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2)
2023(13549)
2022(11865)
2021(11269)
2020(9492)
2019(22165)
2018(22208)
2017(43835)
2016(23763)
2015(26868)
2014(27092)
2013(26755)
2012(24560)
2011(22270)
2010(22470)
2009(21197)
2008(21217)
2007(18860)
2006(16900)
2005(15454)
作者
(68562)
(56544)
(56438)
(53657)
(36223)
(27128)
(25539)
(22005)
(21365)
(20414)
(19227)
(19035)
(17984)
(17918)
(17521)
(17364)
(16776)
(16757)
(16380)
(16246)
(14156)
(13891)
(13642)
(12857)
(12669)
(12645)
(12610)
(12591)
(11395)
(10959)
学科
(94283)
经济(94127)
管理(79000)
(74434)
(65118)
企业(65118)
方法(44666)
数学(38041)
数学方法(37661)
(31956)
中国(25331)
(24352)
(23865)
业经(21973)
(21545)
财务(21476)
财务管理(21439)
企业财务(20509)
(19496)
(16933)
贸易(16922)
(16914)
理论(16754)
(16673)
银行(16631)
(16483)
(15754)
(15668)
地方(15640)
农业(15330)
机构
大学(351552)
学院(346961)
(140205)
管理(139681)
经济(137108)
理学(120563)
理学院(119311)
管理学(117533)
管理学院(116902)
研究(110851)
中国(84957)
(74979)
(72060)
科学(65344)
财经(56888)
(55011)
(51505)
(49811)
中心(49394)
研究所(49175)
(48453)
北京(47966)
业大(47587)
(43848)
师范(43488)
财经大学(42501)
经济学(42338)
(40638)
(39952)
经济学院(38170)
基金
项目(225888)
科学(178087)
研究(168538)
基金(165059)
(141535)
国家(140378)
科学基金(121442)
社会(106261)
社会科(100681)
社会科学(100658)
基金项目(87856)
(86266)
自然(78212)
教育(77474)
自然科(76308)
自然科学(76291)
自然科学基金(74955)
(72587)
编号(69616)
资助(68220)
成果(58033)
(51197)
重点(49627)
课题(46955)
(46827)
(46353)
(44971)
教育部(44573)
项目编号(43877)
创新(43617)
期刊
(156670)
经济(156670)
研究(107497)
中国(63159)
(57462)
管理(53406)
学报(50634)
科学(46831)
(44028)
大学(39243)
教育(37072)
学学(36851)
(33330)
金融(33330)
农业(30105)
财经(28795)
技术(28377)
业经(24925)
经济研究(24467)
(24359)
问题(20798)
理论(18682)
实践(16949)
(16949)
图书(16915)
技术经济(16441)
现代(16273)
(16147)
财会(15636)
科技(15574)
共检索到512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加玉  
本文分析了企业由于资本雇佣关系产生的委托—代理矛盾,论述了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最后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典型的股权激励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毛弄玉  胡淑娟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菲泽尔公司首次推行股权激励计划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股权激励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作为一种选择权,股权激励不仅解决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由于利益不一致而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实现了企业员工的长效激励,而且有利于企业低成本吸引优秀人才和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周昌仕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是西方企业缓解代理冲突的重要的风险激励机制,但我国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作用还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对中外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理论和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已从单纯的福利制度安排向激励制度安排过渡。基于此,公司应尊重内生性,以长效考核机制为基础推行适度的股权激励计划,但要注意降低股权激励过程中新的代理成本和防止股权激励后的"内部人交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伟  
公司治理问题是近几年来我国公司研究方面的热点,其中受到最多关注的是经理层股权激励问题。本文在上市公司经理层的利益驱动基础上,探讨了对上市公司经理层股权激励的意义,并分析了国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经理层股权激励机制建设提出了一些改良的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股权激励制度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对于管理层人员的长期激励也已变得较为普遍。文章对公司股权激励的含义以及三种激励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三种股权激励模式的特点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姜蕴芝  陈华  
本文以2006-2012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主板与中小板块,实证分析了不同资本市场股权激励机制中激励有效期和首期考核指标数量对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激励有效期和考核指标数量均能显著抑制管理者的盈余管理程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宇梅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主要存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股票市场缺乏内在动力、融资结构不合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要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必须建立良好的股票市场环境、适当减持国有股、加强股票流通性、合理确定管理层的持股比例、实现管理权与经营权的适度结合、适当放松法律限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立光  
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开展了股权激励机制的尝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国还没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相关规范文件。本文在评价国外股权激励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包括制定相关规范文件的一些建议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华国庆  
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对于进一步调动国有控股公司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等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主要就如何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琪  刘卫  
知识与资本密集型创新型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大多都已实施了大面积的员工持股或持续滚动的新型股权激励计划。然而,保荐机构与监管层基于首发管理办法中对公司股权稳定性的规定,存在着操作层面上的保守操作或"一刀切"的简单处理,即一般要求公司终止该计划后再上市,而这与公司核心团队的稳定性需求相违背,成为这类拟上市公司被迫赴海外上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带有股权激励机制新兴企业的特征,发现股权激励机制与上市准入制度在财务指标、股权结构及操作层面链接不畅,并从法律、规章制度层面及风险防范角度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对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改革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晓立  
文章阐述了上市公司中必然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对企业激励效果的影响,继而针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问题,探讨国有上市企业的激励机制,其中重点分析股权激励,随后结合股权激励在伊利和蒙牛公司的应用及表现作对比分析,提出国有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并尝试性地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提出增加国有上市公司激励效果的途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祝瑞敏  李长强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薪酬激励的有效方式,能较好地实现对经理人长期激励的目的。本文探讨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形成的理论依据,阐述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具备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前提,分析股票期权方案将在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中普遍使用,最后指出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中需注意的关键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萍  
本文从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对现行股权激励对象的选择进行分析,认为董事会成员(除独立董事外)、经理人员应该成为股权激励的主要对象,而监事会、独立董事只有在真正发挥作用时方可成为股权激励的对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星  陈婵  
本文从激励水平和约束机制两个方面研究了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虽然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率先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都比同类的其它企业具有显著更高的已有激励水平,但是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意愿与管理层约束机制显著负相关,而民营企业的情况则恰好相反。本文的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符合"管理层权力论",是管理层利用自身权利寻租的表现,而民营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则符合"最优契约论",是对管理层的有效激励。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辉  卿水娟  彭晓  
以我国2010—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对审计定价、审计延迟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高管激励方式对审计定价及审计延迟的影响存在差异。高管薪酬激励与审计定价显著正相关,但与反映审计师努力程度的审计延迟无显著关系,审计定价的提高源于风险溢价的收取;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审计延迟显著负相关,审计定价的降低可归因于风险溢价和审计延迟的双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产权性质降低了高管薪酬激励负效应带来的审计风险,以减少风险溢价收取的方式缓解了其与审计定价之间的正向关系,而股权激励并不会因产权性质的差异而被收取差异化的审计定价;实施两种激励方式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正面效应中和了薪酬激励的负面效应,薪酬激励和审计定价之间的正向关系消失;高管薪酬激励对审计定价策略的影响并不会因市场化水平产生明显差异,但股权激励则相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