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5)
2023(5868)
2022(4701)
2021(4469)
2020(3882)
2019(8807)
2018(8623)
2017(18376)
2016(9756)
2015(11189)
2014(11126)
2013(11435)
2012(10641)
2011(9315)
2010(9531)
2009(9331)
2008(9718)
2007(8706)
2006(7843)
2005(7224)
作者
(26300)
(22175)
(21813)
(21054)
(13905)
(10338)
(9932)
(8222)
(8008)
(7868)
(7257)
(7157)
(7141)
(6850)
(6767)
(6506)
(6476)
(6457)
(6375)
(6374)
(5467)
(5285)
(5256)
(5026)
(4999)
(4872)
(4815)
(4758)
(4356)
(4263)
学科
(41460)
(41442)
经济(41396)
管理(40573)
(36800)
企业(36800)
(33306)
方法(22320)
数学(20583)
数学方法(20524)
(18562)
财务(18552)
财务管理(18500)
企业财务(17850)
(16389)
中国(13435)
财政(13336)
(12386)
体制(11385)
(10771)
(10369)
(8887)
银行(8884)
业经(8441)
(8281)
(8121)
贸易(8115)
(7982)
(7289)
金融(7289)
机构
大学(145857)
学院(145013)
(66798)
经济(65664)
管理(59201)
理学(51003)
理学院(50634)
管理学(50238)
管理学院(49969)
(46831)
研究(41191)
中国(36441)
财经(33140)
(30079)
(28808)
财经大学(24730)
经济学(21541)
(20221)
(20199)
科学(20056)
经济学院(19765)
商学(18836)
北京(18828)
商学院(18714)
中心(18586)
研究所(16841)
(16084)
(15984)
金融(15748)
经济管理(15433)
基金
项目(82953)
科学(66367)
基金(63499)
研究(62399)
(52822)
国家(52411)
科学基金(46304)
社会(42847)
社会科(40966)
社会科学(40957)
基金项目(33545)
(29635)
教育(28446)
自然(28238)
自然科(27606)
自然科学(27597)
自然科学基金(27153)
资助(26836)
编号(25012)
(24831)
成果(20989)
(20521)
教育部(18550)
人文(18312)
国家社会(18165)
(17766)
(17617)
重点(17616)
(16947)
社科(16633)
期刊
(73177)
经济(73177)
研究(49865)
(43867)
中国(23730)
管理(22637)
(19405)
金融(19405)
财经(17875)
学报(16389)
(15082)
科学(14923)
经济研究(13738)
大学(13557)
学学(12998)
(12881)
业经(11746)
财会(11715)
会计(11513)
问题(10468)
(9932)
技术(9314)
理论(8452)
农业(8277)
商业(8097)
(7985)
财政(7985)
国际(7913)
通讯(7742)
会通(7723)
共检索到223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立岩  王晓萌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2001—2003年我国沪市上市公司股权收购公告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独特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果:短期内收购公司股东财富在公告日前后呈先盈后亏的阶段性表现。进一步的横截面回归分析指出:对股东财富而言,相对规模、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和年份在公告日前以及混合支付在公告日后均具有正影响,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公告日后具有负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永林  叶南峰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正处于积极探索实施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学术界莫衷一是。政府的政策也是左右不定。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企业并未给公司股东带来明显的财富效应。这种情况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纪杰  
本文通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事件的超额收益率以及累计超额收益率的计算发现,实行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存在着明显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股东财富效应显著,并结合现阶段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顾海峰  
增发是证券市场再融资的重要方式,增发不仅对证券市场产生短期的财富效应,也会对证券市场中长期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会计新规为研究视角,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关联性与增发认购选择权的内在逻辑,构建了会计新规下上市公司财富效应的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上市公司财富效应的演进机理,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基于财富效应的上市公司增发认购策略。研究表明,在两种增发模式下,均存在唯一的临界增发价格,其决定了净资产增值带来的潜在收益与股份稀释引发的潜在损失之间的动态对冲状态,从而决定了上市公司财富效应的动态分布规律;此外,在财富效应驱动下,上市公司将实施差别化的增发认购选择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民  陈玉罡  
并购引起了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价的变化 ,因而引起了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变化。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 ,对 1 999— 2 0 0 0年中国证券市场深、沪两市共 3 49起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并购能给收购公司的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增加 ,而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 ;不同类型的并购有不同的财富效应 ;国家股比重最大和法人股比重最大的收购公司其股东能获得显著的财富增加 ,而股权种类结构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鲜文波  
