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2)
2023(8472)
2022(7149)
2021(6577)
2020(5631)
2019(12746)
2018(12500)
2017(25518)
2016(13346)
2015(15197)
2014(15221)
2013(15193)
2012(14025)
2011(12557)
2010(13157)
2009(13247)
2008(12538)
2007(11561)
2006(10667)
2005(10085)
作者
(36869)
(30425)
(30398)
(29023)
(19201)
(14324)
(14064)
(11479)
(11467)
(11023)
(10307)
(10069)
(9804)
(9661)
(9519)
(9422)
(9075)
(8872)
(8792)
(8713)
(7801)
(7427)
(7176)
(6977)
(6906)
(6883)
(6803)
(6784)
(6057)
(5887)
学科
(53058)
经济(52953)
管理(50271)
(49933)
(44062)
企业(44062)
(27366)
金融(27364)
(26113)
银行(26105)
(25481)
(25220)
中国(23482)
方法(22634)
(22615)
数学(20126)
数学方法(20032)
(18223)
财务(18196)
财务管理(18162)
企业财务(17401)
(14687)
业经(14052)
(13965)
体制(13033)
(11600)
贸易(11585)
(11413)
中国金融(11300)
(9955)
机构
学院(195156)
大学(194822)
(87938)
经济(86099)
管理(75175)
理学(63451)
理学院(62921)
管理学(62283)
管理学院(61929)
研究(60335)
中国(57316)
(50754)
(39950)
财经(38968)
(35154)
中心(29803)
科学(29735)
(29254)
财经大学(29180)
(29068)
经济学(28670)
经济学院(26019)
北京(25866)
研究所(25077)
(24942)
金融(24468)
(24039)
(23712)
(23612)
商学(22924)
基金
项目(114143)
科学(90682)
研究(88477)
基金(84489)
(70145)
国家(69563)
科学基金(60851)
社会(58795)
社会科(56029)
社会科学(56016)
基金项目(44182)
(43327)
教育(40702)
编号(36164)
自然(36100)
(35774)
自然科(35220)
自然科学(35208)
资助(35145)
自然科学基金(34626)
成果(31176)
(28518)
(27349)
重点(25349)
(24874)
课题(24674)
(24570)
教育部(24566)
国家社会(24377)
(24072)
期刊
(100311)
经济(100311)
研究(66339)
(42481)
(40336)
金融(40336)
中国(39124)
管理(30688)
学报(22340)
(22206)
科学(21398)
财经(20605)
大学(18740)
学学(17783)
(17448)
经济研究(16981)
业经(16233)
教育(16022)
技术(14949)
农业(13470)
问题(13378)
(12170)
理论(11867)
财会(11410)
国际(11229)
会计(10573)
实践(10527)
(10527)
商业(10143)
现代(9366)
共检索到312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龚新龙  王宗军  
对19922015年的零杠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零杠杆公司并不是某些行业的特定现象,刚上市的公司则更倾向于采用零杠杆方式经营;采用零杠杆政策的公司规模更小、增长机会更大、有形资产所占的比重更低;大多数零杠杆公司融资是受限制的,而不能获得负债融资;一部分融资不受限制的公司故意采用零杠杆策略,与融资受限制的零杠杆公司相比,这些公司盈利能力强、股利支付率高、上市时间更长、规模更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静杰  杨刚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的债券融资和优先股融资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研究了杠杆融资的市场作用、实践意义和操作方法 ,提出了公司进行金融工具创新的意义和途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焕蕊  
当前,部分资产负债率偏高的上市公司偏好利用SPV融资工具实现融资。在会计处理上,一方面,通过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分类和合并财务报表实务操作中的职业判断,将偿付义务"上移"到母公司;另一方面,通过合营或规避控制SPV方式将融资隐匿在资产负债表外,实现"调节资产负债率"以达到报表中去杠杆的效果。运用SPV融资工具在实现融资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隐性债务和财务风险,因此,上市公司既要做好金融融资工具为实体经济服务,又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建华  沈维涛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是近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一大热点。本文从委托理财中上市公司暴露出来的问题入手,揭示了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畸形化、投资决策非理性的内在根源,并对委托理财的规范发展提出了制度改革的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珍  李婉丽  高伟伟  
本文以2007-2013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研究了我国零杠杆公司的增长趋势、零杠杆政策的持续性以及行业分布等公司基本特征。进一步,分别从融资结构和融资约束视角分析影响上市公司选择零杠杆政策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内源融资充分性、权益融资充分性以及融资约束是影响上市公司零杠杆政策选择的三个重要因素。内源融资充分和权益融资充分的公司采用零杠杆政策的可能性更大,高融资约束的上市公司也更倾向于采用零杠杆政策。本研究丰富了零杠杆方面的相关研究,为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零杠杆政策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攀  王艺霖  霍源源  
