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4838)
- 2022(4148)
- 2021(4073)
- 2020(3580)
- 2019(8661)
- 2018(8517)
- 2017(17961)
- 2016(9838)
- 2015(11774)
- 2014(11836)
- 2013(12187)
- 2012(11192)
- 2011(9883)
- 2010(10289)
- 2009(10209)
- 2008(10860)
- 2007(10289)
- 2006(9531)
- 2005(9084)
- 2004(8060)
- 学科
- 管理(46070)
- 业(43327)
- 济(41370)
- 经济(41323)
- 企(39543)
- 企业(39543)
- 方法(21858)
- 财(21285)
- 数学(18944)
- 数学方法(18902)
- 务(16805)
- 财务(16783)
- 财务管理(16750)
- 企业财务(16091)
- 制(14186)
- 中国(12641)
- 银(10926)
- 银行(10924)
- 行(10187)
- 农(9714)
- 融(8906)
- 金融(8906)
- 业经(8881)
- 体(8848)
- 策(8377)
- 贸(7923)
- 贸易(7914)
- 体制(7869)
- 易(7742)
- 划(7655)
- 机构
- 大学(151155)
- 学院(149512)
- 济(67366)
- 经济(65873)
- 管理(64471)
- 理学(52581)
- 理学院(52151)
- 管理学(51854)
- 管理学院(51526)
- 研究(43013)
- 中国(41749)
- 财(40408)
- 京(32041)
- 财经(30502)
- 经(27564)
- 江(22963)
- 财经大学(22896)
- 所(21305)
- 北京(21235)
- 经济学(20660)
- 中心(20649)
- 科学(20127)
- 商学(19084)
- 商学院(18940)
- 州(18760)
- 经济学院(18636)
- 研究所(17898)
- 融(16658)
- 金融(16305)
- 经济管理(15821)
- 基金
- 项目(77892)
- 科学(61571)
- 研究(59916)
- 基金(58223)
- 家(47882)
- 国家(47497)
- 科学基金(41841)
- 社会(38846)
- 社会科(36903)
- 社会科学(36889)
- 基金项目(30728)
- 教育(28089)
- 省(27748)
- 自然(26065)
- 资助(25645)
- 自然科(25414)
- 自然科学(25407)
- 自然科学基金(25016)
- 编号(24900)
- 划(23463)
- 成果(21508)
- 部(19376)
- 教育部(17446)
- 人文(17103)
- 性(16775)
- 重点(16414)
- 项目编号(16167)
- 课题(16140)
- 创(15769)
- 制(15652)
共检索到247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上)
[作者]
张楠楠 叶玉华
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我国对资本市场制定了非常重要的三个监管措施,而它们恰恰成为中国大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直接动机。本文通过这三大监管制度来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王兆楠
本文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从盈余管理的视角研究了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代理问题及具体表现。研究结果显示,与独立上市公司相比,系族上市公司和集团上市公司倾向进行向下盈余管理,其中系族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程度最为严重。从企业集团产权性质分析,民营系族上市公司和民营集团上市公司比同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程度更为严重。在系族上市公司中,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与系族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的程度负相关。这表明,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代理冲突会受到内部资本市场的影响,从而有别于普通的第一类代理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王兆楠
本文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从盈余管理的视角研究了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代理问题及具体表现。研究结果显示,与独立上市公司相比,系族上市公司和集团上市公司倾向进行向下盈余管理,其中系族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程度最为严重。从企业集团产权性质分析,民营系族上市公司和民营集团上市公司比同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程度更为严重。在系族上市公司中,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与系族上市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的程度负相关。这表明,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代理冲突会受到内部资本市场的影响,从而有别于普通的第一类代理问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跃堂 罗慧
近年来 ,西方学术界掀起了从资本市场角度研究管理动机的热潮 ,产生了不少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对盈余管理这种来自资本市场的观点进行了综述 ,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特征 ,就这种观点对我国资本市场规范和发展的政策含义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盈余管理 资本市场 监管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彦霖 曾涛 尤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本文利用1999年、2001—2007年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数据来研究会计准则和资本市场监管规则在遏制公司盈余管理方面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为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端入手更为有效。就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为满足资本市场监管要求之动机而言,应该从资本市场监管规则的改进入手。而会计准则因其公共合约性质和不完备性,既没有责任也没有能力去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1999年、2001—2007年间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行为支持本文的这一观点,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显示,是资本市场监管规则而非会计准则在影响和制约着上市公司是否利用债务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冯丽霞 徐颖
