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4)
2023(8304)
2022(7336)
2021(6740)
2020(6157)
2019(14504)
2018(14412)
2017(30002)
2016(16160)
2015(18799)
2014(18886)
2013(19089)
2012(18069)
2011(16388)
2010(16603)
2009(15923)
2008(16168)
2007(14763)
2006(12899)
2005(11674)
作者
(47525)
(40005)
(39586)
(37956)
(25401)
(19105)
(18483)
(15390)
(14739)
(14234)
(13282)
(13229)
(12590)
(12388)
(12351)
(12338)
(12315)
(11697)
(11657)
(11555)
(9826)
(9814)
(9777)
(8986)
(8959)
(8885)
(8840)
(8802)
(8049)
(7821)
学科
(74851)
经济(74768)
(54312)
管理(52317)
(45102)
企业(45102)
方法(41355)
数学(37770)
数学方法(37558)
(25324)
中国(19146)
(18842)
(17885)
(17075)
财务(17053)
财务管理(17005)
企业财务(16279)
(15314)
贸易(15308)
(14889)
业经(13859)
(12660)
银行(12636)
(12334)
农业(12097)
(11957)
(11876)
地方(11739)
(11649)
金融(11647)
机构
大学(249089)
学院(246014)
(108984)
经济(106900)
管理(98900)
理学(85409)
理学院(84601)
管理学(83592)
管理学院(83126)
研究(76664)
中国(61116)
(54154)
(51077)
财经(43423)
科学(43376)
(39447)
(38552)
(37593)
中心(36091)
(35580)
经济学(34672)
研究所(34348)
业大(33814)
北京(32530)
财经大学(32419)
经济学院(31782)
农业(29916)
(29055)
师范(28787)
(28377)
基金
项目(154197)
科学(122060)
基金(114369)
研究(112883)
(97790)
国家(97026)
科学基金(83690)
社会(73438)
社会科(69878)
社会科学(69857)
基金项目(60835)
(58763)
自然(53381)
教育(52790)
自然科(52134)
自然科学(52119)
自然科学基金(51268)
(49760)
资助(48373)
编号(46049)
成果(37718)
(36681)
重点(34308)
(32231)
教育部(32043)
(31788)
人文(31189)
课题(30372)
国家社会(30322)
科研(30143)
期刊
(114841)
经济(114841)
研究(72841)
(43894)
中国(40147)
管理(34622)
学报(34503)
(32334)
科学(31600)
大学(26314)
(26099)
金融(26099)
学学(24783)
财经(22553)
农业(21349)
技术(19948)
经济研究(19488)
(19193)
教育(19175)
业经(18742)
问题(16435)
(14777)
理论(13420)
技术经济(13342)
商业(13179)
统计(13147)
实践(11987)
(11987)
国际(11886)
财会(11653)
共检索到358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斐  贺文哲  
本文采用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纵向并购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纵向并购虽然在并购当年和并购后一年对企业的正面影响不大,但在并购后两年开始业绩就有了很大的提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林  
本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纵向并购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纵向并购的目的有相当一部分并非出于要降低公司的交易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峰  
文章以2006—2013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纵向并购能否作为经营性对冲举措,在微观层面上帮助企业有效应对风险,即风险管理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前期风险较高时,更倾向于通过实施纵向并购以应对风险;资产专用性越高,这种倾向性更为显著。进一步发现,在前期高风险企业中,在经历短期的上下游资源整合后,实施纵向并购的企业能够在中长期内显著降低风险,且下降幅度呈递增趋势;资产专用性越高,风险下降幅度更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郝颖  罗竹凤  
公司并购重组是企业理论和公司财务实践的重要命题之一。关于公司并购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公司并购动机探究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都较为充实。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中国的并购重组正从投机性重组、买壳上市过渡到产业整合的阶段。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中央企业,都意识到并购是产业整合的重要手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资助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青原  
本文分析资产专用性与公司纵向并购财富效应的相关性。以1998-2008年间发生的、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的国内非关联股权标的纵向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以地点相近性、研发支出密度和契约密度衡量公司纵向并购双方的资产专用性。结果发现,并购交易双方资产专用性越高,收购方公司财富效应越大,且随着并购双方纵向关联程度的增加及它们所在地区产权保护程度的降低,资产专用性与公司纵向并购财富效应间的正相关性越强,支持了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假说。这表明,在不完善的法律制度、较差的契约实施和低效的社会信任条件下,纵向一体化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机制,保护交易双方,特别是对私人控股型的收购公司来说,有价值的专用性资产投资能使其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里昕  揭筱纹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地14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纵向战略联盟组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发展战略、规模水平和企业高级管理者对纵向战略联盟的组建呈显著正相关;在控制住行业类别变量后,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类别对纵向战略联盟组建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玮  王满  
纵向一体化影响企业财务决策,但关于纵向一体化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以往研究却鲜有涉及。本文以2005—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和现金持有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可以显著降低现金持有水平;融资方面纵向一体化降低了现金-现金流敏感性,通过融资约束渠道影响了现金持有;投资方面纵向一体化降低了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起到了良好的治理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英  
本文选取2002年发生的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并购前后共4年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上市公司并购效应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相反还有所下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骊禧  吴玉宇  
基于智力资本理论,依据中国A股农业上市公司2008—2021年年度数据,考察纵向兼任高管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纵向兼任高管与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呈负相关,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改善这种负向效应;纵向兼任高管职位越高,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的抑制效应越明显;纵向兼任高管与智力资本技术创新专利产出呈负相关。鉴于此,农业上市公司应重视纵向兼任高管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负面影响,可通过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来降低对它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升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翼  乔元波  何小锋  
本文以2003—2008年沪、深股市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发生前三年和并购后五年的经营业绩水平做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是无效率的,没有实现并购双方资源整合和创造价值的效果;进一步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关联方交易使收购公司并购后长期绩效得以改善,目标公司并购前财务风险越大对收购公司并购后长期绩效有加剧恶化的作用。同时,目标公司并购前的固定资产盈利能力和主营业务水平对收购公司并购后绩效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瑾  陈宏民  
上市公司并购效应的体现主要来自于关联并购 ,市场化的非关联并购效应不明显。横向并购效应突出 ,混合并购呈负面效应。非现金支付方式并购效应优于现金支付方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苏明中  
基于2001年至2004年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设计中期绩效指标,实证分析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中期绩效的影响和外资并购行为对上市公司中期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并购对上市公司中期绩效没有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中期价值有显著的负作用;外资控股对公司中期价值有负的影响,对中期效益有显著负的影响;2003年后外资并购的上市公司,其中期价值不如2003年之前,其中期效益也显著不如2003年之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红军  
我国上市公司由于特殊的产权结构而存在比较突出的代理问题。本文实证分析了1999-2003年大股东更迭的并购事件中代理问题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购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上升,对第一大股东有制衡能力的其他大股东的出现有助于缓解代理冲突;当并购的结果导致大股东以增发配股方式掠夺中小股东的可能性上升时,代理冲突加剧,企业价值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