良好的金融治理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去杠杆向稳杠杆过渡的重要保障。在测算了"去杠杆"政策实施以来的中国金融治理水平的基础上,采用中介效应和门限效应模型分析其对非金融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提升金融治理水平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融资效率,这一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达到54.20%。当金融治理水平和股票市场活跃度超过门槛值后,加杠杆对融资效率的正向作用大幅减弱,将金融结构、融资结构作为替代指标的稳健性检验佐证了这一发现。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相比,改善金融治理更能促进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提高小型企业融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瑞  
借助财务杠杆实现融资并购的杠杆收购模式,以"以小见大"的形式受到诸多中小企业的热捧,而债务融资作为杠杆收购实施的关键,发挥着资金保障作用,股权质押作为债务融资方式之一,因具有融资快、成本低的优势,引起了收购方的注意,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股权质押融资进行杠杆收购,但这种方式极易导致风险叠加,若缺乏合理有效控制则将会导致杠杆收购成果付诸东流。因此,文章以实际案例为依托,深入分析杠杆收购下的股权质押融资风险,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崔静  
目前有关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成因的理论研究很少,而且忽视了从财务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将以现代企业财务理论为基础,引入行为金融理论,用现实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成因,挖掘该偏好形成的理论依据,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龚新龙  王宗军  
根据CCER的数据对我国沪、深上市公司1992~2015年间的零杠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采用零杠杆的现象呈上升趋势;刚上市的公司更倾向于采用零杠杆方式经营;公司随着年龄的增长,采用零杠杆的比例会随之降低。进一步研究零杠杆现象和公司潜在税收收益之间的关系,发现零杠杆公司存在较大的潜在税收收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龚新龙  王宗军  
根据CCER的数据对我国沪、深上市公司19922015年间的零杠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采用零杠杆的现象呈上升趋势;刚上市的公司更倾向于采用零杠杆方式经营;公司随着年龄的增长,采用零杠杆的比例会随之降低。进一步研究零杠杆现象和公司潜在税收收益之间的关系,发现零杠杆公司存在较大的潜在税收收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书宜  
本文以批发零售业167家上市公司2014-2016年的融资效率为研究对象,对以总资产、股东权益比率和财务费用为投入指标、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为产出指标的复杂系统进行数据包络分析。根据企业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有效数量和有效率的比较,在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本身股权结构、自身公司内部治理以及证券市场政策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实现提升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整体融资效率的目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晓霞  
我国股票市场设立10多年以来,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资金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出现了偏好股权融资,忽视债务融资的现象。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较低,债券市场不发达等,其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而形成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会对其经营管理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启丹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规模的扩大,在融资类型的选择上,上市公司普遍趋向于通过股权融资进行融资,这与"融资顺序"理论相违背。造成这一行为的原因除公司治理结构缺陷、资本市场不发达、股权融资软约束等因素外,对上市公司进行考核所采用的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亦存在内在缺陷。为此,建议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考核时采用新的考虑股权融资成本的业绩评价指标EVA,将有助于纠正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珍  李婉丽  高伟伟  
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选择零杠杆政策的公司均呈现逐年显著增长的趋势。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的研究视角,研究了为什么上市公司会选择零杠杆政策。研究发现,从主动选择的视角,无外部融资需求、财务灵活性和投资机会分别是导致上市公司最终选择零杠杆政策的三个重要动机;从被动选择的视角,上市公司确实会由于受到融资约束而被动选择零杠杆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满文  
并购融资制度对并购效率起着核心作用,随着资本市场并购浪潮的到来,并购市场日益呼唤健全的并购融资制度。本文具体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制度存在的缺陷,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并购融资制度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