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4)
- 2023(10569)
- 2022(9482)
- 2021(9234)
- 2020(7889)
- 2019(18429)
- 2018(18550)
- 2017(36889)
- 2016(20112)
- 2015(22869)
- 2014(23071)
- 2013(23164)
- 2012(21327)
- 2011(18803)
- 2010(19014)
- 2009(17509)
- 2008(17524)
- 2007(15203)
- 2006(13511)
- 2005(11929)
- 学科
- 济(76418)
- 经济(76324)
- 管理(66093)
- 业(62720)
- 企(54007)
- 企业(54007)
- 方法(38266)
- 财(36292)
- 数学(33414)
- 数学方法(33120)
- 中国(22531)
- 务(20836)
- 财务(20778)
- 财务管理(20720)
- 农(20151)
- 企业财务(19795)
- 制(18458)
- 业经(16589)
- 学(15413)
- 地方(15131)
- 贸(14122)
- 贸易(14113)
- 易(13756)
- 财政(13674)
- 银(13214)
- 银行(13180)
- 体(12860)
- 农业(12786)
- 和(12784)
- 理论(12759)
- 机构
- 大学(285959)
- 学院(283759)
- 管理(116514)
- 济(112241)
- 经济(109747)
- 理学(100986)
- 理学院(99968)
- 管理学(98536)
- 管理学院(98025)
- 研究(89076)
- 中国(68764)
- 财(63300)
- 京(60791)
- 科学(54197)
- 财经(47103)
- 所(44698)
- 经(42618)
- 江(39993)
- 研究所(39833)
- 中心(39721)
- 业大(39360)
- 农(39195)
- 北京(39037)
- 范(35232)
- 财经大学(34959)
- 师范(34937)
- 州(32950)
- 经济学(32905)
- 院(32303)
- 商学(31359)
- 基金
- 项目(186772)
- 科学(145863)
- 研究(138976)
- 基金(135293)
- 家(115898)
- 国家(114924)
- 科学基金(99131)
- 社会(85815)
- 社会科(81313)
- 社会科学(81291)
- 基金项目(73064)
- 省(71808)
- 自然(64630)
- 教育(63345)
- 自然科(63052)
- 自然科学(63036)
- 自然科学基金(61894)
- 划(60246)
- 编号(58168)
- 资助(56409)
- 成果(47954)
- 部(41953)
- 重点(40736)
- 课题(38566)
- 创(38436)
- 发(38288)
- 项目编号(36910)
- 教育部(36251)
- 科研(35886)
- 创新(35749)
- 期刊
- 济(123257)
- 经济(123257)
- 研究(88854)
- 财(53061)
- 中国(49591)
- 管理(42648)
- 学报(41446)
- 科学(37574)
- 农(34583)
- 大学(31550)
- 学学(29666)
- 教育(28224)
- 融(25411)
- 金融(25411)
- 农业(24325)
- 财经(23034)
- 技术(22890)
- 经济研究(20000)
- 业经(19960)
- 经(19302)
- 问题(16474)
- 理论(15816)
- 图书(14714)
- 财会(14593)
- 实践(14543)
- 践(14543)
- 会计(14253)
- 技术经济(13657)
- 现代(13295)
- 商业(12873)
共检索到417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邵志高 邱玉莲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以增发新股为目的的财务舞弊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大股东不仅是舞弊收益的获得者,而且还是舞弊通道的制造者,而大股东的存在又是股票流通性不够的结果。因此,非流通股的存在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
财务舞弊 增发新股 财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娄权
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规模较小和财务状况恶化的企业容易在财务报告中舞弊;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高科技行业和受保护行业的企业容易舞弊财务报告。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慧璇 朱君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大顽疾,其长期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选择2000~2011年因财务报告舞弊被处罚的主板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122家,共计237个统计样本,从行业特征、舞弊类型、舞弊并发性和持续性方面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进行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在行业分布上多集中于制造业,在舞弊类型上以推迟披露为主并具有并发性,在舞弊时间上具有持续性。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报告舞弊 资本市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桂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卫华 翟晓风 谭皓威
研究目标: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并应用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和预测。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预测模型Xscore,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进行预测。研究发现:Xscore模型能够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率,在准确率、召回率、AUC指标、KS值、PSI稳定性等方面均优于Fscore模型和Cscore模型,更适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预测。研究创新:基于2000~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集为观测样本,通过Benford定律、LOF局部异常法、IF无监督学习法,解决了机器学习应用于财务舞弊识别研究时普遍面临的灰色样本问题,甄选兼具领域特性和统计特征的特征变量;首次将XGBoost集成学习方法应用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预测分析中,有效提高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准确率。研究价值:本文将XGBoost集成学习方法引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领域,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在会计学中的研究与应用,为促进上市公司披露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和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静 李俊林 唐少清
