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5)
- 2023(12638)
- 2022(11030)
- 2021(10479)
- 2020(8896)
- 2019(20799)
- 2018(20605)
- 2017(41262)
- 2016(21877)
- 2015(24917)
- 2014(24877)
- 2013(24910)
- 2012(22914)
- 2011(20517)
- 2010(20826)
- 2009(19693)
- 2008(18709)
- 2007(16612)
- 2006(14926)
- 2005(13417)
- 学科
- 济(86376)
- 经济(86277)
- 业(68320)
- 管理(67766)
- 企(58350)
- 企业(58350)
- 方法(41649)
- 数学(36458)
- 数学方法(36129)
- 中国(29770)
- 融(28697)
- 金融(28696)
- 财(28684)
- 银(27445)
- 银行(27413)
- 行(26363)
- 农(22668)
- 制(21663)
- 务(20405)
- 财务(20339)
- 财务管理(20304)
- 业经(19710)
- 企业财务(19456)
- 地方(17929)
- 学(16286)
- 贸(16198)
- 贸易(16181)
- 易(15799)
- 农业(15192)
- 理论(14555)
- 机构
- 大学(315126)
- 学院(312969)
- 济(128062)
- 管理(127546)
- 经济(125247)
- 理学(110052)
- 理学院(108958)
- 管理学(107363)
- 管理学院(106794)
- 研究(99848)
- 中国(83442)
- 京(66693)
- 财(64548)
- 科学(58307)
- 财经(51593)
- 所(49314)
- 中心(46879)
- 经(46760)
- 研究所(44243)
- 江(43730)
- 农(43703)
- 北京(42950)
- 业大(42595)
- 经济学(38744)
- 财经大学(38689)
- 范(38439)
- 师范(38124)
- 州(37063)
- 院(35832)
- 经济学院(35193)
- 基金
- 项目(205353)
- 科学(161242)
- 研究(153307)
- 基金(149578)
- 家(127858)
- 国家(126762)
- 科学基金(109761)
- 社会(96135)
- 社会科(91265)
- 社会科学(91242)
- 基金项目(80058)
- 省(78909)
- 自然(70824)
- 教育(69977)
- 自然科(69117)
- 自然科学(69102)
- 自然科学基金(67865)
- 划(66117)
- 编号(63718)
- 资助(62734)
- 成果(52408)
- 部(46362)
- 重点(45090)
- 发(42978)
- 创(42670)
- 课题(42591)
- 教育部(40364)
- 项目编号(40229)
- 人文(39734)
- 创新(39704)
- 期刊
- 济(138042)
- 经济(138042)
- 研究(97536)
- 中国(55468)
- 财(49516)
- 管理(47069)
- 融(45434)
- 金融(45434)
- 学报(44045)
- 科学(41142)
- 农(39108)
- 大学(33907)
- 学学(31956)
- 教育(30616)
- 农业(26427)
- 财经(25470)
- 技术(25341)
- 经济研究(22276)
- 业经(22265)
- 经(21468)
- 问题(18303)
- 理论(18068)
- 实践(16548)
- 践(16548)
- 图书(15211)
- 技术经济(15090)
- 现代(14787)
- 贸(14594)
- 商业(14295)
- 科技(13549)
共检索到464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雪芳 何德旭
对2001—2004年相关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流通股比重和每股净资产值五个变量,对公司是否选择可转换债券融资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其他三个变量的影响是正向的,这一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对可转换债券的选择基本上是理性的。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融资偏好 上市公司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子尧
近年来,发行可转换债券成为中国上市公司重要的再融资渠道之一。通过对中国2001~2006年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及拟增发的上市公司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市净率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负相关,成长性、经营现金流易变程度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正相关,公司的规模、成立年限、实物资产比例及盈利性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融资 上市公司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程大涛
可转换债券兼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两种效用,通常会促使投资者对转股时机与转股数量有不同的决策,这些决策对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价值有不同影响。文章通过建立影响公司价值的分析模型,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对公司价值所产生的影响,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8年至2014年期间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融资后,公司价值会因其偿债能力变化而下降;国有股权比例之于公司价值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公司经理人经营行为来实现的;成长性不同的公司在债券存续期内的公司价值变化,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基于委托代理角度对可转换债券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展开研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公司价值 委托代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碧秀
一、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一)基于代理成本下可转换债券融资的选择1.债权性代理成本与可转换债券融资。企业通过负债方式融资后,由于股权和债权在证券利益和优先性方面存在差异,债权人只能获得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妙娟
可转换债券兼具股票和债券两种属性,是一种相对灵活的融资工具。本文选取航天信息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为研究对象,对其可转债融资背后的动机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案例公司选择采用可转债融资,主要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一是利用可转债较低的票息节约融资成本,再通过转股的方式避免归还本金;二是在牛市中企业估值偏高,通过可转债融资可以避免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者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实现"后门权益融资";三是通过可转债融资灵活的条款设计,为项目投资提供时机选择,并维持资本结构的稳定;四是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与认购可以为大股东提供无风险套利
