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0)
- 2023(5617)
- 2022(4765)
- 2021(4440)
- 2020(3926)
- 2019(9010)
- 2018(8990)
- 2017(18728)
- 2016(10213)
- 2015(11421)
- 2014(11559)
- 2013(11754)
- 2012(11075)
- 2011(9686)
- 2010(10368)
- 2009(10071)
- 2008(9909)
- 2007(8933)
- 2006(7959)
- 2005(7578)
- 学科
- 济(40060)
- 经济(40007)
- 业(35355)
- 管理(33573)
- 企(30326)
- 企业(30326)
- 方法(22176)
- 数学(19387)
- 数学方法(19274)
- 财(18034)
- 务(13320)
- 中国(13315)
- 财务(13309)
- 财务管理(13235)
- 企业财务(12816)
- 制(12315)
- 审计(12170)
- 农(9444)
- 银(9079)
- 银行(9070)
- 行(8605)
- 体(8075)
- 业经(7902)
- 融(7827)
- 金融(7827)
- 贸(7818)
- 贸易(7805)
- 易(7686)
- 学(7108)
- 体制(7100)
- 机构
- 大学(151422)
- 学院(149953)
- 济(62957)
- 经济(61652)
- 管理(57071)
- 理学(49007)
- 理学院(48523)
- 管理学(47882)
- 管理学院(47588)
- 研究(46167)
- 中国(38999)
- 财(36798)
- 京(32477)
- 财经(29167)
- 经(26517)
- 科学(26084)
- 所(23916)
- 财经大学(22063)
- 江(21805)
- 农(21526)
- 中心(21067)
- 研究所(20666)
- 北京(20250)
- 经济学(19852)
- 业大(19115)
- 经济学院(18135)
- 商学(18038)
- 商学院(17916)
- 州(17742)
- 农业(17093)
- 基金
- 项目(89668)
- 科学(70228)
- 基金(66713)
- 研究(64429)
- 家(57782)
- 国家(57335)
- 科学基金(48830)
- 社会(41998)
- 社会科(40027)
- 社会科学(40015)
- 基金项目(35199)
- 省(33426)
- 自然(31564)
- 自然科(30773)
- 自然科学(30761)
- 教育(30260)
- 自然科学基金(30241)
- 资助(28741)
- 划(28431)
- 编号(25523)
- 成果(22055)
- 部(21543)
- 重点(20030)
- 性(19593)
- 教育部(18753)
- 创(18298)
- 人文(18143)
- 科研(17909)
- 发(17571)
- 国家社会(17470)
共检索到230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玉蓉 梁邦平 李宗璋
抽取我国361家上市公司06年到08年三年的数据组成面板数据,以上市公司审计报告质量和盈余管理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来检验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和审计报告质量成正比,和盈余管理水平成反比,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而独立董事比例则与审计委员会有效性成正比,但审计委员会规模与审计委员会有效性成正比的假设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这一结论将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上市公司 有效性 实证检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斌 陈凌云
当前,国内外监管政策日益重视审计委员会在保障财务报告质量中的作用。事实上,审计委员会是否已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是一个实证检验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发布年报补丁的概率比较低,与此同时,随着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增强、权威性的提高、主任委员独立性的增加,公司发布年报补丁的概率进一步降低。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已设立的审计委员会能有效地发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特征 年报补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饶庆林
我国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是为了强化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作用,但是收效甚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和履职都过于形式化,没能找到有效治理的方法。本文致力于讨论审计委员会发挥治理作用的相关基础因素,希望通过对有效治理基础的分析,找出一种解决现阶段审计委员会有效治理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有效治理 基础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郑新源 刘国常
本文主要研究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以及审计委员会的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证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可以显著降低盈余管理的程度,审计委员会特征影响其有效性发挥时,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负相关;审计委员会的规模虽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显示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审计委员会的专业素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显著,且回归系数的符号与预测相反。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会计信息质量 盈余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斌
审计委员会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产物。从实证结果看,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未能得到证实。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职能的发挥在于董事会的有效运作,而董事会的有效运作之根本在于改变不合理的股权结构。
关键词:
治理结构 审计委员会 股权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华伦 王海茸 杨曦 王磊
本文从盈余管理角度出发,以2003—2005年全部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运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独立董事以及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检验。结果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或者正相关,表明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和抑制作用;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情况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表明审计委员会对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随机消耗系数矩阵 经济崩溃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白羽
