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31)
2023(20550)
2022(17385)
2021(16508)
2020(13800)
2019(31442)
2018(30966)
2017(59961)
2016(32910)
2015(36666)
2014(36473)
2013(36237)
2012(33439)
2011(29886)
2010(30144)
2009(28218)
2008(28385)
2007(25469)
2006(22968)
2005(20391)
作者
(95508)
(79466)
(78841)
(75253)
(50445)
(38042)
(35654)
(30943)
(29977)
(28617)
(26796)
(26560)
(25324)
(25196)
(24710)
(24006)
(23863)
(23482)
(22919)
(22844)
(19940)
(19556)
(19445)
(18160)
(17873)
(17803)
(17731)
(17692)
(16001)
(15652)
学科
(130018)
经济(129852)
(117687)
管理(106841)
(98089)
企业(98089)
方法(57296)
(51248)
(48838)
数学(47142)
数学方法(46656)
业经(37547)
中国(36112)
农业(33911)
(31203)
(30403)
财务(30335)
财务管理(30274)
企业财务(28819)
地方(25935)
(24620)
贸易(24606)
(24243)
(23968)
(22732)
技术(22645)
理论(22240)
(22181)
(21627)
(21625)
机构
学院(470834)
大学(465899)
(190099)
管理(186984)
经济(186052)
理学(160827)
理学院(159147)
管理学(156718)
管理学院(155866)
研究(153727)
中国(120754)
(98844)
(97218)
科学(93964)
(88178)
(77801)
财经(74108)
业大(72861)
(71525)
中心(70718)
研究所(69761)
农业(68240)
(67273)
北京(62227)
(58446)
师范(57867)
(57264)
经济学(55795)
(55231)
财经大学(54499)
基金
项目(309919)
科学(243085)
研究(227290)
基金(224345)
(195215)
国家(193432)
科学基金(166199)
社会(143475)
社会科(135714)
社会科学(135676)
(121505)
基金项目(119374)
自然(108100)
自然科(105580)
自然科学(105551)
自然科学基金(103682)
教育(103330)
(101530)
编号(94056)
资助(91796)
成果(76116)
重点(68740)
(68310)
(66214)
(65326)
课题(63535)
创新(60500)
科研(58941)
教育部(58381)
国家社会(58299)
期刊
(218259)
经济(218259)
研究(140375)
中国(90480)
(84725)
(80044)
学报(74459)
管理(70061)
科学(67333)
农业(56768)
大学(56667)
学学(53967)
(48463)
金融(48463)
教育(46128)
业经(40005)
技术(38925)
财经(36763)
经济研究(33174)
(31382)
(29658)
问题(29335)
(23542)
技术经济(23537)
现代(22230)
理论(21960)
科技(21959)
商业(21676)
(21676)
财会(21523)
共检索到707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莹  
大量学者围绕大股东行为对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是研究结论分歧较大,原因之一是对影响路径的忽略。本文在构建影响路径图的基础上,为大股东治理机制对财务决策的影响找到了中介,即公司董事会治理机制和公司高管治理机制。使用结构方程法和AMOS软件确定了大股东行为对公司财务决策的直接影响系数和间接影响系数,得出结论:第一,大股东的侵害行为普遍存在,对公司财务决策产生负面影响;第二,大股东实际控制程度过高,以及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机制、董事会对大股东约束机制的缺失造成了财务决策的不理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莹  
大量学者围绕大股东行为对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是研究结论分歧较大,原因之一是对影响路径的忽略。本文在构建影响路径图的基础上,为大股东治理机制对财务决策的影响找到了中介,即公司董事会治理机制和公司高管治理机制。使用结构方程法和AMOS软件确定了大股东行为对公司财务决策的直接影响系数和间接影响系数,得出结论:第一,大股东的侵害行为普遍存在,对公司财务决策产生负面影响;第二,大股东实际控制程度过高,以及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机制、董事会对大股东约束机制的缺失造成了财务决策的不理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秦志敏  王雅梅  
国内学者主要从股价变动、公司绩效、定向增发、盈余管理等视角来研究大股东的行为及其效应,本文则将视角锁定在公司财务困境的状况来研究大股东的利益侵占与利益协同理论。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四个方面,计算得到一个能综合衡量公司财务困境状况的得分Y值,作为衡量公司财务困境状况的指标,从股权集中情况、股权制衡情况两个方面研究大股东控制与财务困境的关系。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红武  朱绍涛  蔡海博  
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将研究焦点深入到上市公司内部的股东层面。通过将上市公司股东进行生态学的种群划分,刻画不同类型股东所处的生态位,研究分析不同生态位的股东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表现。基于国泰安数据库和CCER数据库2643家上市公司股东2008-2014年四个季度约60万条记录数据,将决策树算法用于股东统计分类和行为分析上,尝试了一种具有速度快、精确度高的特点的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发现股东持股排名的生态位维度对股东增减持行为和程度影响最大,为进一步的治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红武  朱绍涛  蔡海博  
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将研究焦点深入到上市公司内部的股东层面。通过将上市公司股东进行生态学的种群划分,刻画不同类型股东所处的生态位,研究分析不同生态位的股东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表现。基于国泰安数据库和CCER数据库2643家上市公司股东2008-2014年四个季度约60万条记录数据,将决策树算法用于股东统计分类和行为分析上,尝试了一种具有速度快、精确度高的特点的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发现股东持股排名的生态位维度对股东增减持行为和程度影响最大,为进一步的治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建峰  
