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1)
2023(7212)
2022(6295)
2021(6211)
2020(5417)
2019(12369)
2018(12361)
2017(25681)
2016(14130)
2015(16351)
2014(16575)
2013(16469)
2012(15626)
2011(13766)
2010(14368)
2009(13904)
2008(14538)
2007(13179)
2006(12280)
2005(11568)
作者
(39671)
(32611)
(32502)
(31569)
(21068)
(15403)
(15164)
(12447)
(12377)
(12307)
(10894)
(10729)
(10680)
(10439)
(10365)
(9900)
(9766)
(9577)
(9557)
(9492)
(8406)
(8036)
(7893)
(7513)
(7425)
(7401)
(7388)
(7385)
(6613)
(6520)
学科
管理(54043)
(51851)
经济(51772)
(51211)
(44047)
企业(44047)
(36149)
方法(22516)
(20868)
财务(20837)
财务管理(20779)
企业财务(19922)
数学(19665)
数学方法(19374)
(18303)
中国(18296)
(16488)
财政(13852)
(12372)
银行(12367)
业经(12076)
(11851)
(11811)
(11606)
(11241)
(11166)
(11012)
贸易(11004)
(10789)
税收(10514)
机构
学院(203102)
大学(202588)
(85252)
经济(83226)
管理(80081)
理学(66449)
理学院(65846)
研究(65662)
管理学(65062)
管理学院(64658)
中国(56613)
(56220)
(42889)
财经(39234)
科学(35246)
(35179)
(34050)
(32558)
中心(31107)
研究所(29022)
北京(28539)
财经大学(28454)
(26626)
(26290)
经济学(25056)
(24646)
师范(24478)
(22873)
业大(22756)
经济学院(22580)
基金
项目(112779)
研究(88685)
科学(87997)
基金(80760)
(67414)
国家(66788)
科学基金(57344)
社会(54752)
社会科(51863)
社会科学(51848)
(42696)
基金项目(41439)
教育(40818)
编号(39022)
成果(35922)
(35895)
资助(35348)
自然(35019)
自然科(34149)
自然科学(34140)
自然科学基金(33564)
(26353)
课题(25898)
项目编号(25486)
(25051)
重点(24550)
(23178)
教育部(23054)
人文(22754)
(22340)
期刊
(102683)
经济(102683)
研究(70749)
(50929)
中国(41248)
管理(30407)
(28349)
金融(28349)
学报(24348)
(24253)
科学(21485)
教育(20635)
财经(20357)
大学(18651)
(17214)
学学(17024)
经济研究(16836)
业经(16521)
农业(15877)
技术(15622)
财会(13901)
会计(13898)
问题(13837)
图书(13375)
(13142)
理论(12763)
(11779)
国际(11613)
实践(11452)
(11452)
共检索到337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潘琰  王瑶  
我国于1990年底、1991年初在沪、深两地建立证交所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财务信息披露的法规,形成了我国证券市场规范财务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但我们也应看到,在我国证券市场财务信息披露逐步走向规范化的同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拟对此揭示与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一、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1.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有些公司出于某种目的,在报告会计信息时,有意夸大或缩小客观事实,甚至捏造会计账表,虚构利润;还有一些新上市公司为了提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玲  王亚星  马家庆  
文章在总结我国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分析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未建立披露预测性信息的会计准则和完善的民事责任制度。因此,对构建一套完善的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建立规范的预测性信息列报披露准则、建立财务预测的更正更新制度以及以安全港规则为核心的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民事责任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秦冬梅  
上市公司有动力向资本市场提供财务预测信息,尽管披露财务预测信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信息公开程度越来越高的资本市场上,在更广泛的程度上披露财务预测信息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然而,现阶段我国关于上市公司披露财务预测信息的制度规范比较零散,缺乏统一的规定,有关部门应健全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煦涵  
我国上市公司应披露的财务预测信息主要包括前瞻性信息、盈利预测、业绩预告和风险因素四大类。目前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的披露尚存在许多问题,突出地表现为:编制与披露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完善,财务预测信息有效供给严重不足,财务预测信息披露不及时,没有建立类似美国的"安全港规则",没有形成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竞争机制,从而影响了财务预测信息的决策有效性。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凯  
国外证券市场上财务信息的自愿性披露在改善投资者关系、加强沟通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本文借助于国外已有成果对自愿性披露的动机、途径、内容、管制、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建国  
随着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我国的一些上市股份公司在财务信息公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作者针对这一情况,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公开披露的动因、要求及内容作了系统的探讨,并建议我国应尽快完善证券市场管理体制,强化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公开披露行为的监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宇鹏  赵丽生  
从一些典型案例入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预测性财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我国现行预测性财务信息披露的规则,从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和投资者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披露,真实反映公司的未来前景提供保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丽琴  
传统的财务信息披露理论强调,虚假披露财务信息必须受到严厉的惩罚,主张用"严制惩恶人",以促使上市公司依法、公正、诚实地进行披露,但在实践中,惩罚式的信息披露制度并没有达到设计者的预期目标,财务信息虚假披露事件仍然层出不穷。创新财务信息披露的制度模式,转变传统的财务信息监管思维,引入激励型的治理理念,实行激励式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合理配置激励利益,有助于引导上市公司主动依法披露财务信息,激励中介机构尽职审计财务信息,从而保障和提升财务信息的质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满军  
(一)我国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1.披露主体存在问题,缺乏相关分部信息。一些上市公司存在多种经营和跨地区经营的情况,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却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披露其他相关分部的信息,也未说明无分部的原因;有些上市公司尽管在收入附注中对收入进行了分部说明,但是未形成单独的分部报告,也未披露分部的确定依据、会计政策等具体信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斌  
:近年来,我国无形资产发展迅速,但从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情况看,许多公司在资产负债上无形资产项目是空白,即使有数字,大多反映的是土地使用权。因此,当前上市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信息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谢建  邵芬芬  孙素侠  
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关于社会责任理念和履行情况的主要桥梁,其披露现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从横向视角以及数量和质量角度全面立体地揭示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现状,发现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数量较少,而且各行业的披露质量较为均衡但普遍偏低;其中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对较好的是对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对职工权益保护的信息披露;东、中、西部地区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数量呈阶梯式下降趋势,但披露质量并无明显差距。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郝晓雁  赵俊帅  
近几年,由于农业上市公司在激励约束和监督方面缺乏有效的机制而导致经营者作假舞弊,进而危及公司治理和证券市场,让人触目惊心。分析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措施,对提高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叶华  
本文以因财务造假而被证监会、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开批评或公开处罚的74家上市公司以及86家财务信息披露正常的企业为研究对象,选择1998至2005年的五大类26项指标,应用相关性分析和Mann-whitney U检验,通过确定效应变截距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造假企业与正常企业在23项指标上有显著差异,有9项指标对模型有强的解释力,并且两类企业所属的模型在截距项上有明显的区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