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6)
2023(10727)
2022(9179)
2021(8590)
2020(7422)
2019(17450)
2018(17310)
2017(34623)
2016(18930)
2015(21573)
2014(21965)
2013(21902)
2012(20539)
2011(18583)
2010(19239)
2009(18515)
2008(18070)
2007(16747)
2006(14746)
2005(13611)
作者
(55147)
(45773)
(45463)
(43664)
(29027)
(22019)
(21188)
(17710)
(17146)
(16601)
(15318)
(15315)
(14570)
(14403)
(14397)
(14265)
(14060)
(13551)
(13384)
(13195)
(11519)
(11236)
(11190)
(10430)
(10350)
(10333)
(10293)
(10246)
(9319)
(9144)
学科
(78125)
经济(78040)
(58172)
管理(56229)
(48472)
企业(48472)
方法(37083)
数学(33184)
数学方法(32866)
中国(28187)
(28161)
(28040)
金融(28038)
(27171)
银行(27139)
(26126)
(22275)
(21846)
(19886)
财务(19836)
财务管理(19785)
企业财务(18897)
业经(16892)
地方(16372)
(15862)
贸易(15847)
(15462)
(14353)
(14310)
农业(14199)
机构
学院(275269)
大学(273771)
(115662)
经济(113066)
管理(102452)
研究(88496)
理学(86668)
理学院(85755)
管理学(84429)
管理学院(83918)
中国(76857)
(59969)
(57456)
科学(51605)
财经(46917)
(45468)
(44121)
中心(43375)
(42515)
(42287)
研究所(40394)
业大(37767)
北京(37058)
经济学(36690)
(34937)
财经大学(34722)
农业(34689)
经济学院(33471)
(33467)
师范(33094)
基金
项目(166316)
科学(128687)
研究(123832)
基金(118606)
(101467)
国家(100578)
科学基金(85425)
社会(76642)
社会科(72752)
社会科学(72728)
(65781)
基金项目(62534)
教育(57776)
(54599)
自然(53828)
自然科(52487)
自然科学(52472)
编号(52466)
自然科学基金(51561)
资助(50666)
成果(44025)
重点(37681)
(37648)
(36193)
课题(35787)
(34472)
(33029)
教育部(32410)
创新(32306)
科研(32206)
期刊
(129637)
经济(129637)
研究(84969)
中国(53140)
(49629)
(43537)
金融(43537)
学报(39916)
(39571)
管理(37057)
科学(35068)
大学(30307)
学学(28537)
教育(27062)
农业(25150)
技术(24094)
财经(24034)
业经(21384)
经济研究(21155)
(20522)
问题(17806)
理论(15338)
(15273)
财会(14260)
技术经济(14027)
商业(13895)
实践(13810)
(13810)
国际(13230)
统计(13157)
共检索到424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素芬  李蕾红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现状与优序融资理论相冲突,严重影响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与经营绩效的提高,特色融资结构的形成源于历史、政策与制度的不健全,改变现状需要纠正股权融资偏好,拓宽债权融资渠道,并保持合理的负债率,才能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本配置中的基础性功能,有效率地积聚资本、分配资本和使用资本,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不断提高资本效率,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跃  阎薇  
融资是资本运作活动的重要部分,融资方式根本决定上市公司的融资性质。了解企业融资结构的特征,使各种资金来源和资本配比保持合理的比例,优化资本结构,既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经营绩效的必要条件,也是财务战略管理的核心。一、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特征(一)外源融资比例高,内源融资比例低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是按照资金来源的途径对上市公司融资进行的划分。一般而言,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农  才劲涛  
企业的融资结构是财务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所得税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则是引起各国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但其研究结论不一。通过实证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企业所得税率和考虑税竭耗的非债务税蔽(解释变量),可解释所得税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变量(被解释变量)的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晓霞  
我国股票市场设立10多年以来,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资金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出现了偏好股权融资,忽视债务融资的现象。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较低,债券市场不发达等,其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而形成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会对其经营管理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耿建新  刘文鹏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已是不争的事实 ,配股和增发新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的主要方式。配股和增发新股能够直接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动 ,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祖平  陈映森  
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冲动心理越来越强,融资数量也越来越大。然而,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外企业纷纷注重内源融资和把债务融资作为外源融资首选之时,我国的上市公司却表现出对股权再融资的极度偏好。但股权再融资的扩张并没有带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同步增长。文章从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资绩效的角度,阐述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现状及原因,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戈  孙守用  
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通常有利用股权方式融资和利用债务融资两种。本文针对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频频遭到投资者抵制 ,举步维艰的现象 ,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宇伟  
我国上市公司与西方成熟市场上市公司相比较,存在着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但这并不是因为股权融资是一种低成本的融资方式,相反,发行市场的高折价发行使上市公司承担了很高的机会成本。低效的公司治理才是形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满文  
并购融资制度对并购效率起着核心作用,随着资本市场并购浪潮的到来,并购市场日益呼唤健全的并购融资制度。本文具体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制度存在的缺陷,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并购融资制度的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冷薇薇  陈向明  
并购作为产业整合的重要手段,其对改变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则是合资、新建、联盟、剥离、分立等其他方式所不能及的。但是产业整合需要巨额资本,资本从何而来?这就涉及到并购融资问题。我们都知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郝洁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成熟,公司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上市公司的融资普遍存在较大问题,由于受到融资政策的限制,它们并不具备股权融资偏好,也不具有最优资本结构(张军等,2005),主要表现为融资的盲目性,称之为"圈钱偏好",其行为特征表现为过度融资(本文所指过度融资均指的是股权融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吕宏程  
上市公司"融资饥渴症"的表现以及后果 所谓"融资饥渴症",是指上市公司因不符合融资条件丽通过利润操纵的手段获得融资资格进行融资;或没有必要融资的公司,不考虑成本收益因素而执意融资,导致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难以充分发挥,造成资源极度浪费的种种表现。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不断增强,融资渠道不断拓宽,直接融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谢晓芳  
笔者认为,融资结构是影响公司治理结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融资结构。而融资结构不完善正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低绩效的根本原因之一。本文从融资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吕曼曼  叶英华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铁路企业未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其董事会、监事会等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同时本文强调公司治理文化的重要性,两者应该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公司治理的发展,以利于我国铁路投融资发展的良性循环。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卫华  
企业融资理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宗旨,这也是西方融资结构理论的立论根据。而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本结构导致真正的股东对公司失去控制。本文通过对国家股、法人股和中小股股东目标的分析发现,其股东目标的具体体现都不是公司价值最大化,这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与西方融资结构理论相悖。股权融资偏好是内部控制人自身成本收益分析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通过股权改革形成真正的产权主体,激活资本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经理人优胜劣汰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转实现对经理人的激励。当公司价值最大化成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共同目标时,企业的融资行为必然回归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