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9)
2023(7104)
2022(6190)
2021(5961)
2020(5143)
2019(11779)
2018(11831)
2017(24622)
2016(13473)
2015(15388)
2014(15529)
2013(15536)
2012(14583)
2011(13115)
2010(13575)
2009(13321)
2008(13838)
2007(12698)
2006(11726)
2005(11287)
作者
(37819)
(31358)
(31147)
(30074)
(19998)
(14832)
(14293)
(11850)
(11685)
(11551)
(10649)
(10411)
(10105)
(10065)
(9910)
(9655)
(9304)
(9241)
(9155)
(9038)
(8052)
(7597)
(7580)
(7149)
(7149)
(7129)
(7111)
(6928)
(6316)
(6036)
学科
(53449)
经济(53330)
管理(52667)
(49751)
(43922)
企业(43922)
(25917)
方法(23684)
数学(20832)
(20725)
数学方法(20635)
(17998)
财务(17967)
财务管理(17932)
企业财务(17196)
中国(16286)
(14627)
(13964)
业经(12596)
(12483)
银行(12470)
体制(12161)
(11780)
(10498)
金融(10496)
(10290)
贸易(10282)
(10217)
(10109)
税收(9508)
机构
大学(201011)
学院(199451)
(87589)
经济(85717)
管理(77775)
理学(65303)
理学院(64725)
管理学(63945)
管理学院(63575)
研究(62968)
中国(54065)
(51768)
(42123)
财经(38987)
(35090)
科学(32043)
(31499)
(31115)
中心(29265)
财经大学(28944)
北京(27703)
经济学(27025)
研究所(26739)
(24977)
(24867)
经济学院(24346)
商学(22753)
(22649)
商学院(22592)
业大(22546)
基金
项目(112661)
科学(89635)
研究(86940)
基金(83548)
(69629)
国家(69055)
科学基金(60143)
社会(56787)
社会科(53900)
社会科学(53887)
基金项目(43564)
(41965)
教育(40566)
自然(36785)
自然科(35881)
自然科学(35873)
编号(35828)
(35300)
自然科学基金(35278)
资助(35273)
成果(31900)
(28028)
(27297)
重点(24691)
(24596)
课题(24441)
教育部(24390)
人文(23774)
(23256)
国家社会(23011)
期刊
(104880)
经济(104880)
研究(68377)
(44869)
中国(40288)
管理(32603)
(28408)
金融(28408)
(23894)
学报(23465)
科学(22619)
财经(20904)
大学(19406)
教育(18785)
学学(18179)
(17703)
业经(16713)
经济研究(16407)
技术(15471)
农业(15113)
问题(14584)
(12790)
财会(12139)
会计(12102)
理论(11616)
国际(11158)
(10392)
实践(10206)
(10206)
现代(9542)
共检索到322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毛弄玉  胡淑娟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菲泽尔公司首次推行股权激励计划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股权激励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作为一种选择权,股权激励不仅解决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由于利益不一致而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实现了企业员工的长效激励,而且有利于企业低成本吸引优秀人才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股权激励制度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对于管理层人员的长期激励也已变得较为普遍。文章对公司股权激励的含义以及三种激励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三种股权激励模式的特点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周昌仕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是西方企业缓解代理冲突的重要的风险激励机制,但我国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作用还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对中外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理论和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已从单纯的福利制度安排向激励制度安排过渡。基于此,公司应尊重内生性,以长效考核机制为基础推行适度的股权激励计划,但要注意降低股权激励过程中新的代理成本和防止股权激励后的"内部人交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加玉  
本文分析了企业由于资本雇佣关系产生的委托—代理矛盾,论述了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最后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典型的股权激励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伟  
公司治理问题是近几年来我国公司研究方面的热点,其中受到最多关注的是经理层股权激励问题。本文在上市公司经理层的利益驱动基础上,探讨了对上市公司经理层股权激励的意义,并分析了国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经理层股权激励机制建设提出了一些改良的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晓东  
文章从我国股权激励的内外部环境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对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益兵  张海平  林波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时间较短,特别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还不够完善,使得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在执行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关系着股权激励制度的有效实施及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本文通过分类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执行中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姜蕴芝  陈华  
本文以2006-2012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主板与中小板块,实证分析了不同资本市场股权激励机制中激励有效期和首期考核指标数量对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激励有效期和考核指标数量均能显著抑制管理者的盈余管理程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宇梅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主要存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股票市场缺乏内在动力、融资结构不合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要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必须建立良好的股票市场环境、适当减持国有股、加强股票流通性、合理确定管理层的持股比例、实现管理权与经营权的适度结合、适当放松法律限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立光  
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开展了股权激励机制的尝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国还没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相关规范文件。本文在评价国外股权激励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包括制定相关规范文件的一些建议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华国庆  
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对于进一步调动国有控股公司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等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主要就如何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钟文芳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2006)出台以来,截至2009年5月22日,我国共有136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由于我国对公司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板推出股权激励预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祝瑞敏  李长强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薪酬激励的有效方式,能较好地实现对经理人长期激励的目的。本文探讨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形成的理论依据,阐述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具备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前提,分析股票期权方案将在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中普遍使用,最后指出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中需注意的关键问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星  陈婵  
本文从激励水平和约束机制两个方面研究了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虽然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率先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都比同类的其它企业具有显著更高的已有激励水平,但是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意愿与管理层约束机制显著负相关,而民营企业的情况则恰好相反。本文的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符合"管理层权力论",是管理层利用自身权利寻租的表现,而民营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则符合"最优契约论",是对管理层的有效激励。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卢雄鹰  
股权激励的制度安排是为了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利益矛盾,将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起来。同时,股权激励也可能导致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即通过盈余管理、股利政策、投融资决策等影响业绩和股价,使之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强化内外监督和约束、防范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是推进股权激励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体包括:一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二是提升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三是培育经理人市场。股权激励这种上市公司内部的制度安排需要外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来配套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外部配套的制度安排会通过影响管理层的预期来影响管理层的行为选择,从而较好地降低和防止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