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5)
- 2023(14546)
- 2022(12748)
- 2021(12041)
- 2020(10137)
- 2019(23691)
- 2018(23527)
- 2017(46671)
- 2016(24807)
- 2015(28009)
- 2014(28003)
- 2013(27462)
- 2012(24957)
- 2011(22363)
- 2010(22244)
- 2009(20487)
- 2008(20017)
- 2007(17327)
- 2006(15181)
- 2005(13217)
- 学科
- 济(99497)
- 经济(99376)
- 管理(77197)
- 业(74763)
- 企(63990)
- 企业(63990)
- 方法(50311)
- 数学(43696)
- 数学方法(43153)
- 财(29455)
- 中国(26148)
- 农(25715)
- 业经(22338)
- 务(20231)
- 财务(20161)
- 财务管理(20123)
- 学(19877)
- 制(19423)
- 企业财务(19177)
- 贸(18228)
- 贸易(18218)
- 易(17731)
- 理论(17486)
- 地方(17075)
- 农业(16992)
- 和(16188)
- 技术(15791)
- 银(15512)
- 银行(15479)
- 环境(14956)
- 机构
- 大学(357348)
- 学院(354745)
- 管理(146190)
- 济(142873)
- 经济(139891)
- 理学(127840)
- 理学院(126544)
- 管理学(124480)
- 管理学院(123823)
- 研究(109059)
- 中国(82102)
- 京(74579)
- 财(68250)
- 科学(65746)
- 财经(55857)
- 所(52319)
- 经(50869)
- 业大(50149)
- 中心(49704)
- 农(49125)
- 江(48320)
- 研究所(47551)
- 北京(46821)
- 范(45302)
- 师范(44916)
- 经济学(43343)
- 财经大学(42081)
- 院(40000)
- 州(39877)
- 经济学院(39314)
- 基金
- 项目(242584)
- 科学(191769)
- 研究(179512)
- 基金(177551)
- 家(152882)
- 国家(151625)
- 科学基金(131976)
- 社会(113405)
- 社会科(107475)
- 社会科学(107449)
- 基金项目(94851)
- 省(93268)
- 自然(85900)
- 自然科(83884)
- 自然科学(83864)
- 教育(83179)
- 自然科学基金(82365)
- 划(78515)
- 编号(74165)
- 资助(73094)
- 成果(59354)
- 部(54630)
- 重点(53563)
- 创(50508)
- 发(50401)
- 课题(49301)
- 教育部(47586)
- 创新(47010)
- 人文(46676)
- 科研(46612)
- 期刊
- 济(149441)
- 经济(149441)
- 研究(102885)
- 中国(56528)
- 管理(53406)
- 财(52673)
- 学报(51543)
- 科学(48023)
- 农(43434)
- 大学(40240)
- 学学(37923)
- 教育(36715)
- 技术(30663)
- 农业(30482)
- 融(28652)
- 金融(28652)
- 财经(27264)
- 业经(25334)
- 经济研究(24213)
- 经(23168)
- 问题(20127)
- 理论(18148)
- 图书(17239)
- 技术经济(16966)
- 商业(16591)
- 实践(16571)
- 践(16571)
- 现代(16089)
- 科技(16007)
- 财会(15303)
共检索到496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学斌 郝二辉 高文亮
以中国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公司规模、负债代理成本、收益风险、董事会治理、权力自利与股权性质对我国上市公司CEO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述六个特征均能对业绩敏感性产生显著影响。其中财务杠杆和收益风险与业绩敏感性负相关,符合经典代理理论的预测,说明我国薪酬契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关键词:
CEO薪酬 业绩敏感性 代理理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学功 刘伟
本文选取2010-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水平及其业绩敏感性的非对称效应及其根源,检验了不同业绩状态下公司治理因素对高管薪酬水平及其业绩敏感性的调节效应。文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整体上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股权集中和两职分离对高管薪酬水平具有约束作用,而薪酬委员会和独立董事比例对高管薪酬水平具有提升效应;(2)在业绩上升和业绩下降的不同状态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呈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盈利时高度正相关,亏损时则不显著;(3)在不同的业绩状态下,公司治理因素对高管薪酬水平及其业绩敏感性的调节效应亦呈非对称性特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万伦来 潘星星
基于2005-2014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理论解析CEO权力强度、职位变更与薪酬激励间作用机理,重点考察CEO权力-薪酬敏感性关系以及职位变更对这一关系的调节效应,并借助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变量间作用展开逐层检验。研究发现:CEO权力强度提升对薪酬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且权力强度-薪酬总额敏感度显著高于年薪报酬;职位变更对两者间关系发挥调节效应,其中权力强度-年薪报酬敏感性受到抑制,权力强度-薪酬总额敏感性反而得到促进。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贾子超 孙春兴 夏卓秀
本文以2008-2015年在A股首发上市的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比较了职业CEO与家族CEO薪酬业绩敏感性差异,然后以引入职业CEO的家族企业为样本,从家族所有权和家族参与管理两个角度分析了家族参与所形成的监督机制对职业CEO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职业CEO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高于家族CEO;家族所有权越高,家族参与管理的程度越大,职业CEO薪酬业绩敏感性越低,说明家族参与所形成的监督机制与薪酬激励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在家族监督机制较强的情况下,控股家族可以通过所有权和参与管理增强对职业CEO的监
关键词:
家族参与 职业CEO 薪酬业绩敏感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贾子超 孙春兴 夏卓秀
本文以2008-2015年在A股首发上市的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比较了职业CEO与家族CEO薪酬业绩敏感性差异,然后以引入职业CEO的家族企业为样本,从家族所有权和家族参与管理两个角度分析了家族参与所形成的监督机制对职业CEO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职业CEO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高于家族CEO;家族所有权越高,家族参与管理的程度越大,职业CEO薪酬业绩敏感性越低,说明家族参与所形成的监督机制与薪酬激励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在家族监督机制较强的情况下,控股家族可以通过所有权和参与管理增强对职业CEO的监督,降低代理问题,减小对薪酬契约的依赖性较低。
关键词:
家族参与 职业CEO 薪酬业绩敏感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晓珊
公司负债融资是否是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并基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视角实证检验公司负债融资的相机治理作用,结果发现:公司负债融资与高管薪酬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公司负债融资会显著提高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对于外部竞争程度较低和内部高管薪酬水平较低的公司,公司负债融资与高管薪酬之间的U型关系并不明显,两者间仅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公司负债融资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受产品市场竞争和高管薪酬激励水平高低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充分肯定了负债融资对于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晓珊
