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4)
2023(11534)
2022(10319)
2021(9718)
2020(8429)
2019(19613)
2018(19593)
2017(39395)
2016(21278)
2015(24103)
2014(24080)
2013(24042)
2012(22199)
2011(20032)
2010(20007)
2009(18547)
2008(18389)
2007(16221)
2006(14373)
2005(12815)
作者
(61547)
(50685)
(50673)
(48155)
(32578)
(24343)
(23056)
(19917)
(19114)
(18257)
(17395)
(16948)
(16041)
(15997)
(15682)
(15516)
(15264)
(15055)
(14656)
(14560)
(12594)
(12493)
(12319)
(11413)
(11326)
(11303)
(11298)
(11256)
(10256)
(9966)
学科
(86482)
经济(86377)
管理(65518)
(65280)
(54999)
企业(54999)
方法(44738)
数学(39685)
数学方法(39370)
(26735)
中国(23008)
(22252)
(18697)
财务(18638)
财务管理(18604)
业经(18335)
(18210)
企业财务(17834)
(16663)
贸易(16654)
(16265)
(16171)
地方(15746)
农业(14690)
(14078)
银行(14043)
技术(13399)
(13349)
(13306)
(13273)
机构
大学(310845)
学院(307929)
管理(126478)
(124933)
经济(122257)
理学(109932)
理学院(108830)
管理学(107250)
管理学院(106692)
研究(97239)
中国(73843)
(65702)
(60966)
科学(58336)
财经(49527)
(48528)
(45078)
(45044)
业大(43852)
中心(43798)
研究所(43729)
(42805)
北京(42083)
(38403)
师范(38072)
经济学(37503)
财经大学(37114)
(35530)
农业(35432)
(35092)
基金
项目(205648)
科学(161437)
研究(151959)
基金(149842)
(128959)
国家(127883)
科学基金(110418)
社会(95043)
社会科(90113)
社会科学(90091)
基金项目(80342)
(78958)
自然(72207)
自然科(70494)
自然科学(70478)
教育(69780)
自然科学基金(69246)
(66698)
资助(63012)
编号(62847)
成果(51103)
(46675)
重点(44991)
(42573)
(42543)
课题(41939)
教育部(40338)
人文(39716)
创新(39568)
科研(39561)
期刊
(132721)
经济(132721)
研究(92161)
中国(50499)
(46393)
管理(45987)
学报(45779)
科学(41483)
(39756)
大学(34738)
学学(32661)
教育(30723)
(29458)
金融(29458)
农业(27822)
技术(25012)
财经(24455)
业经(21822)
经济研究(21305)
(20574)
问题(18015)
理论(16863)
图书(15805)
实践(15388)
(15388)
技术经济(15014)
(14583)
商业(14270)
现代(14152)
(13931)
共检索到442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长春  陈金燕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普遍不高,分红不连续,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权益。文章总结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的特点:现金分红难,在股利形式上轻现金股利,分红集中度较高,股息率处于较低水平和过度分红的不良分配现象时有发生,并就有关因素对现金分红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是影响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主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 强  
对上市公司的分类是研究上市公司的常用方法之一,其中对上市公司股东的分类又是对上市公司分类的最基本方法。经济学研究中一般将上市公司股东区分为普通股东和优先股东,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基本要求。也是经营者经营的基本目标是普通股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分类中却常采用国有股、国有法人股、法人股、外资股、社会公众股这样的所有制分类方法。笔者认为这种分类法是在股票市场建立之初、目的错误条件下形成的分类方法,极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公司正确经营理念的建立和巩固,应该尽快彻底改变。理由如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关鑫  齐晓飞  
以往关于股东间合作问题的研究存在严重不足:一是没有系统地阐明和分析股东间的合作机制;二是纯粹的"经济人"假设与现实中多重人性严重不符,研究成果解释力和应用性都比较差:三是仅仅关注大股东之间的合作,而忽视了广大中小股东在合作机制中的作用。鉴于此,在综合考虑"经济人"、"社会人"和"复杂人"等人性假设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起一个由经济因素、制度因素、情感与行为因素共同构成的股东间合作模型,并系统地阐述了股东间合作机制的构建机理。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分别提出并讨论了"一股独大"、"二元平衡"和"三足鼎立"三种股权结构下股东间合作机制的类型和主要特征,分析说明股东间合作机制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宏  景舒婷  国超  
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的现象,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比较热衷于配股融资,由于"同股不同权不同利"的现状导致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利益目标分离,非流通股股东利用其控制权通过配股融资侵占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达到"圈钱"的目的,从而导致两类股东财富失衡。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定向增发由于其门槛低优势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工具。虽然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股票从本质上都变为全流通股份,股东利益按原则趋于一致,但是定向增发的使用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些地方还存在漏洞,大股东可能利用这些漏洞侵害小股东利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春江  
本文以《收购办法》颁布以来发生的十起要约收购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理论角度探讨了要约收购出现的机理,即控股溢价在控股权转让中的合理性。依据理论分析,给出了股权分置情况下“控股溢价”的全新解释。对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在要约收购中的行为和结果的分析表明,非流通股股东获得较好保护,拥有退出选择权,分享了“控股溢价”;而流通股股东未获任何保护,不能分享“控股溢价”。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邢天才  宗计川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针对公司治理基础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变迁,股东投票出席行为是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分类表决数据,从影响投票出席率因素的角度探讨中小股东的投票参与行为以及高通过率与低参与率同时存在的原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案通过率与流通股集中度、网投人均持股数和非流通股比例均正相关;投票出席率随流通股集中度、网投人均持股数的增加而上升且随股改进度呈下降趋势。流通股高赞成率与相对较低参与率同时存在的现象表明,众多流通股股东倾向于稳定地选择策略性弃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如彦  彭志刚  
