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3)
- 2023(13843)
- 2022(12120)
- 2021(11265)
- 2020(9568)
- 2019(22133)
- 2018(22102)
- 2017(43768)
- 2016(23282)
- 2015(26141)
- 2014(25821)
- 2013(25783)
- 2012(23609)
- 2011(21316)
- 2010(21369)
- 2009(19896)
- 2008(19639)
- 2007(17392)
- 2006(15403)
- 2005(13499)
- 学科
- 济(93695)
- 经济(93592)
- 业(77010)
- 管理(76825)
- 企(66328)
- 企业(66328)
- 方法(46757)
- 数学(40737)
- 数学方法(40409)
- 财(28309)
- 中国(25977)
- 农(23520)
- 业经(21430)
- 技术(20376)
- 制(20347)
- 务(19085)
- 财务(19023)
- 财务管理(18986)
- 企业财务(18118)
- 贸(18109)
- 贸易(18095)
- 易(17583)
- 学(17364)
- 地方(16875)
- 农业(15644)
- 银(15575)
- 银行(15543)
- 理论(15466)
- 和(14945)
- 行(14748)
- 机构
- 大学(336527)
- 学院(334272)
- 管理(139553)
- 济(137039)
- 经济(134222)
- 理学(121518)
- 理学院(120330)
- 管理学(118702)
- 管理学院(118083)
- 研究(102524)
- 中国(78419)
- 京(70635)
- 财(65978)
- 科学(60450)
- 财经(53462)
- 所(49352)
- 经(48592)
- 江(47095)
- 中心(46468)
- 业大(45655)
- 北京(44865)
- 农(44427)
- 研究所(44402)
- 范(42024)
- 师范(41699)
- 经济学(41347)
- 财经大学(39933)
- 州(38635)
- 商学(38320)
- 商学院(37954)
- 基金
- 项目(223917)
- 科学(177857)
- 研究(167800)
- 基金(163756)
- 家(140090)
- 国家(138909)
- 科学基金(121445)
- 社会(107135)
- 社会科(101652)
- 社会科学(101629)
- 基金项目(87495)
- 省(86961)
- 自然(77975)
- 教育(77460)
- 自然科(76164)
- 自然科学(76148)
- 自然科学基金(74844)
- 划(72571)
- 编号(68738)
- 资助(67221)
- 成果(55548)
- 部(50525)
- 创(50197)
- 重点(49033)
- 发(46762)
- 课题(46325)
- 创新(46089)
- 教育部(44230)
- 人文(43860)
- 项目编号(43507)
- 期刊
- 济(145954)
- 经济(145954)
- 研究(100376)
- 中国(58390)
- 管理(53215)
- 财(50540)
- 学报(45909)
- 科学(43467)
- 农(38622)
- 教育(36700)
- 大学(35717)
- 学学(33439)
- 融(30126)
- 金融(30126)
- 技术(28958)
- 农业(26954)
- 财经(26247)
- 业经(24627)
- 经济研究(23810)
- 经(22217)
- 问题(19286)
- 理论(17493)
- 技术经济(17409)
- 图书(16955)
- 科技(16834)
- 商业(16309)
- 实践(15925)
- 践(15925)
- 贸(15568)
- 现代(15424)
共检索到481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亮
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最基本理论依据是能否创造价值。建立科学合理的评级指标是科学评价并购能否创造价值的关键。EVA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为业绩评价如资本市场估价提供了一座桥梁,但由于其局限性也不能有效地控制部门之间的规模差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我国的上市公司并购从整体上并没有创造价值,应从理论上谨慎对待并购行为,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主动采用EVA指标来进行并购决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 价值创造 实证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强兴 郭海芳
并购活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完善有重大意义。而并购绩效的评估仍然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首先运用EVA绩效评估方法并以 2 0 0 0年并购公司为样本 ,研究了并购公司在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 ,发现我国大部分并购活动仍在毁损并购方股东的价值。作者认为 ,我国经济转轨阶段的特殊性以及并购交易的动机和决策机制理论 ,能够解释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婷婷 孙涛
以A股市场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从宏观层次,对收购方增值效应从时间角度和事件本身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变化并购首次公告日前后的观察窗口,观察并购事件对收购方增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中的收购方没有产生明显的并购价值增值效应,并购效应具有明显的短期性。
关键词:
并购 价值增值 事件研究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颖
以2011年至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对我国"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运作模式的价值创造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具有价值创造效应,体现为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能使其股价在短期内表现为超额收益;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可比公司,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所获得的价值创造效应在更长的期限内并不明显;大股东或高管参股并购基金会减弱并购基金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效应,而并购基金管理公司/GP承诺出资比例与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效应则呈现正向变动关系。
关键词:
并购基金 私募 价值创造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泽 侯俊东 肖人彬
本研究利用296个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事件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了17个因素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价值创造的决定作用。结果表明:并购企业所有权性质与价值创造显著负相关,即民营企业并购绩效显著优于国有企业;并购双方相对规模、文化距离以及治理因素中的并购目标对抗董事权力指数对海外并购价值创造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并购交易值以及治理因素中的集中度、法律体系等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累计超常收益有显著负面影响。此研究结果对于引导我国企业有效进行海外并购,推动"走出去"战略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海外并购 价值创造 决定因素 中国企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星 吴雪姣
