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0)
- 2023(16044)
- 2022(13965)
- 2021(13122)
- 2020(11123)
- 2019(25722)
- 2018(25473)
- 2017(50334)
- 2016(26911)
- 2015(30240)
- 2014(29752)
- 2013(29164)
- 2012(26655)
- 2011(23852)
- 2010(23929)
- 2009(22228)
- 2008(21822)
- 2007(19118)
- 2006(16802)
- 2005(14718)
- 学科
- 济(108574)
- 经济(108454)
- 管理(85139)
- 业(82494)
- 企(70852)
- 企业(70852)
- 方法(53798)
- 数学(46639)
- 数学方法(46064)
- 财(32178)
- 中国(28605)
- 农(27511)
- 业经(24341)
- 务(21870)
- 财务(21799)
- 财务管理(21759)
- 学(21571)
- 制(21319)
- 企业财务(20792)
- 技术(20343)
- 贸(19413)
- 贸易(19400)
- 理论(19007)
- 易(18863)
- 地方(18693)
- 农业(18296)
- 银(17698)
- 银行(17661)
- 和(17048)
- 行(16776)
- 机构
- 大学(385853)
- 学院(382472)
- 管理(157190)
- 济(156219)
- 经济(153039)
- 理学(136962)
- 理学院(135570)
- 管理学(133318)
- 管理学院(132604)
- 研究(119452)
- 中国(90467)
- 京(80722)
- 财(74722)
- 科学(71351)
- 财经(60683)
- 所(57679)
- 经(55164)
- 中心(54418)
- 业大(53938)
- 农(53604)
- 江(53082)
- 研究所(52217)
- 北京(50850)
- 范(48362)
- 师范(47941)
- 经济学(47477)
- 财经大学(45500)
- 院(43767)
- 州(43732)
- 经济学院(43015)
- 基金
- 项目(259258)
- 科学(205463)
- 研究(190900)
- 基金(190296)
- 家(164117)
- 国家(162767)
- 科学基金(141837)
- 社会(121659)
- 社会科(115379)
- 社会科学(115349)
- 基金项目(101213)
- 省(99572)
- 自然(92112)
- 自然科(90011)
- 自然科学(89989)
- 自然科学基金(88385)
- 教育(88316)
- 划(83768)
- 资助(78345)
- 编号(78072)
- 成果(62505)
- 部(58162)
- 重点(57086)
- 创(55152)
- 发(53732)
- 课题(52178)
- 创新(51446)
- 教育部(50665)
- 国家社会(50032)
- 人文(49713)
- 期刊
- 济(164413)
- 经济(164413)
- 研究(111878)
- 中国(64034)
- 管理(58860)
- 财(57855)
- 学报(55893)
- 科学(52061)
- 农(47081)
- 大学(43695)
- 学学(41016)
- 教育(39487)
- 技术(33697)
- 融(32938)
- 金融(32938)
- 农业(32724)
- 财经(29841)
- 业经(27035)
- 经济研究(26791)
- 经(25408)
- 问题(21864)
- 理论(19435)
- 图书(19308)
- 技术经济(19271)
- 科技(17933)
- 实践(17671)
- 践(17671)
- 商业(17665)
- 统计(17272)
- 贸(17238)
共检索到545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青
从新古典投资理论出发,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对资本成本的响应程度以及企业投资规模与利润水平的关联程度,笔者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总体上符合新古典经济理论所期望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的企业投资行为范式;(2)由于存在较大的资本存量调整成本,新古典经济理论倡导的干预投资的经济政策对我国企业的投资行为在长期内会发生调节作用,但短期内的作用非常有限。
关键词:
投资行为 利润最大化 资本成本 政策效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吉瑞 王彦博
以我国非金融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以新古典投资模型为基础,对我国企业投资行为的目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具有新古典条件下企业投资行为的共同特征,同时也具有转轨时期的特征。
关键词:
企业投资 投资目标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罡 朱卫东 孙慧倩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政府补助对企业投资方向的影响,从而考察政府补助的政策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政府补助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正向作用,对企业对外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则具有负向作用;地区经济增长业绩显著影响了政府补助对企业投资方向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低的地区,上述政府补助对企业投资方向的影响更显著;相比于中央控股企业,政府补助对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的投资方向影响更显著。这些研究表明,政府补助成为地方政府"促投资、谋增长"的一种手段,政府补助促使企业"优先选择"对经济增长拉动明显的固定资产投资,而相对削减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结果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过度和...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政府补助 投资方向 政府干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玲 管亚梅
董事会内部非正式的隐性特征如董事们的才能、地位、影响力等在群体决策过程中发挥无形的作用。以董事会内部非正式的隐性层级为出发点,研究它与公司投资行为及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隐性层级分化程度越高,公司投资规模越大;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中董事会隐性层级分化度对投资规模的影响显著变小;董事会隐性层级分化度越大,公司投资效率越低,出现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可能性越大。
关键词:
董事会隐性层级 投资规模 投资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苑泽明 史方 金宇
选取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公司通过研发操纵获取政府创新补助的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公司前一期的研发操纵程度越大,其在后一期所获得的创新补助越多。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研发操纵获取的创新补助,而所在地的法制环境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研发操纵 创新补助 法制环境 内部控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甄丽明 唐清泉
文章通过构建由技术(T)、组织(O)、和环境(E)组成的TOE框架,并研究了该框架下R&D投资行为及其价值创造的具体机制。以上市公司为例,文章发现TOE框架为解释企业R&D投资行为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技术因素(T)是管理层作出R&D投资决策的基础;组织因素(O)是企业R&D投资决策的内在动力;而环境因素(E)是转型经济中影响企业R&D投资决策的外在动力,其中以组织因素对企业R&D投资决策的影响最大。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R&D投入后价值创造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价值创造的冰山模型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证明了R&D创造价值的过程同时受企业的技术专属性与互补性资产的影响,从而为Teece(1986...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华红 殷冰洁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上具有特殊性,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的虚位等特殊性可能对非效率投资产生重大的影响,研究国有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类型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了A股上市公司除金融行业外行业2003~2007年连续五年的数据,对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是否存在非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非效率投资 国有上市公司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龙晓旋 邢韬 骆琳
