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6)
2023(13051)
2022(11575)
2021(10932)
2020(9407)
2019(21654)
2018(21801)
2017(43025)
2016(23354)
2015(26450)
2014(26671)
2013(26504)
2012(24276)
2011(21862)
2010(22022)
2009(20738)
2008(20670)
2007(18321)
2006(16447)
2005(14961)
作者
(67305)
(55533)
(55416)
(52757)
(35491)
(26648)
(25165)
(21718)
(21034)
(20069)
(18911)
(18642)
(17629)
(17563)
(17131)
(16983)
(16548)
(16496)
(16022)
(15920)
(13869)
(13667)
(13312)
(12619)
(12451)
(12434)
(12418)
(12353)
(11122)
(10766)
学科
(91167)
经济(91016)
管理(77628)
(72826)
(63031)
企业(63031)
方法(42334)
数学(36487)
数学方法(36130)
(31158)
中国(24977)
(24217)
(23863)
(21038)
业经(20998)
财务(20968)
财务管理(20926)
企业财务(19985)
(18241)
(16702)
贸易(16690)
(16526)
(16525)
银行(16488)
(16271)
地方(15612)
(15601)
农业(15235)
(14893)
理论(14819)
机构
大学(340202)
学院(336606)
管理(136077)
(135277)
经济(132231)
理学(117088)
理学院(115856)
管理学(114157)
管理学院(113532)
研究(108145)
中国(83541)
(72809)
(69356)
科学(63905)
财经(54415)
(53917)
(49226)
(49083)
中心(48662)
(48504)
研究所(48116)
业大(47008)
北京(46693)
(42300)
师范(41942)
财经大学(40533)
经济学(40259)
(39782)
(39087)
农业(37719)
基金
项目(220221)
科学(173157)
研究(164306)
基金(160473)
(137807)
国家(136678)
科学基金(117923)
社会(103183)
社会科(97726)
社会科学(97701)
基金项目(85736)
(84535)
自然(76107)
教育(75185)
自然科(74242)
自然科学(74225)
自然科学基金(72906)
(71087)
编号(68004)
资助(66179)
成果(56598)
(49765)
重点(48333)
课题(45837)
(45516)
(45345)
(44039)
教育部(43152)
项目编号(42700)
创新(42434)
期刊
(152192)
经济(152192)
研究(104258)
中国(63097)
(55440)
管理(52041)
学报(49266)
科学(45704)
(44342)
大学(38118)
学学(35755)
教育(35482)
(32899)
金融(32899)
农业(30325)
技术(28192)
财经(27269)
业经(24617)
经济研究(23352)
(23022)
问题(20258)
理论(18241)
图书(16866)
实践(16614)
(16614)
技术经济(16292)
现代(15811)
(15632)
科技(15307)
财会(15268)
共检索到501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建明  
在证券市场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股权的高度集中使控制权问题更加明显。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在全流通情况下,一些新的公司治理问题将逐步显现。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为研究对象,以2008年~2011年间发生的80起涉及控制权转移的协议转让交易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转让比例、变更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公司规模、代理问题以及财务杠杆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权私人收益与股权转让比例正相关,与变更股权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负相关。控制权私人收益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与股权制衡度负相关。控制权私人收益与两职合一正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负相关。控制权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玮婷  
文章通过2006年到2008年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大宗股权交易的数据,对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中的溢价问题进行对比,并对其中的控制权私人利益进行了度量。研究发现,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国有上市公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存在更高的控制权私人利益水平,国有控股不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雷星晖  王寅  
当家族利益与上市企业利益相分离时,家族有动机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采用控股股权转让与非控股股权转让的溢价差来度量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方法,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上市企业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达到30.56%;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与企业规模显著负相关,与控股股权转让比例存在不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与股权离散度和大股东制衡不相关。研究结果说明我国家族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存在着结构形式完整,控制权配置不合理的缺陷。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胡旭阳  
本文以 2 0 0 3年上半年发生的国有股权转让交易为样本 ,以受让方是否成为第一大股东和受让的股份数量与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数量的比值代表受让方对受让公司的控制权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权的私人收益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具有较高的私人收益 ,这反映了我国法律体系对中小投资者缺乏足够保护。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冬梅  庄新田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问题是公司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测算控制权私人收益可以间接了解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程度。本文将控股股东的类型分为国家股、国有法人股、法人股和个人持股,分别测算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私人收益。研究发现:(1)国有法人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最高,私人控股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次之。(2)在国有股中,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国有股比例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国家控股公司更倾向于采取在职消费等隐蔽方式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3)在私有股份中,股权集中度和制衡度与控制权私人收益成反比但作用有限,这种现象在个人控股公司中更为普遍。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正相关...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军  杜凤君  
