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5)
2023(4584)
2022(3975)
2021(3945)
2020(3425)
2019(8057)
2018(8335)
2017(17284)
2016(9407)
2015(11086)
2014(11396)
2013(11204)
2012(10546)
2011(9485)
2010(9831)
2009(9504)
2008(9847)
2007(9235)
2006(8382)
2005(7853)
作者
(26170)
(21633)
(20979)
(20240)
(13772)
(10222)
(9992)
(8020)
(8017)
(7862)
(7147)
(7049)
(6888)
(6778)
(6543)
(6502)
(6478)
(6381)
(6243)
(6132)
(5500)
(5244)
(5199)
(4967)
(4903)
(4884)
(4881)
(4754)
(4360)
(4151)
学科
(37180)
经济(37123)
(35409)
管理(34419)
(31518)
企业(31518)
方法(19192)
(18427)
数学(17075)
数学方法(16988)
(14585)
财务(14572)
财务管理(14537)
企业财务(13946)
(12790)
中国(11259)
(9616)
(8795)
(8176)
银行(8171)
业经(8127)
体制(7683)
(7649)
(7557)
贸易(7549)
(7197)
(6519)
金融(6518)
(6068)
理论(5902)
机构
学院(141069)
大学(138510)
(57114)
经济(55779)
管理(53953)
理学(45156)
理学院(44785)
管理学(44249)
管理学院(43990)
研究(38336)
(35015)
中国(34965)
(28965)
财经(26996)
(24243)
(21673)
财经大学(20029)
科学(19467)
北京(19374)
(19152)
(18281)
中心(18153)
经济学(17159)
商学(16582)
商学院(16483)
(16112)
师范(15982)
研究所(15922)
经济学院(15625)
(14827)
基金
项目(72984)
研究(58417)
科学(56555)
基金(51616)
(41939)
国家(41525)
科学基金(36149)
社会(35535)
社会科(33631)
社会科学(33620)
教育(28360)
(28203)
基金项目(27194)
编号(26830)
成果(22983)
(22926)
资助(22791)
自然(22120)
自然科(21538)
自然科学(21532)
自然科学基金(21194)
课题(17466)
(17366)
项目编号(16756)
(16728)
人文(15598)
教育部(15578)
重点(15575)
(14884)
(14879)
期刊
(70354)
经济(70354)
研究(47694)
(31001)
中国(26209)
管理(21790)
(19614)
金融(19614)
教育(15929)
学报(14784)
财经(13982)
业经(13911)
科学(13541)
(13413)
经济研究(12466)
大学(12048)
技术(11909)
(11750)
学学(11063)
财会(10120)
商业(9657)
问题(9552)
会计(9013)
理论(8943)
(8818)
农业(8449)
实践(8082)
(8082)
国际(7296)
图书(6983)
共检索到223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旗平,肖建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霆  李敬民  
1999年开始的国有股减持市场化实践 ,实际上已涉及到非流通股流通问题 ,2 0 0 2年 1月 2 7日在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布的国有股减持方案阶段性成果 ,更是将国有股减持扩展到实现非流通股的流通这一关系股票市场全局的问题上。在开放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下 ,上市公司股份分割缺陷是目前中国股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归纳已有的非流通股流通问题研究思路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出售与缩股思路的出发点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尊重历史、兼顾发起人对股份公司贡献的指导思想 ,引入发起人资本公积贡献杠杆作为调节系数 ,通过对非流通股的历史追溯调整来解决其流通问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魏军锋  
本文构造了一个股票市场均衡模型来分析非流通股的存在对中国股票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影响。我们发现非流通股的存在,使得股票市场价格发现机制扭曲,一方面使得股票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另一方面使得流通股市场的股价波动与流通股比例密切相关。而且从我们的实证分析证实,非流通股比例越高,流通股市场的股价波动就越大,股票价格中含有的非流通股的放大作用越大,非流通股的存在也会影响经理人员的激励和报酬水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袁锦秀  
启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其基本目标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这无疑是解决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问题的又一次难得的机遇。该文提出: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应当尽快开放证券市场,使流通股与同股同权的非流通股特别是国有股,能有效地按照证券市场的游戏规则,在流通、转让中实现其最大的资本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小明  
非流通股的价格如何确定是有效解决资本市场中股权分置问题的关键。由于两类股权分置,DDM及EVA法无法适用,净资产法偏离真实价值也很多。通过设计全市场流通的权证及竞价申购配售方案,使得配售价格和流通股股东的补偿都可以实现合理保障。竞价中购中的合理出价是一个复杂的事前无法确知的全体博弈问题,竞价结果及权证价值的形成遵循合理预期机制和套利机制。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薛爽  
2005年10月,中石油向下属3家上市公司(辽河油田、锦州石化、吉林化工)流通股股东同时发出回购要约,成功回购后,3家公司股票终止交易,退出市场。文章以此次收购为研究对象,从收购方财务状况、被收购方股票价格、法律环境变迁和规避股权分置改革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石油对回购时机的准确把握和对相关法律、政策的成功规避,有效地降低了回购成本。文章还讨论了溢价的影响因素、溢价的合理性和流通股股东在回购中所处的不利地位。本案例中,中石油对回购时机的把握及其定价策略将对其他公司的回购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雄虎  
我国股份经济与股市中的股权分置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如何看待并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为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找寻正确的出路,关乎股份经济和股市的发展方向,“全流通”的股权统一方案因缺乏相关条件并不适合我国国情。本文提出,恢复股权本性,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和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出路的正确之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静  
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权实质为限售股权,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使我国大量存在的非流通股由限售期不确定的限售股转为有限期限售股,为研究中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定价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无非就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非流通股定价将直接关系到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各类股东利益的得失,关系到股权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于静  陈工孟  孙彬  
基于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交易的样本和限售股协议转让交易的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改前后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行为。发现对于非流通股协议转让的样本,控制权、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审计意见和每股收益都会加重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行为;控制权性质、法制水平和总资产报酬率能抑制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行为。对于限售股的样本,控制权、两权分离度、控制权性质、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加重了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而现金流权、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审计意见、每股收益能够削弱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水平。此外,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利益输送行为,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忠永  奉立城  
根据配股过程中的股东利益的变化,对全流通和股权分置条件下的配股定价分别建立数理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不同条件下的配股定价模型,求得对应的合理定价区间,并据此对2003-2005年配股的44家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我国配股定价普遍高估的结论,并发现市场对定价高估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曦  龙帆  
现金流贴现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估方法 ,文章在系统介绍现金流贴现法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具体情况 ,给出国有股定价的具体方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安青松  张啸川  
上市公司维持上市地位需要满足一定的股权分布标准。本文针对我国证券法律体系中这一规定的不足,通过对股权分布及其标准的概念辨析、实践演进分析、国际比较研究,并从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份全流通市场环境变化及2006年《证券法》实施后的制度变迁出发,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持续上市条件的股权分布标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志泉  邵蕾  
股权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首选的融资方式,有悖于传统的融资结构理论。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度因素、产业因素、股权结构三方面深入剖析了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