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6)
2023(10970)
2022(9891)
2021(9635)
2020(8212)
2019(19264)
2018(19372)
2017(38799)
2016(21168)
2015(24125)
2014(24265)
2013(24181)
2012(22296)
2011(20073)
2010(20338)
2009(18941)
2008(18956)
2007(16713)
2006(15061)
2005(13650)
作者
(61549)
(50436)
(50246)
(47802)
(32342)
(24176)
(22926)
(19718)
(19053)
(18272)
(17267)
(16793)
(15934)
(15925)
(15478)
(15475)
(15071)
(15021)
(14558)
(14522)
(12525)
(12520)
(12152)
(11506)
(11347)
(11268)
(11265)
(11220)
(10162)
(9855)
学科
(82741)
经济(82623)
管理(67981)
(66047)
(57024)
企业(57024)
方法(40434)
数学(35164)
数学方法(34754)
(27597)
中国(22621)
(21801)
(19565)
财务(19499)
财务管理(19467)
(19349)
企业财务(18626)
业经(18195)
(16761)
(15204)
贸易(15194)
地方(14866)
(14794)
农业(14106)
(14012)
银行(13975)
(13585)
理论(13383)
(13190)
技术(13123)
机构
大学(307999)
学院(305082)
管理(124734)
(119996)
经济(117135)
理学(107333)
理学院(106203)
管理学(104579)
管理学院(104015)
研究(97186)
中国(75438)
(66560)
(60666)
科学(58557)
(48904)
财经(48184)
中心(43947)
(43927)
(43720)
(43573)
研究所(43539)
北京(43115)
业大(42710)
(38989)
师范(38688)
(36500)
财经大学(35914)
(35354)
经济学(34539)
农业(34007)
基金
项目(197409)
科学(154729)
研究(146515)
基金(143230)
(122802)
国家(121755)
科学基金(105114)
社会(90203)
社会科(85441)
社会科学(85417)
基金项目(77014)
(75719)
自然(69239)
自然科(67563)
自然科学(67547)
教育(67306)
自然科学基金(66338)
(64214)
编号(61528)
资助(60083)
成果(50966)
(44339)
重点(43025)
课题(41000)
(40380)
(40327)
项目编号(38658)
教育部(38260)
科研(37733)
人文(37694)
期刊
(134761)
经济(134761)
研究(95041)
中国(54099)
(47895)
管理(47021)
学报(44342)
科学(41134)
(39606)
大学(33799)
教育(32591)
学学(31588)
(30003)
金融(30003)
农业(27379)
技术(25061)
财经(23750)
业经(22392)
经济研究(20496)
(19957)
问题(18523)
理论(17149)
图书(16661)
实践(15683)
(15683)
技术经济(14804)
现代(14675)
(14103)
财会(13871)
科技(13785)
共检索到453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治理  肖星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发布股权激励方案摘要的A股上市公司公告日前后的市场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股票期权为标的物的上市公司在公告日前累积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其股票估值水平也显著低于同行业企业,而以限制性股票为标的物的上市公司在公告日前累积超额收益率则显著为正,并且相对股票期权公司和同行业公司都具有显著更高的股票估值水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以股票期权为标的物的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存在择时机会主义行为,它们倾向于在公司股价较低时推出激励计划,以增加管理层利益。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吕长江  严明珠  郑慧莲  许静静  
本文研究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计划的原因。本文发现,中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方案有其特有的制度背景和公司动机。这些动机之间彼此具有相互作用,且公司治理的影响更为重要。与国外相类似,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是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动机;不完善的治理结构、严重的代理问题也会使公司有动机选择股权激励,但是,部分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动机是出于福利的目的,股权激励没有作为代理成本的替代却成为代理成本的结果。同时,处于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公司越有动机选择股权激励。本文的贡献在于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对公司为什么选择股权激励进行研究,并发现了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内在动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爱玲  汪美林  
损害激励对象的经济利益、打击激励对象工作积极性、增加企业监督成本,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作废或取消的原因主要有:行权条件单一、行权价格固定、高管离职、盈余管理。为使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顺利实施应当在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时综合采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作为行权条件指标、采用指数化行权价格,对高管人员的激励采用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强管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福祥  
现阶段,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中面临许多问题,诸如标的股票价格与投资价值的背离问题、股价对未来业绩的"透支"问题、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与股权激励的"冲突"问题、股权激励与内部人控制的矛盾问题、激励收益估算中的技术方法问题等。只有在股权激励试点宴践中正确处理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引导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走向完善,建立股权激励之长效机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星  陈婵  
本文从激励水平和约束机制两个方面研究了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虽然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率先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都比同类的其它企业具有显著更高的已有激励水平,但是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意愿与管理层约束机制显著负相关,而民营企业的情况则恰好相反。本文的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符合"管理层权力论",是管理层利用自身权利寻租的表现,而民营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则符合"最优契约论",是对管理层的有效激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申利霞  
一、引言中国证监会于2006年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提供法律依据,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开始走上规范道路。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截至2010年12月31日,进入实施阶段的96家上市公司中民营公司占比67%。现今我国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规模数量不断扩大。民营公司也成为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为解决就业、稳定社会等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难以吸引、留住人才,人员流失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性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上市公司自2006年正式开始实施股权激励,本文在详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中存在的会计处理、税收等六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煜  
由于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使其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支持,从而决定其推行有许多难点问题。本文结合目前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设计了股权激励的业绩评价指标和内在价值体现指标,提出了利用业绩和内在价值体现两个指标对激励对象进行综合评价的观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长江  张海平  
本文研究我国股权激励计划背景下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我们发现,相比非股权激励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更倾向减少现金股利支付;股权激励公司在激励方案推出后的股利支付率小于方案推出前的股利支付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具有福利性质的股权激励公司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更显著。本文结论表明,部分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高管利用股利政策为自己谋福利。本文的研究不仅为中国制度背景下的股利代理理论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同时还为管理者权力理论提供了相关证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卢雄鹰  
股权激励的制度安排是为了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利益矛盾,将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起来。同时,股权激励也可能导致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即通过盈余管理、股利政策、投融资决策等影响业绩和股价,使之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强化内外监督和约束、防范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是推进股权激励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体包括:一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二是提升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三是培育经理人市场。股权激励这种上市公司内部的制度安排需要外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来配套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外部配套的制度安排会通过影响管理层的预期来影响管理层的行为选择,从而较好地降低和防止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毛弄玉  胡淑娟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菲泽尔公司首次推行股权激励计划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股权激励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作为一种选择权,股权激励不仅解决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由于利益不一致而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实现了企业员工的长效激励,而且有利于企业低成本吸引优秀人才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晓东  
文章从我国股权激励的内外部环境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秋霞  
随着股权激励在中国不断的发展,股权激励的一些负面效应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股权激励的作用。文章以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中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晓雪  杨阳  
按照证监会2005年末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通过股权的授予,使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分享利润并承担风险,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欣  管雪洋  
股权激励有助于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然而,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经理人市场不完备、尚未建立有效的税收政策和会计准则、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有效性不足等。因此,本文提出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成熟的经理人人才市场、完善会计和税收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资本市场有效性建设等完善股权激励机制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