立足于2006年中央国资委首次明确国有资本将实施行业战略控制的现实背景,实证考察了政府干预、行业特征与国企并购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就盈利企业而言,地方政府干预对并购价值创造形成"掏空之手";就亏损企业而言,地方政府干预对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不显著;与处于战略行业的国有企业相比较,非战略行业的国企并购价值创造较大,而在战略行业中,处于绝对控制的战略行业的国有企业并购价值创造更大;实施并购的地方国企的行业特征会对政府干预与并购价值创造的相关关系产生调节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泓语
并购基金是专注于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基金,其投资手法是,通过收购目标企业股权,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重组改造,持有一定时期后再出售。相比较其他风险投资而言,并购基金选择的对象主要是成熟型企业,旨在获取企业的控制权进而在提升企业价值后退出。并购基金作为特殊的并购主体,相对于一般的并购而言,主要不同在于其在并购中担当的角色。首先并购基金是作为一种金融资本存在的,其主要目的是增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剑 于芝麦
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市场竞争,并购重组也因此成为近年来企业减少恶性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以2004-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成功完成并购交易的企业为样本,采用TOBINQ值来衡量企业价值,使用处理后的Weiss模型来衡量企业的成本粘性水平。从成本粘性和成本反粘性两个角度出发,探究上市公司在并购交易中的成本粘性和价值提升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成本粘性对并购企业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成本反粘性与并购企业价值创造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成本反粘性的存在不利于并购企业价值的提升;制造业并购公司的成本粘性与价值创造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成本反粘性与价值创造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席琼
本文以2017年沪深股市340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统计分析发现:第一,内控质量高的公司,其价值创造能力明显优于内控质量低的公司。第二,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质量高的公司,其价值创造能力明显优于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质量低的公司。第三,规模越大,价值创造能力越强。第四,资产负债率越高,价值创造能力越弱。第五,上市年限越久,价值创造能力越低。这些研究发现的启示至少包括:第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风险防控体系,提高内控质量。第二,强化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基础工作,确保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第三,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关键词:
价值创造能力 EVA 内控质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小春 李善民
本研究综合财务学、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和并购后整合领域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影响公司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以问卷调查收集的63家上市公司所从事的并购交易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创造的因素主要有:员工抵制程度、资源整合程度、支付方式和收购比例。其中现金收购、收购比例高和并购后资源整合程度高有利于并购价值创造,而员工对并购的抵制不利于并购价值创造,行业相关度仅对并购价值创造有正的间接影响。研究还发现,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间存在相互影响,组织拟合程度和关联交易影响目标公司员工对并购的抵制程度,行业相关度、目标公司员工的...
关键词:
并购 价值创造 并购后整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娄磊 蒋海新 张■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选取了我国2015-2017年实际发生并购交易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中的2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并运用SPSS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ROA)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与配对t检验,最终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ROA)呈现出倒"V"型;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本文运用Eviews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得出的实证结果:十大股东持股比例(ten)和并购交易支付价值(val)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显著正向的,国有股权占比(sta)与现金支付(way)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负向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敏 高柳
运用综合绩效评价方法对103起控股权发生转移的并购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表明:总体上看,并购后公司的绩效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非ST类并购后绩效的改善比ST类明显;无偿划拨类公司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比有偿转让类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 绩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文璋 顾慧慧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分别检验我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的反应和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系统地考察了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根福 吴林江
本文从并购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我国学者常用的以股价变动来衡量企业并购绩效的方法并不适合于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采用一种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来衡量并购前后的业绩变动 ,并以此分析和检验了1 994-1 998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从整体上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 ;不同并购类型在并购后不同时期内业绩不相一致 ;另外 ,并购前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并购绩效在短期内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芦亚伟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资本形式分为货币资本利益相关者、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和人力资本利益相关者。本文以2012-2018年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发生前三年和并购后三年的经营业绩水平,评价其并购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