Laporta等(1998)通过比较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对投资者保护的法律规定最为严格,其实施力度最大,因而对投资者保护得最好。投资者不必担心与公司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江妍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确定公司出资者与管理层及其他各方权利责任的制度性安排,大多基于Berle和Means所有权和控制权高度分离的观点。现实中大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仅可能没有起到监督管理者的作用,而且还可能侵占小股东的利益,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屡见不鲜。但是大股东也有支持上市公司的时候。当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燕  廖冠民  
本文以深、沪两市在2001-2004年期间连续2年EBITDA小于财务费用的104家上市公司为财务危机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从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角度验证大股东的利益侵占与利益协同理论,并从股权结构安排、高管人员激励与董事会治理三个主要方面来探讨内部治理机制能否降低陷入财务危机的概率。通过构建Log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对公司财务危机概率均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合理安排公司治理结构,可以降低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弘  
在我国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地位与并购融资决策的关系。从股东利益最大化角度开展的理论分析指出,定向增发会妨碍第一大股东通过并购攫取控制权私利,因此他会利用个人地位阻止定向增发的发生。但如果大股东相互制衡的状态在公司中已然存在,其他大股东则会推动定向增发的实施。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并购融资决策中,第一大股东地位越高,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的概率越小,而股权制衡度越高,这一概率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控股股东的存在会增强上市公司选择非定向增发的倾向性,但不会影响股权制衡的治理效果。因此,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愿选择定向增发的并购融资方式,更有可能是出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目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力军  
本文以2002~2004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财务杠杆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有控制上市公司与民营控制上市公司公司价值并无显著差异;国有控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呈U形关系,民营控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则呈倒U形关系;国有控制上市公司财务杠杆比率与公司价值负相关,民营控制上市公司财务杠杆比率与公司价值则正相关。其政策含义是,政府应该继续贯彻“抓大放小”的战略方针;监管部门应该关注持股比例较高的民营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资金来源及其行为特征,防止其对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侵害行为;银行贷款应对国有及民营企业一视同仁,银行需要加强对国有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亮  姚益龙  
文章详细探讨了我国特有股权结构下的大股东行为,指出大股东具有转移上市公司资产满足自身利益的动力,从而侵害了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降低了公司价值,表现为"隧道效应"。文章还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并列举了大股东种种的"隧道挖空"行为,最后为减少大股东对其他股东的利益侵害,文章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艾大力  王斌  
股权质押融资是一种大股东常用的财务融资策略。从理论上分析,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后可能会产生控制权让位风险与杠杆化风险,这两类风险可能对上市公司造成负面的影响。因为,大股东可能"易位"而影响上市公司稳定性并造成公司价值受损,大股东过度杠杆化可能产生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利益输送,透过这些机理关系,提出需借助市场反应所要检验的两个命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文龙  林琳  
我国上市最基本的代理问题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文章就以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为前提,通过考察大股东跨期最优条件下的投资行为与股利行为。发现随着投资者保护的增加或者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会减少过度投资同时增加股利的发放。随着公司再融资次数和数量的增加,会刺激公司增加投资。该结论为已有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智  
公司股权的集中导致了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委托代理关系":一方面,大、小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享有共同利益,这促使大股东合理地使用手中的控制权扩大公司的价值,产生对公司的"支撑"行为;另一方面,控制权的集中使大股东通过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而获得私利,产生对公司的"掏空"行为。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大股东掏空现象愈演愈烈的实际,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动机、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饶育蕾  汪玉英  
本文以2001-2003年非金融性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大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并检验了这种影响的原因和作用过程。研究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显著正相关;(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当第一大股东是国家时,负相关系数更大,当第一大股东是境内社会法人时,负相关关系不显著; (4)实证表明“过度投资”是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典型表现,这不仅符合“自由现金流假说”的推断,而且可以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中“融资约束”相反的“融资便利”来加以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