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2)
- 2023(14517)
- 2022(12265)
- 2021(11620)
- 2020(9977)
- 2019(22390)
- 2018(22003)
- 2017(42674)
- 2016(22897)
- 2015(25654)
- 2014(25466)
- 2013(24857)
- 2012(22434)
- 2011(19520)
- 2010(19443)
- 2009(17743)
- 2008(17474)
- 2007(15140)
- 2006(12904)
- 2005(11011)
- 学科
- 济(84639)
- 经济(84536)
- 管理(76762)
- 业(73419)
- 企(62214)
- 企业(62214)
- 方法(43291)
- 财(39782)
- 数学(38615)
- 数学方法(38200)
- 中国(24917)
- 农(24272)
- 务(23326)
- 财务(23281)
- 财务管理(23212)
- 企业财务(22112)
- 制(20329)
- 业经(19263)
- 贸(17842)
- 贸易(17832)
- 易(17466)
- 农业(15389)
- 银(15106)
- 银行(15067)
- 地方(14515)
- 学(14505)
- 行(14143)
- 财政(14101)
- 体(14056)
- 技术(14033)
- 机构
- 学院(315577)
- 大学(312714)
- 济(128557)
- 管理(126526)
- 经济(126119)
- 理学(110375)
- 理学院(109326)
- 管理学(107651)
- 管理学院(107073)
- 研究(93605)
- 中国(73810)
- 财(70267)
- 京(62977)
- 科学(56268)
- 财经(52982)
- 农(48602)
- 经(48179)
- 业大(46205)
- 所(45370)
- 江(45336)
- 中心(44848)
- 研究所(40476)
- 经济学(39671)
- 财经大学(39480)
- 北京(38630)
- 农业(38415)
- 范(36758)
- 经济学院(36287)
- 师范(36263)
- 州(35971)
- 基金
- 项目(212822)
- 科学(168089)
- 基金(156541)
- 研究(153828)
- 家(136381)
- 国家(135226)
- 科学基金(117497)
- 社会(99359)
- 社会科(94390)
- 社会科学(94366)
- 基金项目(83427)
- 省(83084)
- 自然(77017)
- 自然科(75295)
- 自然科学(75272)
- 自然科学基金(73945)
- 教育(71885)
- 划(69706)
- 资助(63443)
- 编号(61991)
- 成果(48606)
- 部(47605)
- 重点(47569)
- 创(45183)
- 发(44320)
- 创新(42244)
- 科研(41818)
- 教育部(41491)
- 国家社会(41440)
- 课题(41196)
- 期刊
- 济(133055)
- 经济(133055)
- 研究(89145)
- 财(60693)
- 中国(54740)
- 学报(47776)
- 管理(45860)
- 科学(42349)
- 农(42002)
- 大学(36881)
- 学学(35190)
- 融(28335)
- 金融(28335)
- 农业(28175)
- 教育(27827)
- 技术(27148)
- 财经(26097)
- 业经(23607)
- 经济研究(22703)
- 经(22233)
- 问题(18236)
- 财会(17671)
- 商业(15775)
- 会计(15566)
- 贸(15393)
- 版(15239)
- 理论(15054)
- 技术经济(14530)
- 业(14512)
- 统计(13927)
共检索到450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晓燕 陈婷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投资者与管理者信息不对称、公司内部治理失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不强等造成的。怎样高效的去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了我国上市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而此时,区块链因其"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公开透明、不可更改等特性脱颖而出,区块链的这些功能与攻克财务造假难题所需要的一些技术不谋而合,所以区块链的诞生势必会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状,进一步研究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区块链技术所独有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其对解决财务造假问题能够产生的积极影响,提出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解决财务造假问题的建议,以期为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提供部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解决做一些贡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莉莉 闫丽艳 李天玺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事关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数字技术,特别是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改善财务信息质量提供了新视角。由此,本文构建了技术模块与应用模块相结合的基本架构,探索区块链技术下的财务信息质量提升路径,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财务信息处理、财务结算以及信息披露等流程中,从技术层面上探求财务信息质量的提升。通过模拟案例对技术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货物销售的角度描述技术路径的应用场景,文章以期为提升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恩志
上市公司绿大地欺诈上市、万福生科2012年半年报财务造假。文章基于上述案例分析对比国内外财务造假处罚结果,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机及监管者监管效率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监管者唯有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从重处罚财务造假行为、提高监管效率,从严监管中介机构,建立集体诉讼证券民事赔偿制度,才能从源头和结果上真正减少财务造假案件的发生。
关键词:
财务造假 博弈分析 中介结构 集体诉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键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外部市场约束、内部结构制衡及公司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权责失衡,公司的"内部人控制"已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这使得财务治理结构理论的形成和不断完善,迅速成为财务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阚兴伟 张柯贤 尤嘉
规范创业板资本市场,提高创业板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对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促进创业板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创业板企业财务造假原因及手段入手,通过对创业板企业的重大审计风险进行分析,就审计控制对策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财务造假 审计风险 控制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万晓兰 周兵 任政亮