对海量数据价值的挖掘趋势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数据时代,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财务舞弊疑点发现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课题。选取2016—2020年我国深沪两市A股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表征财务报表舞弊的关键指标作为检测变量,分别基于跨年数据和年度数据进行异常检测,从中挖掘出存在异常值的离群点上市公司,进而结合违规处罚信息对其进行疑点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跨年数据样本量更大,模型学习更充分,异常检测的效果优于小样本的年度数据;分析导致异常的原因发现,离群点上市公司表现出资产负债率较高、总资产净利率偏低的特点,为识别可能的财务报表舞弊疑点提供了线索。本研究有助于科学界定重点监管的范围,精准锁定舞弊疑点对象,从而为监管部门甄别财务报表舞弊提供决策支持,对于构建现代化监管执法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方明 徐升 徐荣华
文章选取1998年至2006年40家因财务舞弊而受到监管部门处罚或调查的上市公司和40家对应的非财务舞弊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个财务指标和内部治理结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对舞弊样本和非舞弊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检验,并构建Logistic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经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和存货周转率等变量显著性水平较高,对财务舞弊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舞弊 治理结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娟娟 陈志阳
本文应用前景理论,从价值函数与权重函数两个方面分析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2007—2013年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风险偏好使行为人的风险倾向发生改变,面临退市危险的会计主体出于保牌的需求具有更高的舞弊倾向。此外,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为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国辉 张金松
笔者从不同角度对产生财务舞弊的原因进行研究,提出治理财务舞弊的有效途径在当前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必要,并借助于经济学最近三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博弈论工具,以这个新的视角构建了上市公司与政府监管的博弈模型和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的博弈模型;同时辅以案例作为支持,分析了产生财务舞弊的原因且提出治理财务舞弊的有效途径,即加大对舞弊公司和合谋注册会计师的惩处力度,并加大政府监管的概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银亮
自资本市场诞生之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便频频发生,财务造假已经成为了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为此,开展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危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问题,文章在全面了解财务报表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了财务报表舞弊的动机,并分析了几点风险要素,最终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报表 舞弊危害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叶淑林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其治理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依据国外有关财务舞弊动因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防范治理对策。本文认为,造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会计信息不对称、公司治理结构失效等内部动因,也有会计准则存在缺陷、审计独立性缺失等外部动因。为此,本文建议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外部审计独立性、推行法务会计、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改进反舞弊审计机制等途径来治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舞弊 治理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卓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需求,经常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文章从上市公司自身利益、高管个人利益以及政府干预等五个方面,对财务舞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虚构收入、虚增利润为例,简要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惯用手段;从总体应对、识别技术以及重点审计项目三个方面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审计路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饶斌
通过对2007年因披露虚假会计信息被证监会或财政部处罚过的37家上市公司,及其与之资产规模相同或相近的40家良好的公司为对照组实证研究,从GONE理论全面考察影响财务报告舞弊的需要、机会、暴露、贪婪因素。研究发现,财务危机、避免T处理或退市是其主要压力,股权集中度较高、内部控制失效、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小、惩罚的性质不严厉等因素为财务报告舞弊提供了机会。对此,必须从GONE理论的四个因素角度完善治理我国会计舞弊的措施。
关键词:
财务报告舞弊 GONE理论 需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洪荭 胡华夏 郭春飞
本文基于GONE理论,剖析了财务报告舞弊诱因的影响机理和舞弊行为的决策权衡机理,并选取2006~2009年因财务舞弊受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贪婪、机会、需要和暴露四因素与财务报告舞弊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因素以后,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和剩余索取权引发的个体贪婪程度越高,治理结构不完善制造的舞弊机会越多,增发配股引发的组织需要程度越高,舞弊的可能性越大;审计意见类型和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代表的发现机制越完善,暴露的可能性越大,舞弊的可能性越小。
关键词:
GONE 理论 财务报告舞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新建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方式主要有:利用关联关系和资产重组、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洗大澡和潜亏挂账、掩饰交易或事实、地方政府的过度扶持、伪造编造原始凭证;对如何治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笔者从上市公司内部管理,监督机制和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财务舞弊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