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各类专利与授权数据,对比研究社保基金与个人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社保基金持股显著增加了企业专利数量,且对创新含量高的发明专利影响更为明显,改善了专利质量;而对个人投资者持股的影响不明显。分样本检验揭示:社保持股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集中体现于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而个人投资者持股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产生了实质伤害。研究表明,社保基金较长的投资视野与积极的监督管理已在优化企业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散户"追逐热点、跟风炒作的投资风格不利于激励企业创新。因此,未来应持续推进社保资金入市、逐步引导个人投资者退出市场,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帮扶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熊义明 陈欣 陈普 许红伟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大量进行股票送转的动机,学术界尚存争论。本文将不同送转理论纳入同一个计量模型,利用2006~2010年进行高送转公司的样本对不同送转理论进行了验证,为解决关于股票送转动机的争论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结果支持了"最适价格假说"与"股本扩张假说",而拒绝"信号传递假说"、"价格幻觉假说"与"股利迎合假说"。此外,本文模型对高送转公司的预测准确度达90%,基于模型预测建立高送转公司的投资组合可以获取较稳定的超额收益。
关键词:
高送转 送转理论 分红政策 超额收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尘永魁 关健 田冬冬
本文在新古典投资理论基础上,将市场景气状态、预期偏差、融资约束纳入投资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造业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企业合意投资水平与市场景气水平密切相关,当市场处于扩张期时,企业合意投资规模提高,反之合意投资规模下降。受预期偏差和融资约束的影响,企业实际投资规模偏离合意投资水平,形成非效率投资。融资约束不是越低越好,当市场处于扩张期,企业对未来预期过于乐观时,适度的融资约束有助于企业合理控制投资规模,避免投资过度;当市场处于收缩期,且企业对未来预期过于悲观时,降低融资约束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规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由于融资能力和投资动力不同,其投资水平也有所不同,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更容易产生过度投资问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凌士显 凌鸿程 于岳梅
宗教传统对公司的影响是公司金融和公司治理研究的新兴领域。基于2009—2015年沪深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宗教传统对上市公司分红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宗教传统能够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分红意愿和分红水平;(2)宗教传统能够显著降低“微股利”公司和“铁公鸡”公司的比例;(3)宗教传统对国有控股公司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的分红行为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非国有控股公司分红行为的影响要强于对国有控股公司的影响;(4)分教别研究发现,佛教和道教对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佛教对分红行为的影响要强于道教的影响。宗教传统能够显著改善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关键词:
宗教传统 非正式制度 公司治理 现金股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余官胜 龙文
文章从速度视角研究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特征差异,并探寻其中的影响渠道。在理论上,文章阐述了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速度的融资便利正向影响和决策滞缓负向影响机理。在实证上,文章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速度在总体上慢于非上市公司。进一步地,由于企业异质性的存在,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速度慢于非上市公司的实证结果仅出现在发达国家东道国分样本和非国有企业分样本中。此外,文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验证了各样本实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中介效应检验则进一步确认了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速度的融资便利正向影响渠道和决策滞缓负向影响渠道。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静晓 踪家峰
基于1998~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考察了官员更替对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更替导致辖区上市公司投资支出增加,市场绩效降低,国有企业更易受官员更替的影响,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强化了官员更替对公司投资支出的影响。文章还发现官员更替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更易受官员更替的影响。研究表明官员更替产生的"翻烧饼"效应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地区,企业行为和绩效等效率的提高,需要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治理模式的完善。
关键词:
官员更替 投资行为 公司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玉生 马晓睿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1年352组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性、公司成长性和公司治理这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不显著,而β系数、账面市值比和信息不对称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显著,且都与其呈正相关性。盈余波动性与权益资本成本负相关,行业因素、公司规模、财务杠杆及管理层盈余预告的准确性与权益资本成本正相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振东 徐伟 张邦
文章选取中国A股市场2004-2009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市场时机影响公司投资的股权融资渠道,并深入分析了市场时机影响上市公司投资的机理过程及经济后果。结果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存在显著市场时机影响公司投资的股权融资渠道,通过分析市场时机对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影响,发现股权融资渠道在缓解融资约束公司投资不足的同时也造成了非融资约束公司的过度投资。最后,实证检验表明,市场时机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管理者投资羊群行为、产业政策与企业价值——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融资约束、市场化进程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实证检验
上市公司再融资效率研究——基于绩效变化视角的检验
风险导向审计、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为——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学习和控制行为与企业成长价值——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与公司投资:对其关系的重新检验
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投资与企业绩效——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控股权性质、会计稳健性与不对称投资效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再检验
政府科技资助方式、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与支持行为研究——基于Johnson模型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