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7)
- 2023(11210)
- 2022(10035)
- 2021(9691)
- 2020(8321)
- 2019(19409)
- 2018(19573)
- 2017(38577)
- 2016(21174)
- 2015(23956)
- 2014(24054)
- 2013(23887)
- 2012(22113)
- 2011(19883)
- 2010(20050)
- 2009(18590)
- 2008(18342)
- 2007(16395)
- 2006(14540)
- 2005(13059)
- 学科
- 济(80734)
- 经济(80631)
- 管理(65813)
- 业(64534)
- 企(55310)
- 企业(55310)
- 方法(40113)
- 数学(35046)
- 数学方法(34716)
- 财(26127)
- 中国(21824)
- 农(21438)
- 务(18562)
- 财务(18503)
- 财务管理(18476)
- 制(18337)
- 业经(18020)
- 企业财务(17701)
- 学(16540)
- 贸(15143)
- 贸易(15134)
- 易(14743)
- 地方(14679)
- 农业(13990)
- 银(13477)
- 银行(13429)
- 和(13308)
- 技术(13063)
- 理论(12924)
- 行(12711)
- 机构
- 大学(305976)
- 学院(303680)
- 管理(123397)
- 济(118532)
- 经济(115778)
- 理学(106638)
- 理学院(105529)
- 管理学(103938)
- 管理学院(103391)
- 研究(97859)
- 中国(74192)
- 京(65553)
- 科学(60292)
- 财(58476)
- 所(49925)
- 农(47853)
- 财经(46923)
- 研究所(45035)
- 业大(44979)
- 中心(43995)
- 江(43108)
- 经(42580)
- 北京(42135)
- 范(38167)
- 师范(37796)
- 农业(37697)
- 州(35731)
- 院(35286)
- 财经大学(35108)
- 经济学(34175)
- 基金
- 项目(201489)
- 科学(156824)
- 研究(147719)
- 基金(145164)
- 家(126082)
- 国家(125014)
- 科学基金(106713)
- 社会(90393)
- 社会科(85579)
- 社会科学(85556)
- 基金项目(78165)
- 省(78063)
- 自然(70725)
- 自然科(69011)
- 自然科学(68989)
- 自然科学基金(67770)
- 教育(67720)
- 划(66305)
- 编号(61725)
- 资助(60636)
- 成果(50680)
- 部(45090)
- 重点(44458)
- 发(41734)
- 创(41660)
- 课题(41457)
- 科研(38801)
- 创新(38775)
- 项目编号(38729)
- 教育部(38382)
- 期刊
- 济(130455)
- 经济(130455)
- 研究(90296)
- 中国(53332)
- 学报(47900)
- 管理(45720)
- 财(45255)
- 农(43143)
- 科学(42917)
- 大学(35747)
- 学学(33655)
- 教育(31831)
- 农业(30232)
- 融(28431)
- 金融(28431)
- 技术(24852)
- 财经(22917)
- 业经(21711)
- 经济研究(20017)
- 经(19257)
- 问题(17505)
- 理论(16509)
- 图书(16190)
- 业(15252)
- 实践(15184)
- 践(15184)
- 技术经济(14517)
- 现代(14273)
- 科技(14223)
- 贸(13535)
共检索到442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萍 陈玲
股权激励作为长期激励机制,能够激励企业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人员努力工作,不断提升业绩,最终实现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文章首先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不断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实施效果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顾斌 周立烨
目前股权激励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安排,股权激励的作用最终要落实到公司业绩增长上。本文通过对剔除行业影响后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的长期效应不明显;从行业角度看,交通运输行业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最好。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净资产收益率 激励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玲 任莉莉
股权激励是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对于提高管理者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业绩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多集中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上,鲜有文章涉及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是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行权/归属条件、激励力度、激励有效期都会对激励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这些结论可以为其他公司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从而促进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发展和利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雨虹 周蓉 杨啸宇 杨玉坤
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弱代理问题,因此考察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应该首先直接考察它能否缓解经理人的代理问题,然后才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利用2006—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两个层面研究我国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抑制投资不足行为,却加剧了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显著降低经理人的在职消费,由此而带来的以ROA衡量的公司绩效改善也并不显著,这从两个层面说明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在职消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雨虹 周蓉 杨啸宇 杨玉坤
