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61)
- 2023(3195)
- 2022(2957)
- 2021(2871)
- 2020(2726)
- 2019(6420)
- 2018(6534)
- 2017(14506)
- 2016(7640)
- 2015(8705)
- 2014(8682)
- 2013(8857)
- 2012(8396)
- 2011(7408)
- 2010(7738)
- 2009(7733)
- 2008(7929)
- 2007(7345)
- 2006(6764)
- 2005(6327)
- 学科
- 济(34525)
- 经济(34476)
- 业(31923)
- 管理(30535)
- 企(28047)
- 企业(28047)
- 方法(19041)
- 数学(17384)
- 数学方法(17334)
- 财(16850)
- 务(13296)
- 财务(13292)
- 财务管理(13270)
- 企业财务(12865)
- 制(10119)
- 中国(9533)
- 农(7795)
- 银(7197)
- 银行(7195)
- 体(6832)
- 行(6779)
- 贸(6669)
- 贸易(6662)
- 易(6566)
- 业经(6207)
- 体制(6091)
- 融(5990)
- 金融(5990)
- 公司(5357)
- 策(5145)
- 机构
- 大学(120257)
- 学院(118071)
- 济(54954)
- 经济(54012)
- 管理(50634)
- 理学(43761)
- 理学院(43439)
- 管理学(43094)
- 管理学院(42879)
- 研究(33258)
- 财(31201)
- 中国(29391)
- 财经(24776)
- 京(24314)
- 经(22409)
- 财经大学(18616)
- 经济学(16684)
- 北京(16055)
- 所(15984)
- 江(15725)
- 商学(15706)
- 商学院(15622)
- 科学(15501)
- 经济学院(15255)
- 中心(15040)
- 研究所(13593)
- 经济管理(13159)
- 州(13038)
- 融(12633)
- 业大(12544)
- 基金
- 项目(65986)
- 科学(53304)
- 基金(51232)
- 研究(49617)
- 家(42539)
- 国家(42206)
- 科学基金(37453)
- 社会(33263)
- 社会科(31718)
- 社会科学(31709)
- 基金项目(27725)
- 自然(23983)
- 自然科(23454)
- 自然科学(23446)
- 教育(23160)
- 自然科学基金(23081)
- 省(22695)
- 资助(21788)
- 编号(20630)
- 划(19665)
- 成果(17512)
- 部(16860)
- 教育部(15245)
- 人文(15105)
- 项目编号(13795)
- 重点(13767)
- 性(13568)
- 国家社会(13538)
- 制(13392)
- 创(13376)
共检索到177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玲
由于股东和经理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代理成本问题,使得经理有过度投资的倾向,但是原有过度投资的检验方法并未能准确地界定过度投资行为。本文在综合考虑项目投资的期限、投资的行业差异和投资收益情况因素后确定了过度投资行为的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过度投资的识别可以更好地发现存在过度投资的企业,并为进一步研究过度投资的治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过度投资上市公司在负债比例、投资年度的收益以及是否处于战略扩张阶段等方面和其他上市公司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过度投资 代理成本 上市公司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通过建立投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而且近年来有不断加剧的倾向。并且发现,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与自由现金流量水平显著正相关,说明自由现金流充足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发生过度投资行为。
关键词:
过度投资 公司治理 自由现金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晖 高仙 路茵
本文选取2007-2011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结果显示,我国有86%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存在非效率投资的问题,情况比较严重。其中,投资过度占了42%,投资不足则达到了58%。此外还发现,在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因素中,基本面因素是最关键的。股权因素中的股权集中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他因素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改进非效率投资的几点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广 陈建国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2009年度)数据,研究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以及机构投资者是否能有效制约过度投资行为。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机构投资者能有效制约过度投资行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过度投资 机构投资者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昌国
本文从自由现金流量的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并探讨了独立董事、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经理人员股权激励三个治理机制抑制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行为的有效性。研究表明:⑴我国上市公司较大程度地存在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⑵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抑制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的功能较弱;⑶法人控股公司的经理人员股权激励机制抑制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比国有控股公司的相应机制更有效;⑷机构投资者持股机制不仅没有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反而加剧了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
关键词:
资本深化 进入管制 信贷干预 资本市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克慧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投资行为,这种过度投资行为的原因解释均是从代理理论进行的。行为金融学认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也会引发过度投资问题。本文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假说在我国上市公司身上是成立的,即使存在融资约束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也会产生过度投资行为。
关键词:
过度自信 管理者 过度投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润平 李悦 杨英 张文静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出发,以2002~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因素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对它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现有的公司治理机制并不能对这种非效率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也对如何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公司过度投资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艳洁