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伴随公司法人制度的产生而出现,并日益成为公司治理上的一个难题。国外有关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探讨和立法规则很少针对国有公司,因而国外的理论和经验用于分析中国的国有公司往往难以获得令人信服的结论。围绕着中国国有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出现了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却产生了内部人控制、激励机制加剧控制权私人收益、否认控制权私人收益将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这三个逻辑上的悖论,从而在理念和现实两个方面都导致中国国有公司的治理困局。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正视中国国有公司在价值目标和市场地位等方面的独特秉性,立法上对因内部人控制而产生的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则不能有丝毫的迁就。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贾明  张喆  万迪昉  
所有权集中的治理结构使得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引入控制权私人收益概念则可以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存在收益独占性问题以及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影响到谁占有什么收益等问题。本研究围绕以控制权私人收益为切入点的文献资料从概念定义、度量方法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文献回顾,以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本研究发现现有研究存在对控制权私人收益概念界定不清,度量方法不够准确,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细雄  淦未宇  万迪昉  
本文从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内涵、控制权私人收益引发的治理后果、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度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权私人收益的防范等几个方面对控制权私人收益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及其对我国公司治理实践的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新春  
控制权私人收益是控股股东和经理人享有而其他股东不能按持股比例分享的那部分收益,是研究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重要概念。目前,学界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常用测度方法有大宗股权溢价法、投票权溢价法和配对样本法,其中大宗股权溢价法最适合测度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人收益,配对样本法由于样本量过少而难以进行大样本研究。近年出现的测度新方法有累积异常收益率法和结构模型法,但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与应用,未来的研究方向是探索更加科学准确的测度方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志鹏  宋娟娟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以来,其发展十分迅猛,上市公司的数量与日俱增,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也日趋活跃。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主体,但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度再融资和股权再融资偏好,已成为制约上市公司和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控制权私有收益视角出发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关建议,以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朱红军  
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科学地研究了大股东控制对于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详尽地分析了不同企业组织形式对公司治理效率的作用,透析了政府在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中扮演的角色,考察了民营企业特殊的治理特征对公司控制权收益的影响。通过系统地分析上市公司治理与控制权收益之间的逻辑关系,为该领域的研究提出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并指出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马骁  魏晓平  
在集中的股权结构下,委托代理问题主要体现为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即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小股东的利益以谋求自身利益,该自身利益因不在股东之间分配而被称为控制权私人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小股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志强  石本仁  
文章以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高管将其私人控制权收益在同行业内做比较时所产生的公平性感受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揭示了高管公平性偏好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相对于股权分散或者存在股权制衡的公司,股权集中公司高管控制权收益绝对额及控制权收益-公司价值敏感性较高,而额外控制权收益的分布情况却与之大相径庭。国有控股公司的高管控制权收益绝对额均值最大,但额外控制权收益均值较小;而家族控股公司的高管控制权收益绝对额均值最小,但额外控制权收益均值较大。(2)控制权收益绝对额与额外控制权收益的激励方向相反。相对于股权分散或者存在股权制衡的公司,股权集中公司高管控制权收益绝对额显著降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磊  徐向艺  
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已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和突出矛盾,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导致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剥削的主要动因,因此,控制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就成为衡量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私有收益规模的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侵害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制约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侵害行为的建设性意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较大,平均占每股净资产的比率达到7.5%,但从时间序列上看,2004年比2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万立全  
笔者对不同定价基础的协议转让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衡量控制权私人收益,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分为政府控制主体和非政府控制主体,并对2003年~2008年发生的控制权转移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处于较高水平,但股权分置改革后有所降低;政府控制公司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小于非政府控制公司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治理环境越好,控制权私人收益越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