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弱代理问题,因此考察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应该首先直接考察它能否缓解经理人的代理问题,然后才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利用2006—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两个层面研究我国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抑制投资不足行为,却加剧了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显著降低经理人的在职消费,由此而带来的以ROA衡量的公司绩效改善也并不显著,这从两个层面说明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在职消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娇娇 李小健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06年至2011年实施了股权激励的10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股权激励比例的增加,委托代理成本减少;股权激励比例与企业业绩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在制度允许范围内,股权激励有效期越长,委托代理成本越小,但股权激励有效期长短对企业业绩无显著影响。针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地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雨虹 周蓉 杨啸宇 杨玉坤
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弱代理问题,因此考察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应该首先直接考察它能否缓解经理人的代理问题,然后才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利用2006—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两个层面研究我国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抑制投资不足行为,却加剧了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显著降低经理人的在职消费,由此而带来的以ROA衡量的公司绩效改善也并不显著,这从两个层面说明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在职消费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建华
在西方企业广泛采用并行之有效的股权激励制度能否同样推动我国创业板公司业绩的提高,这一问题值得探讨。通过对2011年12月31日前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4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显示:创业板股权激励总体上激励效果不明显,但股权激励公司业绩下滑的幅度明显低于非股权激励公司,且不同行业、不同激励模式具有不同的激励效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广生 马悦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市场条件和制度背景,对于其激励效果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基本结论。鉴于中国上市公司2006年才开始实行真正意义上激励相容的股权激励机制,本文以2006~2011公司年报中公布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其2005~2012年的年报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以及不同激励模式的激励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具有一定效果,但影响不显著;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略好于限制性股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胜军 吕思莹 白鸽
股权激励作为解决由现代企业两权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上市公司采用,但实施效果大相径庭。笔者以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激励方案中的六大契约要素对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行业成长性和高管是否两职合一中的差异性表现。研究发现:绩效条件越严格,企业业绩越好;激励力度与企业业绩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授予激励对象的权益总份额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8.6%时,企业绩效达到最优。调节效应的研究表明:企业性质对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起显著的调节作用;行业成长性对绩效条件、激励力度与企业业绩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当高管两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旭海 顾裕梅
一、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相关政策为指导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规范实施股权激励制度,2006年9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国资发分配[2006]175号,简称[2006]175号文);为进一步规范实施股权激励,2008年10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发分配[2008]171号,简称[2008]171号文,与[2006]175号文统称国资委版办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健 贾隽
(一)我国股权激励的现状1.总体情况。根据wind资讯数据库统计,2005年至2011年9月15日间,涉及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共有290家,占A股总上市公司数量2 260家的12.83%。从这290家上市公司的市场分布来看,中小板的比例最高,共有116家,占中小板上市公司的18.95%;创业板44家,占创业板公司的16.67%;主板市场相对较少,上海主板88家,深圳主板42家,分别占公司总数的9.65%和8.90%。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更需要用股权激励的方式来留住人才,而且中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李豫湘 刘栋鑫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对管理层激励的有效方式,在公司激励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股权激励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运用现状为切入点,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问题 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玲玲
股权激励是缓解企业管理层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的有效方式,伴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股权激励在上市公司得以普遍实施。本文以硅宝科技公司为例,阐述了股权激励在该公司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重点总结了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而从宏观及微观层面提出完善建议,对于我国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影响因素 实施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晓雪 杨阳
按照证监会2005年末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通过股权的授予,使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分享利润并承担风险,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