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142)
2022(1966)
2021(1951)
2020(1866)
2019(4428)
2018(4573)
2017(10525)
2016(5634)
2015(6725)
2014(6792)
2013(7015)
2012(6702)
2011(5997)
2010(6259)
2009(6305)
2008(6374)
2007(5918)
2006(5532)
2005(5195)
2004(4478)
作者
(16075)
(13339)
(12921)
(12507)
(8358)
(6224)
(6093)
(4957)
(4821)
(4800)
(4268)
(4250)
(4180)
(4071)
(3966)
(3955)
(3944)
(3903)
(3816)
(3791)
(3350)
(3276)
(3139)
(3042)
(3016)
(2978)
(2932)
(2907)
(2586)
(2557)
学科
(24448)
(24202)
经济(24165)
管理(22267)
(21398)
企业(21398)
方法(13517)
(13385)
数学(12440)
数学方法(12416)
(10429)
财务(10427)
财务管理(10407)
企业财务(10053)
(8920)
中国(8541)
(6105)
银行(6103)
(6096)
(5947)
(5742)
体制(5401)
(5367)
贸易(5359)
(5299)
公司(5186)
业经(4619)
(4508)
金融(4508)
(4406)
机构
大学(89539)
学院(88462)
(40239)
经济(39450)
管理(35712)
理学(30326)
理学院(30074)
管理学(29862)
管理学院(29694)
研究(25075)
(24563)
中国(23258)
财经(19094)
(18642)
(17268)
财经大学(14327)
北京(12598)
(12493)
经济学(12490)
(12261)
科学(11747)
经济学院(11452)
中心(11334)
商学(11284)
商学院(11230)
研究所(10498)
(10181)
(10014)
金融(9748)
(9313)
基金
项目(45680)
科学(35862)
研究(35506)
基金(34028)
(27694)
国家(27467)
科学基金(23765)
社会(23075)
社会科(21936)
社会科学(21931)
基金项目(18233)
教育(16713)
(16163)
编号(15169)
资助(15013)
自然(14437)
自然科(14044)
自然科学(14038)
(13821)
自然科学基金(13814)
成果(13503)
(11891)
教育部(10648)
人文(10459)
(10335)
项目编号(9934)
社科(9720)
重点(9702)
课题(9581)
(9431)
期刊
(45709)
经济(45709)
研究(30139)
(20474)
管理(14287)
中国(13822)
(13462)
金融(13462)
财经(10135)
学报(8828)
(8469)
科学(8443)
经济研究(7816)
业经(7536)
(7426)
大学(7315)
问题(6927)
学学(6910)
(6783)
技术(6148)
理论(6091)
教育(6017)
国际(5912)
财会(5792)
会计(5729)
实践(5409)
(5409)
商业(5267)
农业(4866)
经济管理(4713)
共检索到137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凌   孙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饶育蕾  张媛  彭叠峰  
本文借鉴LLSV的掏空模型,模型化推导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隐蔽掏空模式,建立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掏空程度的分段函数关系。以200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对子公司担保的386起事件为样本,并把样本分为过度担保组和适度担保组,运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过度担保样本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而适度担保组的市场反应为正但不显著,由此推测过度担保的上市公司具有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的倾向。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对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国家持股比例的回归系数而言,60%均是其有效的临界点,当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60%时,大股东存在通过上市公司对子公司担保的方式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但回归系数不显著;当持股比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东晓  
啤酒花公司巨额违规担保曝光以后,不仅该公司的股价一泻千里,而且与该公司有担保往来的十余家公司股票价格也相继出现了大幅下挫。担保已成为引发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引起证券市场动荡的不利因素之一。在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单个公司的偿债风险将迅速蔓延至整个“担保圈”,造成“担保圈”中所有公司连锁财务危机。当风险集中释放的时候,不仅会引起股价的大幅下跌,而且担保公司承担的连带清偿责任将给公司带来毁灭性的财务危机,甚至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银行也因为贷款的无法收回而出现大量呆账、坏账,金融市场的风险也将大大积聚。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亚军  冯根福  
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演变特点,实证考察了上市公司担保的行为特征。本文认为,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具有保证担保偏好和连续性特征;上市公司通过担保行为承担了本应由银行承担、最终被银行转嫁的对担保贷款风险进行识别和评判的社会职能;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行为使上市公司和银行之间同时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相互担保行为使上市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霞  
本文首先对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违规对外担保的原因、担保主体特征和后果进行统计分析,据此认为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主要审计目标应定位于完整性、准确性(计价与分摊)和对法律法规的考虑。在此基础上,从现有文献挖掘出高风险对外担保业务审计客户评估的公司治理、财务和制度背景特征,最后针对主要审计目标给出具体的审计程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艳丽  
当前,"债务担保链"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已十分普遍,并不同程度地给上市公司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从"啤酒花事件"我们便可略见一斑。为何"债务担保链"现象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愈演愈烈呢?为了探究其存在的原因及改变其现状的对策,本文通过创建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担保链"现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洁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纠纷的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关联担保的效力及责任承担上,其中如何寻求债权人利益保护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平衡是解决我国证券市场关联担保纠纷的关键环节,也是司法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江波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其财务、经营相对透明,资金实力较强,具有充当担保人的先天条件。然而,近年来上市公司大量对外担保违规现象非常严重,一批上市公司由于恶性担保而陷入绝境甚至退市被相继曝光。违规担保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产生很大负面影响,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大顽症,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利益。2000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年8月证监会与国资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2003年《通知》"),2005年12月证监会又联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邢云川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现己引起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因担保而产生的风险问题也己成为目前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本文在简要阐述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风险及其成因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并从寻求体系优化的角度,提出了规避与防范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的具体策略与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庆华  王小华  
2004年,自德隆系问题暴露后,鸿仪系、托普系、飞天系等问题相继曝光。这些企业系公司无非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占用、挪用上市公司资金,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担保,要求上市公司参股系内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要求上市公司收购名下资产等等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使上市公司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本文主要针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财务风险防范进行研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闫雪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的非正常担保行为的动机和效果。非正常担保是指上市公司超过自身能力范围之外的担保,包括过度担保、违规担保和连续担保。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更高的公司更有可能参与非正常担保。非正常担保带来了显著的负面效果,它导致公司绩效下降、代理成本上升以及公司投资水平降低。本文对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监管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根福  马亚军  姚树洁  
本文描述和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统计特征,并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产生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具有保证担保偏好和连续性特征;上市公司通过担保行为承担了本应由银行承担却最终被银行转嫁的对担保贷款风险进行识别和评判的职能;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行为使上市公司和银行之间同时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相互担保行为使上市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监管层第一次颁布的监管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政策负面影响较大,第二次颁布的政策在金融监管的配合下收效显著。本文还就如何规范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铁铭  
证监会、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对证监会以前发布的一系列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规定作出了修改。该文件与新《公司法》所确立的原则保持一致,也是《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中有关规定的细化,同时适应了近几年来形势的变化。本文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期能为规范上市公司担保行为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风云  阴小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