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4)
2023(15121)
2022(13468)
2021(12564)
2020(10971)
2019(25649)
2018(25590)
2017(50708)
2016(27662)
2015(31612)
2014(31853)
2013(31853)
2012(29649)
2011(26942)
2010(27015)
2009(25269)
2008(25289)
2007(22628)
2006(19845)
2005(17847)
作者
(83891)
(69407)
(69326)
(65918)
(44362)
(33509)
(31607)
(27277)
(26303)
(24946)
(23566)
(23373)
(22134)
(22052)
(21714)
(21643)
(21419)
(20715)
(20060)
(20027)
(17465)
(17080)
(17053)
(15856)
(15684)
(15556)
(15547)
(15385)
(14141)
(13850)
学科
(112846)
经济(112711)
管理(81274)
(79627)
(66073)
企业(66073)
方法(56170)
数学(49219)
数学方法(48736)
(32181)
(30128)
中国(29602)
(25310)
业经(23627)
(22490)
(22266)
贸易(22255)
(21602)
地方(21278)
(21245)
财务(21174)
财务管理(21121)
企业财务(20083)
农业(19910)
(18187)
银行(18118)
(17813)
理论(17755)
(17202)
金融(17199)
机构
大学(410330)
学院(405954)
(162144)
管理(159021)
经济(158534)
理学(137494)
理学院(135962)
研究(135920)
管理学(133684)
管理学院(132962)
中国(102009)
(87828)
科学(85821)
(76719)
(70634)
(70312)
研究所(63880)
业大(63407)
财经(61629)
中心(61419)
(59365)
农业(56154)
(55864)
北京(55846)
(52145)
师范(51561)
(48898)
经济学(48805)
(48131)
财经大学(45849)
基金
项目(270880)
科学(210583)
基金(195669)
研究(194156)
(171600)
国家(170172)
科学基金(144259)
社会(119787)
社会科(113392)
社会科学(113359)
(105696)
基金项目(104242)
自然(96087)
自然科(93764)
自然科学(93732)
自然科学基金(92065)
(89649)
教育(89391)
资助(82501)
编号(79761)
成果(65180)
重点(60842)
(60352)
(57125)
(55394)
课题(54512)
科研(52716)
创新(51729)
教育部(51137)
大学(50405)
期刊
(175960)
经济(175960)
研究(119099)
中国(72430)
学报(68620)
(62873)
科学(60742)
(58949)
管理(56910)
大学(50663)
学学(47773)
农业(43092)
教育(41030)
(36043)
金融(36043)
技术(33525)
财经(30327)
业经(28679)
经济研究(28302)
(25752)
问题(23653)
(22563)
理论(20598)
图书(20516)
技术经济(20227)
(19308)
(19106)
实践(18728)
(18728)
科技(18682)
共检索到591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世农  李常青  余玮  
上市公司的兴衰引起投资者关注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动与成长性之间的关系。国外一些学者力图通过分折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预测或判断其成长性,为投资者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决策依据。在我国,对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且研究中存在分析指标单一、研究方法落后、理论依据不足等问题,因此这种研究一方面仍然基本上停留在事后总结的阶段,尚不能作到事前预测;另一方面难以全面、客观衡量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本文在总结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从理论上提出:(1)上市公司成长的真正含义是ROE大于资本的平均成本和净利润增长;(2)影响成长性的五个关键因素是资产周转率、销售毛利率、负债比率、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符林  刘轶芳  迟国泰  
以第二产业的11个行业中的411家上市公司为有效样本,以净利润增长率、收入增长率、现金实力、资产增长率、偿债能力等五项指标综合反映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通过对主成分分析来计算得到企业的成长性得分,运用距离判别法,根据各公司的成长性得分有效地将上市公司划分为成长性和非成长性两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益娟  
本文从六个方面(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股东获利能力、现金流量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选择了三十六个财务指标判定我国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同时选用了2006年我国企业成长百强榜中的前十二家上市公司和排名在百强榜外的十二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企业成长性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验证以说明该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岑成德  
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与广大投资者、公司债权人、证券监管机构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司的利润增长率比其利润本身更为重要。投资于某公司的股票,实际上是投资于公司的未来。因而,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问题成为证券投资分析理论与实践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与上期多项财务指标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慧慧  黄江红  
本文以高科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成长性理论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高科技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因素与行业成长性的内在联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找出了影响高科技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各影响因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得到了每个成长性影响因子对高科技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状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柴玉珂  
关于公司成长性与资本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应用资本结构与成长性关系的理论基础—资本结构理论,选择河南省3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了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河南省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的增大与企业成长正相关;资产规模与企业成长性也是正相关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金洲  周敏倩  
文章从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投资报酬状况、发展潜力状况五个方面选取了14个财务指标,建立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进行成长性综合评价,这对于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和投资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最后对结果作判别分析,以检验模型的适用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海霞  
本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CEO权力、风险承担与公司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CEO权力与公司风险承担正相关;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CEO集权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更加突出;进一步,公司风险承担对公司成长性具有显著的拖累效应,即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公司成长性越差;风险承担的这种拖累效应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表现地更为显著。本研究对于制约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CEO集权、合理控制风险、提高公司成长性等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解决思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海霞  
本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CEO权力、风险承担与公司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CEO权力与公司风险承担正相关;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CEO集权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更加突出;进一步,公司风险承担对公司成长性具有显著的拖累效应,即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公司成长性越差;风险承担的这种拖累效应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表现地更为显著。本研究对于制约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CEO集权、合理控制风险、提高公司成长性等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解决思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惠恩才  
关于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惠恩才成长性是公司的灵魂,是股市的生命,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衡量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一项非常重要指标。所谓上市公司成长性是指公司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其所在的产业和行业受国家政策扶持,具有发展性,产品前景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静  黎东升  
本文以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构建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突变级数法对各公司成长性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具体上市板块和所属细分行业与上市公司成长性关系不明显,而公司的偿债能力对其成长性影响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闵亮  沈悦  
文章以契约成本假说为前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多维度评价体系下以增长率为基础的成长综合因子,并就成长性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内部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经验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当企业拥有较强成长性时候,企业将通过缩短负债的有效期限,向银行贷款来降低投资不足问题和资产替代问题,这与契约成本假说一致。文章同时发现企业在举借新债的时候会考虑成长机会的多寡,同时调整其负债水平和期限结构,即债务融资水平和期限结构存在交互影响关系。文章最后对债务融资优先权结构分析发现,成长性和优先债几乎不相关,与银行贷款高度相关,说明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楼文高  吴晓伟  冯国珍  
企业成长性一直是企业管理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回顾企业成长性评价重要文献的基础上,基于财务指标视角,以零售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投影寻踪分类技术,建立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模型,对成长性的六个方面及重要影响指标等进行数据挖掘和剖析,提出增强企业成长性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月胜  宋清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以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成长性指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了资产结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流动资产比率、无形资产比率以及固定资产比率均与成长性负相关。最后从推动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成长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文君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市场自成立到2014年年底的406家上市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选取相关指标构建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样本企业的成长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