本文通过对第一百货吸收合并华联商厦案例的分析,研究了交易双方存在不对称谈判能力的情形下,内部人的合约提案权和外部股东的信息劣势,最终导致控制权人提议的非最优交易价格,如何经由公司决策机制——股东大会的表决机制完成交易,从而解释了国内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外部股东一方面抱怨权益受到侵害,另一方面又放弃行使权利机会的现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幸丽霞  佘昭鹏  王雅炯  
基于资产证券化备案制出台至新冠疫情爆发前2014-2018年上市公司发行数据,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得出资产证券化提升了上市公司短期股东财富,发行时间窗口[0,+5]内超额累积收益显著为正,且首次发行具有创新融资的资本市场形象效应,相比再次发行对股价影响更明显。进一步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其内在影响机制发现,资金成本越低的上市公司获取的累积异常收益更高,资产负债结构对超额收益影响不显著,表明市场并未将资产证券化视为缓解财务约束的无差别融资手段,而是对其释放出的企业经营信息有所区分,资金成本较低情形下资产证券化被视作扩大融资渠道、拓展经营规模的有效手段,市场反应积极推动股价上升;反之,资金成本较高时被认为进一步印证了企业资金链紧张,面临更大的财务融资约束,导致股价下跌和股东财富受损。基于此,建议上市公司理性采用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避免盲目扩大融资和经营规模,加大财务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人杰  
在我国这样一个尚未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形成投机性股市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上市公司分红水平普遍较低,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较差,而不在于"高度散户化的非理性格局",因此应当重新审视中小投资者的市场作用,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问题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并适时调整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监管政策。为此,需要通过加强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结构和资本约束机制,健全以实现股东实质平等原则为政策取向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法律制度,在监管政策中贯彻公平原则,形成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规制体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颜志元  
股东信息是上市公司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深市公司股东总体分布特点、机构投资者状况、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性质和行业分布状况、股东变更等资料,发现目前深圳市场价值投资理念已经确立,股权结构亟待调整,实际控制人相关信息披露仍需进一步完善 。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建伟  
股东的质询权及其行使不仅涉及到股东个人权益的保护,也关乎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会议的公平与效率。修订后的《公司法》进一步明确了股东质询权行使的场合、时间及被质询主体等内容,但仍有一些重要内容尚待进一步规范,这是留给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规则和各上市公司的章程的“立法”命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何宇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博弈是现代公司制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关系。在股权集中与股权分散两种情况下,得出委托代理双方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和"博弈总得益",强调了博弈对于制度环境的依赖,而构建和完善基础制度是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的当务之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琳  
基于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现金流与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过度投资能够更合理地解释这种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负相关,具有抑制过度投资的"利益趋同效应";终极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正相关,表明两权分离使得终极控股股东有能力和动机侵占上市公司利益,加剧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效应的发生不仅需要能力和动机,还需要公司具有充足现金流这一"机会",较少的现金流能够有效地约束终极控股股东的利益攫取,抑制过度投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明昕   李仲飞   韦立坚   李世炳  
上市公司由于共同股东关系形成复杂网络。上市公司股东网络对于财务风险存在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通过股东联结产生财务救助,另一方面通过股东联结进行财务掏空。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与区域内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存在密切关联。基于2010至2019年上市公司大股东信息,构建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的A股上市公司的股东网络,计算网络的网络特征,深度分析上市公司之间的财务风险传导。结果表明,经济发达的东部和中部地区,上市公司股东网络节点的度对Z值的影响显著为正,一家上市公司与其他上市公司共同大股东越多,它的财务风险越小。如果某公司发生财务危机,通过共同大股东联系的公司对其有救助意向,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冉茂盛  田丹  黄凌云  阚磊  
文章以2005年~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针对股权集中条件下企业不同控制权配置形态与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监督组中股权集中度与投资效率呈"U"型关系,股权制衡效果明显,过度投资得到有效抑制;反之,在共谋组中股权集中度与投资效率呈倒"U"型关系,此时股权制衡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过度投资几率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