一、引言国企改革发展中面临很多问题,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多年来,我国对国有企业早先的绩效考核管理相对来说比较松散,利润增长的背后,缺乏系统而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绩效考核容易停留在业绩增幅等表面的数据上。我国央企规模巨大,在央企考核引进经济增加值(EVA)指标之前,对央企管理人员的经营绩效考核主要采用年度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显然不能准确地表现出其在任期内的经营及决策能力和绩效成果。所以,依据央企生产经营特点采取科学设计、综合经营盈利与风险控制的考核指标才是确定央企高管绩效薪酬的最佳方式。央企要抓住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有利时机,需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推进结构调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邬国梅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发生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现状,分析其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以及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且负债对过度投资有约束作用;非国有控股和现金股利能制约过度投资行为,但影响有限;经理持股与独立董事对过度投资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增量融资与投资显著正相关,且其影响最为显著。因此,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完善资本市场,使其能起到合理配置资源的功效。
关键词:
过度投资 治理机制 上市公司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覃家琦
本文尝试引进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来度量公司过度投资水平,并以2006~200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战略委员会的设立及特征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样本公司存在明显的过度投资行为;设立战略委员会的样本公司其过度投资水平显著更高;战略委员会的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平均任期、董事长是否担任战略委员会负责人这四个因素与过度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平均学历、平均年龄则与过度投资水平显著负相关;战略委员会不存在内生性问题,样本公司设立战略委员会更多的是迎合监管部门的要求。
关键词:
战略委员会 过度投资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霞 韩朋辉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问题,结合外部治理环境中的金融发展现状,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金融发展与过度投资二者的关系。研究表明:整体上金融发展未能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但是对于中央国有与地方国有上市企业而言,金融发展能够抑制其过度投资行为;而对于民营企业,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剧了过度投资程度;相对而言,外资企业虽然也受到金融发展水平的抑制影响,但结果并不显著。研究此两者之间关系的意义在于丰富了金融发展与过度投资关系的文献,同时区分了不同类型企业金融发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信息不对称 过度投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卿
本文通过构建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融资性负债能否约束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以及金融发展能否影响企业融投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融资性负债和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呈显著负相关,但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是由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带来,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融资性负债反而带来了更加严重的代理问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融资性负债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越明显,金融发展水平的这种影响,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更为明显。此外,本项研究还发现,不同期限的负债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霞 韩朋辉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问题,结合外部治理环境中的金融发展现状,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金融发展与过度投资二者的关系。研究表明:整体上金融发展未能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但是对于中央国有与地方国有上市企业而言,金融发展能够抑制其过度投资行为;而对于民营企业,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剧了过度投资程度;相对而言,外资企业虽然也受到金融发展水平的抑制影响,但结果并不显著。研究此两者之间关系的意义在于丰富了金融发展与过度投资关系的文献,同时区分了不同类型企业金融发展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理解金融发展对不同经济实体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信息不对称 过度投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唐雪松 周晓苏 马如静
经理的机会主义引发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西方学者通过考察投资现金流相关性研究企业过度投资问题并找到相应经验证据。利用上市公司(2000—2002)数据研究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以及相关制约机制是否有效,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2)现金股利、举借债务是过度投资行为的有效制约机制;(3)公司治理机制在制约过度投资行为中基本有效,但是,独立董事并未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飞 王开科
中小板上市公司在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问题上与主板公司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两种效应影响下的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究竟是投资不足还是投资过度?本文在有效控制企业最优投资水平的前提下,运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第一,融资约束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投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且其影响效应大于代理成本,两者净效应整体上表现出投资不足的特征。第二,分位分析进一步发现,大多数中小板上市公司存在投资不足的情况,但也有小部分公司会过度投资。第三,融资约束效应、代理成本效应以及两者净效应在年度与地区层面具有异质性特征。其中,年度差异方面,2010年、2011年两年的融资难问题已略有缓解,但仍有进一步的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