本文利用深沪主板市场2011年-2013年的财务报告重述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了我国深沪主板市场财务报告重述数量、类型以及涉及内容,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重述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上市公司 财务报告重述 财务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荣艳 李明彩
我国证券市场从成立至今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屡见不鲜,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投资者无法获取上市公司的真实信息,广大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财务报告作为联系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的纽带,是利益相关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报告舞弊直接影响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决策判断,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有效的防范和监督财务报告的舞弊性,能维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使我国证券市场能健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项继云
上世纪90年代国内股市成立以来,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实用的管理制度,国内的股市发展跌宕起伏,最初的一批上市公司已经在一波波的"暴风雨"之后,所剩不多。为了更好地适应股市的发展特点,在"激流"中屹立不倒,就需要明确风险防范意识,并制定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在企业进行社会再生产的整个过程当中,受到诸多未知以及无法有效控制的因素影响,造成企业的财务结果预期和实际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叶华
本文以因财务造假而被证监会、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开批评或公开处罚的74家上市公司以及86家财务信息披露正常的企业为研究对象,选择1998至2005年的五大类26项指标,应用相关性分析和Mann-whitney U检验,通过确定效应变截距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造假企业与正常企业在23项指标上有显著差异,有9项指标对模型有强的解释力,并且两类企业所属的模型在截距项上有明显的区别。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姚祎
本文从会计信息应用的角度出发,探讨区块链技术3.0在构建企业财务云计算服务中心和财务外包等模式下的创新财务共享体系。在财务云计算服务中心模式下,可以重构数据传输通道,再造会计信息共享监督,重塑会计职业职能,打通成本资源限制;在财务外包模式下,可以架构客户信息平台,实现透明核算与监督,有利税务等机关交互监控,实现资金金融平台共接,从而打造全新的财务共享体系。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财务共享服务 区块链技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相钦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处罚结果、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投资者维权保护等问题的比较,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监管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造假 披露 监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世忠
本文首先通过“五维度”模型分析和介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新动态,其次指出第三方配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注册会计师发生审计失败的重要原因,最后针对财务舞弊新特征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舞弊 财务造假 热点问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世忠
本文从经济周期下行、治理机制失效、成本收益失衡、准则导向偏差、委托制度僵化、审计范围受限、规模扩张过快、查弊防弊不力等八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深层次原因,并从标本兼治的角度,提出修改量刑标准、加大经济处罚、完善公司治理、平衡准则导向、改革委托制度、扩大审计权限、淡化规模标准、强化舞弊识别等八项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造假 舞弊识别 审计失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邱勇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不断被披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一些学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利润操纵等问题做了分析,认为:(1)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与“政府提供隐性担保”有关,上市公司根据既定信息与监管部门进行动态博弈,博弈的结果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普遍的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2)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根本在于我国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的失衡,在程序理性上出了问题。(3)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在于激励不足和会计控制不强。从大量评述性讨论来看,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解释主要是“造假成本低”。表现在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监管方式、方法不当的监管非效率制度下,造假成本低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钱苹 罗玫
本文以1994-2011年沪深两市财务造假上市公司为观察样本,首次全面综合地检验了国内外研究中表征财务造假和盈余质量问题的特征指标和西方资本市场常用的财务造假预测模型中的变量,建立了适合中国市场的更为可靠并且实用性强的财务造假预测模型。通过筛选检验大量的变量,本文发现其他应收款、是否亏损、经营应计项、现金销售率、股票换手率波动率、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是否再融资和股市周期是鉴别中国上市公司造假的关键变量,用这些指标建立的综合模型不仅具有简单易懂的实用性,而且在辨别国内造假公司的能力方面显著优于西方常用的Mscore和Fscore模型。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资本市场投资者、分析师、审计师和相...
关键词:
财务造假 预测模型 阀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