公司负债融资是否是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并基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视角实证检验公司负债融资的相机治理作用,结果发现:公司负债融资与高管薪酬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公司负债融资会显著提高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对于外部竞争程度较低和内部高管薪酬水平较低的公司,公司负债融资与高管薪酬之间的U型关系并不明显,两者间仅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公司负债融资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受产品市场竞争和高管薪酬激励水平高低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充分肯定了负债融资对于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相关经验研究,而且也有助于厘清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治理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春香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民营上市公司,发现管理者权力越大,越会通过盈余管理操纵薪酬,使得薪酬与真实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当公司业绩较好时,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性越强,当公司业绩较弱时,管理层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管理者权力 盈余管理 薪酬业绩敏感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伟 姚文韬
本文以企业专利的申请量作为其创新活动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企业创新对于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创新越多的国有上市公司中,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性有所减弱,但是,这一关系只存在于国有高新技术公司中,在国有非高新技术公司这一关系不存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与中央控股高新技术公司相比,在地方国有高新技术公司中,公司创新和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敏感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有所增强。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丰富和拓展了国内外关于企业创新与高管薪酬激励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而且对于设计高管人员创新活动的薪酬契约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作用。
关键词:
企业创新 薪酬—业绩敏感性 高新技术公司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瑞 刘慧
选取2008—2014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首先比较了未决诉讼与已决诉讼的风险差异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不同影响,验证了诉讼事项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未决诉讼;然后从未决诉讼的涉诉频率、涉诉总额两个维度,对上市公司未决诉讼对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未决诉讼的涉诉频率越高、涉诉总额越大,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越低;最后区分公司的产权性质,发现较之国有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在面临未决诉讼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下降更为显著。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钟高 郑军 汤谢莹
以2007~200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政府干预的视角考察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探讨不同产权配置下的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显著降低了公司高管薪酬对业绩的敏感性;进一步发现,在不同的产权属性和层级状况下,政策性负担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表明,将薪酬与业绩相关联的激励合约其有效性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制度环境,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下的公司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将导致高激励强度的薪酬合约并非是最优选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玉娜
突破业绩同质性的假设,将薪酬业绩敏感性分解为"薪酬能力业绩敏感性"和"薪酬运气业绩敏感性",在考虑业绩异质性的基础上,检验内部控制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以2010—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薪酬能力业绩敏感性"和"薪酬运气业绩敏感性",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薪酬能力业绩敏感性",降低"薪酬运气业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抑制"薪酬运气业绩敏感性"的作用仅在高管权力较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公司中显著存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步丹璐 黄旭兰 李华
本文以中国沪深股市2006-2010年间作为买方发生并购行为的362个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司并购行为对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敏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资产回报率、市场回报率与公司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说明并购前,高管薪酬与资产回报率以及市场回报率显著正相关,即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敏感度较高。并购所增加的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与高管薪酬在10%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可见,企业并购显著降低了高管薪酬与公司资产回报率以及市场回报率的业绩敏感度。并购规模无论是通过会计绩效还是市场绩效检验分析,都显著与高管薪酬正相关,说明高管薪酬与并购规模的扩大显著正相关。为进一步分析并购绩效是否会影响高管薪酬变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向阳 李前兵
本文利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对民营上市公司而言,管理层权力越大,自定薪酬的动机越强;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与薪酬业绩敏感性表现出与国有上市公司的同质化,即管理层权力越大,薪酬与盈利业绩的敏感度越高,与亏损业绩的敏感度越低。管理层的权力寻租行为削弱了自身的薪酬风险,薪酬契约包含了无激励价值的权力租金,导致了薪酬激励过度和薪酬契约的"真空化"。研究还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会削弱管理层权力在薪酬契约制定中的寻租动机,降低管理层的薪酬。
关键词:
民营上市公司 管理层权力 薪酬业绩敏感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暄 宋玉
机构投资者的监管制约了管理者的自利行为,从而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一个理性的管理者必然会要求其薪酬与公司的业绩相关,从而弥补自身薪酬的损失。为了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也越高,而且,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程度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