2012(22464)
- 2011(20278)
- 2010(20370)
- 2009(18790)
- 2008(18523)
- 2007(16240)
- 2006(14367)
- 2005(12654)
- 学科
- 济(87354)
- 经济(87252)
- 管理(67273)
- 业(65677)
- 企(55458)
- 企业(55458)
- 方法(44869)
- 数学(39660)
- 数学方法(39343)
- 财(26287)
- 中国(23160)
- 农(22257)
- 业经(18473)
- 制(17910)
- 务(17861)
- 财务(17795)
- 财务管理(17760)
- 学(17212)
- 企业财务(16938)
- 贸(16666)
- 贸易(16657)
- 易(16166)
- 地方(15719)
- 农业(14732)
- 技术(14183)
- 银(14167)
- 银行(14122)
- 和(13778)
- 行(13338)
- 环境(13190)
- 机构
- 大学(313518)
- 学院(309992)
- 管理(127853)
- 济(125651)
- 经济(123019)
- 理学(111455)
- 理学院(110267)
- 管理学(108700)
- 管理学院(108114)
- 研究(98411)
- 中国(74990)
- 京(66621)
- 财(60844)
- 科学(59727)
- 财经(49298)
- 所(49019)
- 农(45021)
- 经(44828)
- 业大(44544)
- 研究所(44346)
- 中心(44182)
- 江(43026)
- 北京(42394)
- 范(39054)
- 师范(38734)
- 经济学(37594)
- 财经大学(36921)
- 院(35829)
- 州(35552)
- 农业(35418)
- 基金
- 项目(209033)
- 科学(164659)
- 研究(153335)
- 基金(153159)
- 家(132207)
- 国家(131155)
- 科学基金(113364)
- 社会(96344)
- 社会科(91354)
- 社会科学(91331)
- 基金项目(82258)
- 省(79798)
- 自然(74576)
- 自然科(72798)
- 自然科学(72782)
- 自然科学基金(71503)
- 教育(70255)
- 划(67693)
- 资助(64010)
- 编号(62995)
- 成果(50773)
- 部(47415)
- 重点(46096)
- 发(43275)
- 创(43245)
- 课题(42070)
- 教育部(40982)
- 科研(40251)
- 创新(40239)
- 人文(40183)
- 期刊
- 济(133209)
- 经济(133209)
- 研究(92211)
- 中国(51269)
- 管理(46413)
- 学报(46290)
- 财(46250)
- 科学(42734)
- 农(39314)
- 大学(35066)
- 学学(33015)
- 教育(29934)
- 融(28164)
- 金融(28164)
- 农业(27415)
- 技术(24893)
- 财经(24049)
- 业经(21838)
- 经济研究(21579)
- 经(20276)
- 问题(17869)
- 理论(16726)
- 图书(15430)
- 实践(15305)
- 践(15305)
- 技术经济(15136)
- 商业(14492)
- 贸(14467)
- 科技(14250)
- 现代(14230)
共检索到443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庆美 赵黎明 李鑫
以1997-2004年间16家MBO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16个综合反映企业绩效的财务指标,利用各公司在MBO前3年至后3年(t-3年至t+3年)共计7年的财务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MBO前后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MBO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实证基础。实证结果表明:虽然MBO曾在短期内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长期来看,MBO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由此可见,MBO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能否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曜 梁健斌
本文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MBO后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四个效应假设:(1)金字塔型股权结构下管理层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两权分离效应;(2)上市公司增加现金股利分配效应;(3)管理层的挖壕自守效应;(4)管理层的掘隧输送利益效应。通过对样本公司的实证数据检验,本文肯定了两权分离效应、挖壕自守效应、掘隧输送利益效应的存在,否定了增加现金股利分配效应的存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荣冬 朱义 刘锦红
本文基于年报数据研究MBO对公司创业行为和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MBO后公司所有者对公司的控制明显加强,而创业活动没有显著的变化;MBO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显著下降,MBO价值创造理论与现实表现不符,管理层投机因素较大;公司研发和创新能力与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而以公司重大诉讼事项和担保事项所体现的经营风险会显著影响公司资产的运用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军波 吴应宇 余敏
文章选取国内2002年进行MBO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选定的相关财务指标构建企业绩效的综合评分模型,并对于样本公司实施MBO的四年内的绩效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分析结果并未证实理论假设,上市公司实行MBO后绩效并未实现明显改善。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财务指标 绩效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元 胡君霞
国外学者通过对管理层收购(MBO)的研究表明,MBO对企业的有效整合,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以及改善组织绩效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运用经济学模型,抽取13家国内上市公司,对他们最近六年的财务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实施了MBO的样本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在最近三年内绩效有提升表现,且总体绩效水平在最近三年显著提升。因此我们认为MBO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有积极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沔 王良成
本文首次系统考查了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后的业绩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后业绩出现显著的下降,和没有配股的配比公司相比,配股公司的业绩要好于配比公司,但在配股后第3年,开始逊色于配比公司,并且,公司配股后业绩的下降幅度大于配比公司。本文首次发现,自由现金流假说能很好解释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后长期业绩下滑的影响因素,公司配股前的自由现金流量越多,公司配股后的业绩下降得越快,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低与投资水平低的上市公司,配股后业绩下降得越快。另外,公司的成长性越高,资产规模越大,公司配股后业绩下降的更快。