关键词:
可转债融资 融资动机 航天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妙娟
可转换债券兼具股票和债券两种属性,是一种相对灵活的融资工具。本文选取航天信息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为研究对象,对其可转债融资背后的动机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案例公司选择采用可转债融资,主要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一是利用可转债较低的票息节约融资成本,再通过转股的方式避免归还本金;二是在牛市中企业估值偏高,通过可转债融资可以避免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者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实现"后门权益融资";三是通过可转债融资灵活的条款设计,为项目投资提供时机选择,并维持资本结构的稳定;四是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与认购可以为大股东提供无风险套利的机会。
关键词:
可转债融资 融资动机 航天信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子尧 牟德富
作为一种兼具股性和债性的混合型融资工具,可转债的契约条款设计可使其更偏向于股性或债性,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2008年发行的可转债的主要条款,如发行期限、票面利率、转股期、转股价格、转股溢价率、赎回条款、回售条款、特别向下修正条款等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可转债契约设计更偏向于股性,这既有发行人的主观原因,也有监管当局制度约束的客观原因。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契约 股性 债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子尧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2007年三种主要再融资方式:可转债、增发、配股的融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求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因。对股权再融资成本采用GLS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可转债融资成本取利率成本与内含期权成本之和,结果表明,在样本选取期间,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再融资成本低于股权再融资成本。希望以较为低廉的成本获取资金应该是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的动机之一。
关键词:
可转债 增发 配股 融资成本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翟淑萍 顾群
基于全流通背景和上市公司集中的股权结构特征,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决策机制,结果表明在股权流通的背景下,通过可转债方式融资并成功转股,需要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盈利前景,否则融资后会降低控制性股东的融资收益,这一条件使得可转债融资方式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但可转债灵活的条款设计和转股前较低的资金使用成本受到了一些暂时难以进行增发融资的上市公司青睐——可以通过缩短初始转股期、降低初始转股价、放松向下修正转股价条款、严格赎回条款与回售条件等手段,提高可转债转股的可能性,从而间接地实现股权融资的目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党亚娥
可转换债券是兼有债券、股票、期权三方面特征的混合融资工具,对发行公司融资决策的盈亏影响具有不均衡性。基于经济理性假设,不同类别的企业以及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市场状况以及融资成本,来选择是否采用可转债融资,即我国企业利用可转债融资应理性地抉择。这一点对于推进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乃至资本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可转换债券 再融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梅
按照梅耶斯的"优序融资理论",企业融资顺序应是内部资金优先,债券融资次之,最后才是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则出现了"重股权融资、轻债券融资;重短期债券融资、轻长期债权融资"的现象。股权融资偏好存在诸多负面效应,本文通过分析其成因,提出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及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股权偏好 债券融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卫东 周伟武
本文以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证券市场发生的218个定向增发新股或可转换债券事件为样本,运用标准的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与可转换债券的短期市场绩效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定向增发新股的短期市场绩效显著好于可转换债券。这说明,监管当局在制定相关融资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意愿,为上市公司进行定向增发新股创造一个好的政策环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金泉 曹雪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剑梅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应首先考虑内源融资,其次是负债融资,最后考虑发行股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为什么不同于成熟理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究竟何在?本文通过对2008~2011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从治理结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关键词:
股权融资 治理结构 偏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平 王文婧
上市公司的融资问题,尤其是融资偏好和融资成本问题,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争论的焦点之一。一些上市公司完全违背了国外的"啄食顺序理论",在融资过程中过于偏好股权融资。本文研究配股、增发以及可转换债券的发展历程,挖掘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