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36)
2023(17697)
2022(15476)
2021(14609)
2020(12471)
2019(29317)
2018(29467)
2017(57483)
2016(31180)
2015(35274)
2014(35679)
2013(34968)
2012(32024)
2011(28980)
2010(29071)
2009(27168)
2008(27228)
2007(24111)
2006(21126)
2005(18961)
作者
(90552)
(75365)
(75092)
(71485)
(47846)
(36337)
(34319)
(29464)
(28403)
(26996)
(25638)
(25229)
(23847)
(23837)
(23353)
(23308)
(22914)
(22299)
(21720)
(21692)
(18662)
(18581)
(18297)
(17167)
(16919)
(16819)
(16798)
(16670)
(15271)
(14857)
学科
(126125)
经济(125968)
管理(93583)
(90619)
(76590)
企业(76590)
方法(61332)
数学(54004)
数学方法(53351)
(37636)
(33526)
中国(32931)
(28486)
业经(27501)
(25683)
(24679)
财务(24597)
财务管理(24544)
企业财务(23394)
(23376)
贸易(23365)
地方(23045)
(22674)
农业(21703)
(21292)
银行(21237)
(20411)
金融(20407)
理论(20229)
(20198)
机构
大学(451615)
学院(449438)
(182434)
管理(178627)
经济(178486)
理学(154126)
理学院(152489)
管理学(149846)
管理学院(149023)
研究(147003)
中国(112158)
(95522)
科学(89621)
(88292)
(74282)
(71758)
财经(70341)
中心(67215)
研究所(67076)
业大(66177)
(65423)
(63836)
北京(60741)
(57533)
师范(56989)
农业(56331)
经济学(55054)
(52945)
(52926)
财经大学(52440)
基金
项目(298689)
科学(234352)
研究(217097)
基金(216982)
(188506)
国家(186977)
科学基金(160868)
社会(135944)
社会科(128862)
社会科学(128823)
(116157)
基金项目(115431)
自然(105913)
自然科(103435)
自然科学(103406)
自然科学基金(101555)
教育(100867)
(97773)
资助(90480)
编号(89152)
成果(72501)
(66710)
重点(66486)
(62269)
(61361)
课题(60650)
科研(57524)
教育部(57341)
创新(57287)
大学(56205)
期刊
(198714)
经济(198714)
研究(133424)
中国(81923)
学报(70014)
(69871)
管理(65281)
(64143)
科学(63538)
大学(53108)
学学(49958)
教育(47078)
农业(43506)
(42611)
金融(42611)
技术(39163)
财经(35181)
业经(32818)
经济研究(31719)
(29982)
问题(26396)
理论(22726)
(22253)
技术经济(22218)
图书(21559)
统计(21163)
(21005)
商业(20888)
实践(20515)
(20515)
共检索到658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宁  廖琪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游程检验以及序列相关性检验方法分析了沪深两市2000年1月至2006年9月的市场效率,并运用卡尔曼滤波技术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于沪深两市市场效率及具体行业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1)沪市A股已基本满足弱式有效,而深市市场效率不满足弱式有效,其效率低于沪市;(2)股权分置改革初期,基于先前国有股减持给投资者带来的阴影以及对价方案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投资者对市场未来预期存在非理性;(3)处于主导地位行业的国有企业受股权分置改革影响相对较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万丛颖  
2005年5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环境、管理体制、公司行为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它是否能够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治理状况,使得股权和债权约束效应得到有效发挥,成为目前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久洪  陈宝峰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的"隧道效应"行为偏好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当持股比例小于某一临界值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才会选择"隧道效应"行为;上市公司利润水平越高,"隧道效应"行为越严重,公司治理越好,"隧道效应"行为越轻;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隧道效应"行为的偏好程度降低;此外控股股东的"隧道效应"行为会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降低上市公司的银行信贷融资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年行  吴世农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一个独特的经济问题。本文收集526家实施股改公司的相关资料,运用行为心理学著名的“锚定效应”理论,对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制定和对价的影响因素两大问题进行分析、检验和解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汪温泉  古远平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都有很大变化,其并购方式、融资模式、支付手段及定价机制也与以前有很大不同。本文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剖析,阐明了其历史地位和缺陷性;其次,分析了股权分置条件下上市公司实施并购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在新《公司法》、《证券法》实施的环境下,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发展趋势。
[期刊] 预测  [作者] 淳伟徳  叶勇  陈璇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了现金对价、股本调整对价和权证对价三种对价支付方式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进一步就三种具体的对价支付方式而言,采用了股本调整对价支付方式的上市公司业绩有显著提高,采用其他对价支付方式的上市公司业绩变化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及其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克利  陈媛  