关键词:
配股 公司业绩 自由现金流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孝华 吴宏亮
Jain和Kini在1994年首次提出上市公司IPO后普遍存在着经营业绩下降的现象,引发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这一现象也被称学者们之为"IPO效应"。IPO效应已经被国内外学者证实广泛存在于各国证券市场之中,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的中小企业板作为创业板的过渡,已有了几年的运行经验,研究各种因素对中小板公司绩效的影响对发展完善创业板无疑会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样本公司的详细考察,根据对深圳中小板IPO公司特点的分析,认为有无风险投资背景是影响研究结论的因素。因此,拟对不同类型的上市公
关键词:
IPO 创业板 中小板 上市公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贵海 宋敏
本文利用会计数据比较了所有在中国大陆注册,并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上市前后的财务及经营绩效。理论上看,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影响着这些新上市公司的绩效:正向的公司化改造及民营化效应和负向的IPO效应。本实证研究发现H股公司上市后2 ̄3年里经营绩效大幅下降,但是作为控制组的民营企业上市后与H股公司相比绩效下降幅度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对H股而言正向的公司化改造及民营化效应抵消了部分IPO效应。本文首次提出了中国上市公司部分民营化效应也是正向的论据。
关键词:
H股 公司绩效 首次发行上市(IPO)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玲 姜一川
本文采用Richardson预期投资模型计算公司的投资效率,检验了投资不足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MBO后公司业绩确实存在着下滑,并且公司的股利分派率显著提高,投资不足的公司数目显著上升,MBO前投资过度影响公司效率,但在MBO后转变为投资不足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绩效,证明个人融资进行MBO,使得管理层具有较高的现金分红冲动,其超额分派股利的动机导致了公司投资不足,进而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绩效。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坚强 陈宜家
本文以1998-2000年期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29间国有企业为样本通过比较上市前三年到上市后三年盈利、产出、财务杠杆和员工工作效率四个方面的指标来评价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研究结果表明:(1)上市后盈利、产出和员工工作效率都得到提高,但是财务杠杆水平下降。(2)上市地点、行业管制、国有股比例和境外股有无都对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较全面的评价了国有上市企业的业绩变化和国有股比例的影响因子,因而对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国有上市公司 经营绩效 实证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丽琼 柯大钢
ST公司在脱离困境后的长期绩效如何,是投资者、债权人和证券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以ST后第一年就实现了摘帽的35家公司为样本,选取这些公司摘帽前一年、摘帽当年和摘帽后第一年至第三年共五年的财务指标,运用定比和环比分析方法考察了其长期绩效。研究结果表明,这些ST公司虽然从盈利能力上看经过重组达到了摘帽的要求,但实际上在重组摘帽后资金严重不足,没有持续发展能力,从长期看其业绩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
关键词:
ST公司 财务困境 重组摘帽 长期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尹初 施笑贞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绩效,结果发现上市公司通过管理层收购后,其财务绩效没有显著上升,并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梅生 查会琼
选取了177家股改公司,通过对股改前后绩效的分析发现:每股净资产在股改前后不存在显著差异;每股收益、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均表现为股改后第一季度指标值显著高于股改前的指标值、股改后第二和三季度的指标值显著低于股改前的指标值、股改后第四季度的指标值与股改前的指标值没有显著差异,并对该结论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绩效 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益智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MBO),从方式、定价、资金来源、财富效应以及公司绩效等诸方面进行了全样本实证分析,并结合国外的理论实践作了对比评论。通过对累计异常收益CAR、每股收益、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的计量,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MBO并未提高公司绩效,股东财富效应也不显著,且存在违反"公开、公平、公正"三公原则的行为,同时指出目前有关配套措施亦不完善,从而得出慎行上市公司MBO的结论。
关键词:
中国上市公司 MBO 财富效应 公司绩效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徐大伟 蔡锐 徐鸣雷
以我国上市公司中25家管理层收购企业为样本,就我国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这25家管理层收购企业中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呈非线性的三次方程关系,即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0~7.50%的范围内,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7.50%~33.35%之间时,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导致管理层对外部股东的利益侵占,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表现为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管理层持股比例负相关;而在管理层持股比例大于33.35%的情况下,持股比例的增加又会刺激管理者的经营行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这一结果证明我国上市...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公司经营绩效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