本文选取了1997~2009年间实施管理层收购(MBO)的沪深两市6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短期市场绩效和长期市场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发现,MBO方案公告日前40天和后30天的累积超额收益率(CAR)为1.67%且T检验不显著,即短期财富效应不明显。MBO方案公告后24个月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BHAR)仅为4.37%且T检验不显著,即长期财富效应不明显。研究表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作用不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和规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元  
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MBO对公司影响的价值传导机制,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实施MBO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提高,进而导致代理成本下降,公司价值和绩效得到提升。同时,还基于股权分置的视角,在理论上分析了上市公司MBO的利益侵占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认为导致上市公司MBO利益侵占形成的制度根源在于股权分置。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可以通过消除一部分由于上市公司MBO利益侵占而产生的代理成本,进而提升公司绩效。本文的实证研究也证实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MBO具有积极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忠雪  王闪  崔建伟  
利用2004~2010年发生股权交易并购的171家公司样本,考察了并购类型、股权安排与公司长期财富效应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与同业并购而言,多元化并购在当年和之后第一年有着较高的股票年度回报率,但随后则表现为较差的市场财富效应;与上市公司直接控制相比,金字塔结构的股权安排有着较差的股票年度回报率。进一步的并购类型分组考察发现,多元化并购下的金字塔结构反而因为有助于缓解公司多元化带来的运营风险而表现出较高的市场价值,但长期来看,依然有着较差的市场表现。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多元化并购、股权金字塔结构安排均存在较大的代理问题风险,这对实施并购的公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郝项超  古志辉  程斌宏  
本文实证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对债权人财富的影响。以往研究基于债券价格的财富效应度量方法无法应用于缺乏债券价格的情况,因此本文引入了期权定价模型来估计不可交易债权的价值,并将该估值在并购前后的变化作为财富效应的新定义。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不仅没有给目标公司的债权人带来显著的财富效应,反而损害了目标公司债权人的财富,尤其是当目标公司财务风险较低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苑生  雷良海  
2005年6月6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行为。股份回购在经济发展中有许多积极作用。文章通过建立股份回购模型,来系统研究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财富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燕  王化成  
本文以2000年发生的100起控制权转移事件作为样本,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短期财富效应进行了测度和分析。以国外常用的事件研究方法,通过计算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第一次公告日前后(-10天,30天)等不同窗口期的AAR和CAR,并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测度了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短期财富效应;从主并公司取得控制权动机的角度,通过分析主并公司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前后短期财富效应的关系,发现了主并公司股权性质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短期财富效应的影响,从而为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做了有益的补充。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汪强  严龑  吴世农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管理层收购的动机更加强烈,相关研究也再次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收集了1997-2006年间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事件分析法对上市公司MBO的市场效应进行考察。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没有带来显著的财富效应。表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作用不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杰武  张秋生  谢纪刚  
本文以1997年到2007年所发生的56起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股东的长期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管理层收购后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下降,没有给股东带来长期财富效应的研究结论。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梅  
本文以2000-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28起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给股东带来了显著的财富损失。把总体样本按行业细分后的实证分析表明:信息行业的跨国并购为股东带来了显著的财富效应;机械行业的跨国并购毁损了股东价值;家电行业跨国并购的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胡杰武  韩丽  
基于我国2006~2012年114例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案例,运用市场绩效研究方法,对收购方的短期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购方股东获得了显著的财富效应,跨国并购的目的、实质经营资产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以及收购的行业相关性对跨国并购收购方的财富效应影响显著,但收购方的控股性质和目标地域经济发展程度对收购方的财富效应并没有造成显著差异。基于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国应大力促进跨国并购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