本文从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前后审计费用变化的角度,间接考察了审计委员会在改善内部控制、保证财务报告质量、减少违规与舞弊等方面的治理效率。回归结果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低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当年少于前一年支付的审计费用。本文的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部审计的控制风险,对审计委员会的信任也减少了一定的审计程序,降低了审计成本,这将促使外部审计师降低审计收费。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审计收费 有效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跃堂 涂建明
本文基于2002~200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及其正常运转的基本数据,并立足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所赋予审计委员会的基本治理职能,以审计意见和事务所变更为反应变量,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更不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这一结果证实审计委员有效履行了财务信息质量控制和沟通协调的职能,并从审计质量的层面反映了监管层推进上市公司治理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研究没有发现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和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之间存在相关性,因而本文没有获得审计委员会实现有效监督职能的证据。本文还认为,现行的年度报告对审计委员会等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活动和履职情况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牛建波 刘绪光
本文从投资者角度出发,以是否存在治理溢价作为衡量标准,对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沪深两市2002~2005年间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在董事会中设立提名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显著的治理溢价,这与麦肯锡公司在2000年和2002午两次对投资者所作调查得出的结论相一致。这些研究结论为我国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即在资源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应优先解决那些关键治理环节和要素;与此同时,对于尚未发挥应有效力的分委员会,应该分析并克服限制其作用发挥的消极因素,在既有的资源及禀赋约束下,充分发挥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积极治理作用。
关键词:
董事会 专业委员会 公司治理 治理溢价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孙岩 张继勋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为被试,采用一项数量上不重要但性质上重要的错报为实验任务,研究了错报性质重要性的提示、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错报表达的关注和被审计单位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对我国审计人员的审计调整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准则性质上重要性条款的提示能够提高审计人员对性质上重要的因素的注意程度,从而显著提高审计人员坚持进行审计调整的倾向;而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表达的对审计人员拟调整错报的关注使得审计人员感知到他们有明显的盈余管理动机,进一步显著提高了审计人员坚持进行审计调整的倾向;但有效的被审计单位审计委员会没有对审计人员的审计调整决策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韩传模 刘彬
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防止财务报告的不实披露、欺诈与舞弊。审计委员会制度旨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期对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提供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审计委员会制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卫红 徐欣
本文以2011~2013年深沪两地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中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及配对公司为样本,经过统计分析,对审计委员会特征和获得的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设立时间及运作对企业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非标意见 独立性 配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玉梅
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是两种不同治理模式下的监督机构,我国的公司一直都设立监事会这一监督模式,但2002年1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提到,应该在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制度。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证监会在目前上市公司设有监事会的基础上,还要设立审计委员会这一监督机构;如何设立及协调,以更有效的发挥监督作用。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了分析,并力图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监事会 协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宇洵 杨朋 黄文雅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机构,其组成成员是审计委员会发挥效能的关键因素。因此,应由能代表政府意志、大股东意志和中小股东意志等多方利益的主体选择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审计委员会成员实际上应该具备经理人的身份特质;作为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具备相应的素质要求;其选择形式与他们的选择主体密切相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爱
审计委员会是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不同国家和机构对审计委员会的功能有不同的界定,并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保障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发挥应有功能的措施是:确保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制定规范的审计委员会章程并保证实施;划清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职责,明确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保证由审计委员会提议选聘或改聘注册会计师;明确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审核责任。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审计委员会 外部审计 内部审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