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3)
- 2023(13058)
- 2022(11637)
- 2021(10906)
- 2020(9319)
- 2019(21615)
- 2018(21509)
- 2017(43294)
- 2016(23383)
- 2015(26127)
- 2014(26110)
- 2013(26273)
- 2012(24129)
- 2011(21704)
- 2010(21643)
- 2009(20110)
- 2008(19993)
- 2007(17547)
- 2006(15594)
- 2005(13912)
- 学科
- 济(92070)
- 经济(91961)
- 管理(70822)
- 业(69730)
- 企(58268)
- 企业(58268)
- 方法(46764)
- 数学(41323)
- 数学方法(40963)
- 财(31666)
- 中国(24854)
- 农(23930)
- 税(21865)
- 税收(20410)
- 收(20239)
- 务(20116)
- 财务(20055)
- 财务管理(20018)
- 业经(19421)
- 制(19199)
- 企业财务(19136)
- 学(18850)
- 贸(17761)
- 贸易(17752)
- 易(17260)
- 地方(16546)
- 农业(15826)
- 银(15418)
- 银行(15381)
- 和(14945)
- 机构
- 大学(337021)
- 学院(334025)
- 济(134789)
- 管理(134204)
- 经济(131986)
- 理学(116795)
- 理学院(115573)
- 管理学(113824)
- 管理学院(113210)
- 研究(106644)
- 中国(80682)
- 京(70969)
- 财(70627)
- 科学(64856)
- 财经(56039)
- 所(53246)
- 经(50918)
- 农(49733)
- 业大(47952)
- 研究所(47869)
- 中心(47569)
- 江(47297)
- 北京(45166)
- 财经大学(41839)
- 经济学(41256)
- 范(41230)
- 师范(40847)
- 农业(39159)
- 州(38744)
- 院(38523)
- 基金
- 项目(223367)
- 科学(175472)
- 基金(163685)
- 研究(163258)
- 家(141864)
- 国家(140733)
- 科学基金(121148)
- 社会(103074)
- 社会科(97824)
- 社会科学(97800)
- 基金项目(87287)
- 省(85300)
- 自然(79187)
- 自然科(77329)
- 自然科学(77309)
- 自然科学基金(75952)
- 教育(74403)
- 划(72343)
- 资助(68543)
- 编号(66771)
- 成果(54807)
- 部(50414)
- 重点(49030)
- 创(46214)
- 发(46175)
- 课题(44381)
- 教育部(43505)
- 科研(43169)
- 创新(43098)
- 人文(42666)
共检索到483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戚啸艳 张睿 胡汉辉
本文基于隐性税收理论,借鉴“C-W模型"的思想,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超额税前报酬率与有效税率、市场占有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不负担隐性税收,税收优惠的利益基本由上市公司享有。
关键词:
隐性税收 显性税收 税收优惠 有效税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名润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隐性税收的影响因素和地区差异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承担显著的隐性税收,实际税率、公司规模、股东权益税前报酬率都与隐性税收呈负向关系。并且,上市公司承担的隐性税收呈现地区性差异,处于税收优惠政策倾斜地区隐性税收较高,西部地区的隐性税率最高,但随着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地区间隐性税收的差异缩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志强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采用Lizenberger和Ramaswamy的税后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然后对现金股利除权日的股票价格行为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股利所得税是否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产生影响。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认为在我国证券市场:(1)股票的月税前期望收益率与股利收益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存在股利政策的税收效应。(2)股利所得税对除权日股票价格和股利支付月份的期望收益率影响明显。
关键词:
股利政策 税后CAPM 股利所得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念谊 吴若冰
本文基于隐性税收理论,利用2007-2011年全国税收调查企业为样本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对税收优惠和企业税前收益率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探讨中国制造企业承担隐性税收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无效性,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要考虑市场结构和产业集聚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税收优惠 隐性税收 税前收益率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玲 管亚梅
董事会内部非正式的隐性特征如董事们的才能、地位、影响力等在群体决策过程中发挥无形的作用。以董事会内部非正式的隐性层级为出发点,研究它与公司投资行为及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隐性层级分化程度越高,公司投资规模越大;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中董事会隐性层级分化度对投资规模的影响显著变小;董事会隐性层级分化度越大,公司投资效率越低,出现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可能性越大。
关键词:
董事会隐性层级 投资规模 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雄伟
本文基于2009-2013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高管隐性腐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高管隐性腐败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内部控制质量好的公司,公司高管公款报销、过度在职消费等隐性腐败程度较低。然而,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表征于非国有控制的上市公司里,在国有控股公司里有所弱化,表明在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时必须考虑产权性质,注重实质重于形式。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高管隐性腐败 产权性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盖地 崔志娟
