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0)
2023(6655)
2022(5414)
2021(5097)
2020(4426)
2019(10191)
2018(10050)
2017(20432)
2016(11177)
2015(13089)
2014(13152)
2013(13603)
2012(12422)
2011(10748)
2010(11091)
2009(10861)
2008(11399)
2007(10509)
2006(9601)
2005(8827)
作者
(30960)
(25833)
(25652)
(24555)
(16369)
(11897)
(11730)
(9823)
(9407)
(9368)
(8535)
(8512)
(8395)
(7981)
(7967)
(7620)
(7606)
(7591)
(7504)
(7467)
(6415)
(6220)
(6211)
(5814)
(5812)
(5808)
(5687)
(5657)
(5166)
(4905)
学科
管理(52991)
(47874)
(43699)
企业(43699)
(43083)
经济(43023)
(34489)
方法(22415)
数学(19431)
数学方法(19352)
(19295)
财务(19267)
财务管理(19210)
企业财务(18391)
(18029)
中国(14731)
财政(13739)
(12448)
体制(11342)
(11182)
(11070)
(10965)
银行(10962)
(10155)
业经(10064)
(9917)
(8910)
制度(8907)
(8411)
贸易(8400)
机构
大学(162509)
学院(161639)
(70277)
经济(68749)
管理(68471)
理学(56898)
理学院(56411)
管理学(55999)
管理学院(55650)
(49367)
研究(46220)
中国(43236)
财经(34212)
(33646)
(30931)
财经大学(25354)
(25120)
科学(23801)
(22975)
中心(22249)
北京(21902)
经济学(21679)
商学(20256)
商学院(20098)
经济学院(19785)
(19743)
研究所(19375)
(17899)
业大(17383)
经济管理(16943)
基金
项目(90815)
科学(71672)
研究(68758)
基金(67522)
(56395)
国家(55930)
科学基金(49036)
社会(45150)
社会科(43007)
社会科学(42994)
基金项目(35690)
(33331)
教育(31668)
自然(30268)
自然科(29547)
自然科学(29537)
自然科学基金(29028)
资助(28488)
编号(27933)
(27858)
成果(23723)
(21797)
重点(19541)
教育部(19455)
人文(19168)
(18985)
国家社会(18717)
(18524)
(18486)
项目编号(18393)
期刊
(82727)
经济(82727)
研究(55142)
(46922)
中国(32491)
管理(29911)
(21728)
金融(21728)
学报(18712)
财经(18295)
科学(17765)
(15588)
大学(15477)
(14675)
学学(14515)
经济研究(14217)
会计(13273)
财会(12909)
技术(12855)
业经(12608)
教育(11197)
问题(10972)
(10115)
农业(9381)
理论(9136)
(8896)
商业(8861)
通讯(8732)
(8701)
财政(8701)
共检索到263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纪杰  
本文通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事件的超额收益率以及累计超额收益率的计算发现,实行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存在着明显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股东财富效应显著,并结合现阶段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永林  叶南峰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正处于积极探索实施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学术界莫衷一是。政府的政策也是左右不定。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企业并未给公司股东带来明显的财富效应。这种情况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鲜文波  
本文选取了1997~2009年间实施管理层收购(MBO)的沪深两市6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短期市场绩效和长期市场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发现,MBO方案公告日前40天和后30天的累积超额收益率(CAR)为1.67%且T检验不显著,即短期财富效应不明显。MBO方案公告后24个月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BHAR)仅为4.37%且T检验不显著,即长期财富效应不明显。研究表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作用不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和规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汪强  严龑  吴世农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管理层收购的动机更加强烈,相关研究也再次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收集了1997-2006年间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事件分析法对上市公司MBO的市场效应进行考察。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没有带来显著的财富效应。表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作用不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杰武  张秋生  谢纪刚  
本文以1997年到2007年所发生的56起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股东的长期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管理层收购后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下降,没有给股东带来长期财富效应的研究结论。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尹初  施笑贞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绩效,结果发现上市公司通过管理层收购后,其财务绩效没有显著上升,并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山  王静梅  
上市公司管理者收购(MBO)对优化上市公司产权结构、降低代理成本、建立高效的企业家激励机制、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施MBO过程中也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充分、收购价格不合理、国有资产的流失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的监管。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卫国  纪杰  葛春辉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997至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综合得分逐年上升,收购当年经营绩效提高不太明显;而收购后一年增幅则高达7 3509%,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实证分析表明:管理层收购是一种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有效手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立岩  王晓萌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2001—2003年我国沪市上市公司股权收购公告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独特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果:短期内收购公司股东财富在公告日前后呈先盈后亏的阶段性表现。进一步的横截面回归分析指出:对股东财富而言,相对规模、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和年份在公告日前以及混合支付在公告日后均具有正影响,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公告日后具有负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金凤  李定清  
从首次信息公开披露的角度来划分,我国第一起上市公司MBO发生在1997年。1997年5月7日大众出租发布公告,"经公司一届九次董事会讨论决定,我公司已于1997年5月5日,以协议方式一次性向上海大众企业桂林有限公司转让所持有的上海浦东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股26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维然  冯士伟  
本文介绍了美国管理层收购的交易特点和市场条件以及财富效应的主要来源 ,并对中美两国管理层收购交易特点和市场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对比 ,同时指出了我国管理层收购在交易方式、信息披露和融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喜平  张庆  
管理层收购(MBO)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从而提高公司财务绩效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我国深、沪两市中具有代表性的2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合成数据(Panel Date)截面回归的计量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MBO的财务绩效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比较低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下,MBO并未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且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财务绩效成反向关系;(2)管理层收购前后,公司每股净资产均呈向上的凸性;每股收益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扩大而呈递减趋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廖洪  张娟  
本文以2000~2002年深沪两市发生的18起管理层收购案例为样本,以公司每股净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NROA)和主业利润率(CROA)等财务指标为衡量值,根据管理层收购前后3年的数据,对管理层收购的财务绩效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讨论了不同股份转让比例和负债率下的管理层收购的不同效应和结果。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MBO公司呈现出整体业绩下降的趋势;现金流量在MBO后较为紧张,MBO的股份转让比率在10%~30%较为适当;MBO公司负债率上升,不能发挥激励约束作用;MBO公司应加强MBO公告的信息披露内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志奇  程婧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新生事物备受争议,本文重点对上市公司实施MBO后的派现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界定过度派现行为的标准,指出并不是所有实施了MBO的上市公司都存在过度派现行为,有些正常的高派现并不等同于过度派现。本文还对上市公司过度派现行为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民  陈玉罡  
并购引起了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价的变化 ,因而引起了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变化。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 ,对 1 999— 2 0 0 0年中国证券市场深、沪两市共 3 49起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并购能给收购公司的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增加 ,而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 ;不同类型的并购有不同的财富效应 ;国家股比重最大和法人股比重最大的收购公司其股东能获得显著的财富增加 ,而股权种类结构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