文章采用市场收益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医药行业的股权分置改革所产生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股改前后累积非正常收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所研究的事件期间对价支付率对累积非正常收益具有最为显著的影响,我们所关心的股改后的流通股比例对累积非正常收益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虹  
并购财务行为是上市公司进行规划、执行并购发展战略中最为重要的行为活动。上市公司并购制度障碍的消除和相关法律环境的完善,对上市公司并购财务行为会产生极大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财务行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并购交易上,本文主要从并购的估值体系、并购融资模式、并购的操作模式及敌意收购与反收购的财务行为上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财务行为提出几点建议。一、上市公司并购估值体系统一(一)统一的市场并购估值体系得以形成股权分置改革后,非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伟峰  鲁桐  何枫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分析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及不同管理层激励方式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改有利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并由此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升,但股改前后管理层激励机制对企业效率的作用有一定差异。管理层薪酬激励在股改前后都对企业效率有着正面影响,但股改之后的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企业效率的提高作用更强;股改前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效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且在股改之后与企业效率负相关。本文的研究表明,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建设,在现阶段应采用管理层薪酬激励,慎重采用管理层股权激励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传彬  崔益嘉  赵晓庆  
文章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选择2007~2010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旨在揭示股权激励实施后的效果。研究发现:第一,股权激励的实施缓解了代理成本,提升了企业业绩,股权激励实施后的公司业绩要好于实施前;第二,决定股权激励效果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股权激励强度之外,还包括企业性质和资本结构;第三,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效果要好于非国有企业;第四,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将有利于减轻代理成本。上述研究发现为理解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期刊] 预测  [作者] 杜沔  邵欢  顾亮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联立方程模型系统分析框架,采用股改前2001至2006年200家上市公司1200个样本与股改后2007至2011年922家公司4610个样本数据,分别采用三阶系统估计方法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股改前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互不相关,股改后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正向互动,说明股改前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关系是一种静态均衡,股改后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达到一个新的动态均衡。支持了中国企业的改革过程交织着政府选择外部规则和社会成员选择内部规则的双重秩序演化路径的观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海静  许慧  
本文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并考虑不同控股股东性质和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差异的影响,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与股权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能有效的改善公司的投资效率,但这种效果仅表现为对投资不足的改善上,同时对于强制实行股权激励政策的国有上市公司效果更为显著,在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其股改对投资不足的改善效果会更好。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万立全  
本文根据2007年度上市公司披露的实际控制人资料,将上市公司分为国家控制和非国家控制两类,国家控制分为国资委控制和国资委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控制,非国家控制包括民营企业控制等。实际控制人特征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分析表明实际控制人的所有权有正的激励效应,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有负的壁垒效应,较长的控制链有助于减轻政府对国有公司的干预,国资委控制的公司价值优于国资委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控制的公司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瑛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对国外关于股权与股利政策的相关研究文献和国内关于股权分置与股利分配政策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同时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回顾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对策,以期为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股利分配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林克利  
本文采用市场收益模型和三因素模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所产生的市场效应,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所产生的累积非正常收益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改前后累积非正常收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所研究的事件期间市场风险对累积非正常收益具有最为显著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后流通股比例对累积非正常收益有一定的影响,而对价支付比例对累积非正常收益没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