税收作为调整经济行为的重要工具已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税收优惠政策关系到不同行业和企业承担不同的税负。本文主要从纳税人的角度分析显性税收和隐性税收的基本含义和计量模式,借鉴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探讨隐性税收和税收资本化的根源,并分析税收是否会导致税收资本化问题,试图为我国的税制改革和投资者的纳税筹划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显性税收 隐性税收 税收资本化 税收套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福兴
我国近年来税收隐性成本居高不下, 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笔者认为, 明确税收隐性成本概念, 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索, 并由此建立起相应的反映监督与约束机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隐性成本 超额负担 替代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辉
文章运用我国软件行业、电子行业和机械设备仪表行业87家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从优惠税种和优惠方式的角度,实证分析我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与所得税优惠和直接性的税率式优惠方式相比,流转税优惠以及间接性的税基和税额式优惠方式的效应更强。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税收优惠 政策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绍萍 柳光明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激励节能环保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深沪两市118家节能环保A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研发投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税负总额、所得税税负和流转税税负作为解释变量,结合节能环保产业自身特点,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税收优惠对节能环保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对节能环保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产生了正面影响,所得税优惠政策比流转税优惠政策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显著。建议从继续完善所得税税收优惠、逐步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绍萍 柳光明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激励节能环保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深沪两市118家节能环保A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研发投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税负总额、所得税税负和流转税税负作为解释变量,结合节能环保产业自身特点,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税收优惠对节能环保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对节能环保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产生了正面影响,所得税优惠政策比流转税优惠政策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显著。建议从继续完善所得税税收优惠、逐步加大流转税优惠力度、建立健全配套措施等方面完善激励节能环保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余国杰 印战 冷智宏
上市公司MBO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为了规范上市公司MBO行为,监管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而在实施MBO的过程中,管理层则利用各种手段来规避这些法律义务。本文首先对上市公司MBO实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上市公司隐性MBO的手段。然后针对这些手段提出了几种治理对策。即政府应该明确可以实施MBO的范围,完善MBO相关法规体系和建立市场监督机制。
关键词:
MBO 规避 监督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宏伟
以上市公司隐性税负与股票收益的影响关系为出发点,揭示了企业税收负担的变动在中短期内对股票收益的冲击效应,并以此说明企业所承担的隐性税负对其股票估值体系的重要作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钱春杰 夏文贤
会计——税收差异的计量是从会计——税收差异角度研究盈余质量和从税收监管角度研究税收庇护活动对企业纳税影响的共同难题。借鉴西方国家会计——税收差异的计量方法,结合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和披露制度,本文认为,以财务报告数据为基础的计量方法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永海 孙群力
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是影响隐性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采用微观收支差异法,测算1998-2014年我国30个地区的隐性经济规模;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税收负担与地区隐性经济规模之间存在显著而稳健的"倒U型"关系,进而对"维克尔曲线"进行了新的修正;同时还发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占比的提高以及税收征管效率的提升,显著抑制了地区隐性经济规模;而营业税占比的提高,则导致了地区隐性经济规模的扩大。因此,遵循改革税制和稳定税负的基本原则,保持当前总体税收负担的基本稳定,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增强税收治理能力,以抑制隐性经济规模的过度扩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