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9)
2023(6908)
2022(6282)
2021(5999)
2020(5570)
2019(13080)
2018(13243)
2017(27301)
2016(14982)
2015(17370)
2014(17595)
2013(17706)
2012(16856)
2011(15270)
2010(15577)
2009(15004)
2008(15410)
2007(14262)
2006(12494)
2005(11576)
作者
(44705)
(37551)
(37097)
(35695)
(23926)
(17872)
(17331)
(14437)
(13772)
(13346)
(12547)
(12474)
(11928)
(11784)
(11777)
(11677)
(11671)
(10986)
(10979)
(10835)
(9371)
(9271)
(9224)
(8490)
(8449)
(8444)
(8439)
(8380)
(7630)
(7530)
学科
(63457)
经济(63381)
(48849)
管理(46815)
(40845)
企业(40845)
方法(33696)
数学(30537)
数学方法(30357)
(23744)
(17612)
(17133)
财务(17117)
财务管理(17080)
中国(16868)
(16825)
企业财务(16402)
(13303)
银行(13277)
(13074)
贸易(13067)
(12746)
(12634)
业经(12191)
(11760)
(11631)
金融(11629)
(11131)
农业(10623)
地方(10036)
机构
大学(226356)
学院(224637)
(94931)
经济(92908)
管理(86572)
理学(73672)
研究(72977)
理学院(72906)
管理学(71889)
管理学院(71466)
中国(59560)
(49724)
(47757)
科学(42855)
财经(39223)
(38460)
(37319)
(35544)
研究所(34289)
中心(34056)
(33493)
业大(31783)
北京(30946)
农业(29703)
财经大学(29247)
经济学(29241)
(27104)
(26781)
经济学院(26742)
师范(26509)
基金
项目(135934)
科学(105462)
研究(99184)
基金(98212)
(84632)
国家(83918)
科学基金(70867)
社会(61588)
社会科(58354)
社会科学(58335)
基金项目(52483)
(52212)
教育(46233)
自然(45989)
自然科(44862)
自然科学(44847)
(44498)
自然科学基金(44096)
资助(41867)
编号(41665)
成果(35119)
(31876)
重点(30494)
(28455)
课题(27729)
(27627)
教育部(27224)
科研(26787)
(26544)
人文(26334)
期刊
(104077)
经济(104077)
研究(67177)
(41581)
中国(38944)
学报(33916)
(33027)
管理(30566)
科学(29623)
(27243)
金融(27243)
大学(25146)
学学(23789)
农业(21885)
财经(20304)
教育(18712)
技术(17543)
(17181)
经济研究(16896)
业经(16867)
问题(14855)
(13153)
理论(12738)
财会(12040)
(12035)
技术经济(11536)
实践(11416)
(11416)
商业(11245)
国际(11103)
共检索到336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肖婧  王新红  
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非常关注的问题。近几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发展迅速,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从经理人报酬的增加到通过管理层持股的管理层激励机制,许多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本文正是从总体、分行业、股权性质的不同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的现状做了分析,并讨论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几点有益于发挥股权激励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建文  李莉  
文章以2006—2008年深、沪两市高管持股比例大于1%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投资者的投资效率和股东在公司经营中的作用两个角度分别采用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作为高管持股的假设变量,对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当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公司业绩指标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存在三次曲线关系。而以每股收益作为公司业绩指标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业绩不相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翠  
通过对2006-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现象的研究,发现:我国交叉持股上市公司数量多、持股比例普遍偏低、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持股活跃且呈现较明显的地域和行业聚集性。这些特征充分说明了交叉持股在抵御行业间和地区间的恶意收购,发挥同行业同地区各企业间在技术、人事、销售、创新等方面的协同优势,同时在稳定股价,分散经营风险,节约交易成本上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中也蕴藏着一定的风险与危机。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当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采取必要的法律形式对其进行限制与规范,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长久繁荣与稳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冯根福  蒋文定  黄建山  
本文以2006—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数据为样本,对高管持股特征、持股角色及角色转换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高管持股角色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存在三种角色:所有者角色、经营者角色、所有者与经营者双重角色,且这三种角色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同;高管持股角色的转换取决于高管持股比例的高低;不同行业、不同属性的上市公司高管持股角色转换的临界值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研究对于管理层持股试点、股权激励等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秦俊  朱方明  
文章以实证数据为基础概括了我国上市公司间交叉持股的现状,指出上市公司间交叉持股具有行业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地域性交叉持股及低比例财务型投资型交叉持股现象明显等特征,而目前交叉持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持股的盲目性和短期性,地域性网状交叉持股阻碍上市公司间进行业务关联型交叉持股,战略投资者的作用无法发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松令  徐端  刘亭立  
文章关注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大幅减持这一新问题,通过对截至2011年6月30日为止发生减持的69家公司进行统计分析,对高管减持的总体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高管减持的方式与动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孝梅  王勇  
我国股票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飞速发展注入了无限动力与活力。作为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一项重要参考,股利政策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及投融资都有深远影响,然而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却很不规范,存在诸多问题,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文章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寻找背后的根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士霞  
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进一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卫东  李树爱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持股这种激励约束机制对经营者腐败现象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这是由国内股市的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现状与持股制度的缺陷造成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俊琪  
上市公司的结构如何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均存在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 ,这对我国股份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及证券市场的培育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在综合分析以及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比较中 ,结合我国国情 ,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措施解决目前上市公司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以推动我国股份制改革的健康规范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向群  
本文就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进行了描述,勾勒出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整体状况,揭示出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变化趋势。此外,本文归纳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一些独特和不合理的现象,指出了不当现金持有的经济后果,并从制度和公司治理角度给出了初步的解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小敏  
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股权激励计划作为一项对公司高管行之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欢迎,我国也不例外。自有关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思想传入我国之后,无论是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在不停的探索如何在我国有效的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构建完善的股权激励机制。本文将从宏观层面探究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及实施现状,以期有助于完善我国股权激励机制。一、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制度(一)摸索阶段的股权激励制度摸索阶段是指中国证监会2005年12月31日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李汉军  
本文以1999年至2003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回避国有上市公司的非市场因素,研究股权结构、高管持股对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时,其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绩效越好,这时高管的股权激励无法发挥作用;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20%时,高管的股权激励也无法发挥作用;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20%至40%之间时,其持股比例和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这时高管的股权激励发挥显著的作用。不同的股权结构对股权激励和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设计公司治理机制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娜  付晨洁  
为了探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同时探析高管持股对二者关系是否存在调节效应,文章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并以1 256家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其股权集中度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及高管持股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