现代经济中,多样复杂的内部资本市场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内部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为内部资本市场中的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温床。本文从内部资本市场中盈余管理的特点入手,分析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中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内部动机与外部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内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继红 贾香萍 张元启
盈余管理问题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入手 ,指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和识别办法 ,并提出包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民事赔偿制度、解决国有股和法人股全流通问题、政府和企业转变理念以及进行全社会的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等对策 ,以便有效治理盈余管理现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兆德
按照利润表上所分层次将净利润分解为不同盈余组成部分,实证检验每部分各自的持续性,并分析分解盈余对下一年度净收益的解释预测能力及市场对这种预测能力反应的适当性。研究发现,主营业务利润具有最好的持续性;将净利润分解为营业利润、非营业利润和所得税等项目后,这些分解信息较本年度净利润对下一年度净利润有更好的解释能力,其中本年营业利润对以后年度净利润的解释力最强且稳定,而非营业利润几乎没有解释能力;证券市场对利润分解后的增量信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应,尤其是低估了营业利润对下一期间净利润的解释能力。这说明在同样的净利润水平下,那些营业利润水平较高的企业股票价值可能会被低估,投资者可以据此获得套利机会。
关键词:
盈余分解 盈余持续性 证券市场反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车伟娜
本文选取2012-2014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双重代理冲突对公司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并检验了内部资本市场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控股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正相关,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可操控应计利润显著负相关,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变量与上市两个变量的交乘项与可操控应计利润均显著相关。综合以上两点可以发现:一方面控股股东为谋取个人私利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掩饰自己的私利行为,而内部资本市场成为其进行掩饰的重要途径,这一系列行为进一步恶化了公司的盈余质量;另一方面管理层利用其占有的信息不对称优势为谋求个人私利具有很强的盈余操控动机,而内部资本市场同样成为其进行盈余操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双重委托代理冲突 内部资本市场 盈余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丽娜
一、引言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对投资者使用的财务信息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大量的盈余管理文献阐述了管理者的信息扭曲行为,特别表现在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在对企业在股票市场上估值的影响。盈余管理战略在扭曲投资者对股票价值做出估计与其真实价值的偏离程度取决于手段的多样性和隐蔽性。盈余管理有两种方式;应计盈余管理(Accruals Management)和真实盈余管理(Real Activities Management)。应计盈余管理通常是指管理者在财务报表产生过程中通过会计选择进行数据处理过程做出干预行为。重要的是,应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澍
基于制度变迁的动态视角,利用《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及2009-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考察了市场化改革速度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改革速度与公司盈余管理呈正U型关系。在进一步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上述正U型关系只显著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进一步对非国有企业样本按是否具有政治关联分组后,发现正U型关系只显著存在于无政治关联的非国有企业组中。这一结果表明,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提高非国有无政治关联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当市场化改革过快时,上述企业有动机通过提高盈余管理水平,以应对由此引发的契约风险。而国有企业和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可能因更加稳固和富有业绩弹性的薪酬和债务契约,其盈余管理水平对过快的市场化改革速度反应不敏感。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高大为 魏巍
MM定理开创了研究现代企业融资行为和资本结构管理的先河,国外诸多学者研究表明,资产结构、公司规模、非债务税盾、成长能力、公司业绩、财务困境成本等因素影响资本结构的选择,但是上述研究都没有考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上述影响因素的同时引入盈余管理作为资本结构的解释变量,选取中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资本结构负相关,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正相关,公司规模指数与资本结构正相关,非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负相关。公司成长指数与资本结构正相关等结论。
关键词:
资本结构 盈余管理 中国上市公司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小伟 王德正
本文选取已发生管理层收购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发现,尽管实施管理层收购,股价发生很大波动,但总体上没有给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同时采用盈余管理的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实施收购前一年,公司存在显著的调减公司盈余的应计会计处理,在收购当年和下一年则又存在调增公司盈余的行为。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