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2)
2023(14526)
2022(12695)
2021(11971)
2020(10025)
2019(23354)
2018(23371)
2017(46007)
2016(25071)
2015(28446)
2014(28738)
2013(28818)
2012(26824)
2011(24163)
2010(24643)
2009(22985)
2008(22710)
2007(20340)
2006(18501)
2005(16985)
作者
(73786)
(60793)
(60607)
(57314)
(38823)
(29001)
(27586)
(23742)
(23078)
(22031)
(20577)
(20520)
(19506)
(19377)
(18714)
(18605)
(18041)
(17829)
(17439)
(17388)
(15307)
(15042)
(14722)
(13866)
(13651)
(13611)
(13574)
(13569)
(12313)
(11951)
学科
(108822)
经济(108699)
管理(76177)
(75203)
(61743)
企业(61743)
方法(45396)
数学(39167)
数学方法(38764)
中国(32219)
(30061)
(29715)
地方(26639)
业经(24381)
(22593)
(21019)
农业(20083)
(19511)
贸易(19494)
(19276)
财务(19200)
财务管理(19160)
(18899)
(18867)
银行(18855)
企业财务(18207)
(17986)
(17259)
金融(17258)
技术(16869)
机构
大学(363343)
学院(362372)
(148389)
经济(145102)
管理(143713)
研究(123062)
理学(122599)
理学院(121248)
管理学(119444)
管理学院(118775)
中国(95473)
(79168)
科学(73772)
(72645)
(62807)
财经(56403)
研究所(56042)
(55691)
中心(55283)
(54474)
北京(51354)
(51005)
业大(50443)
(48268)
师范(47864)
(44988)
(44313)
经济学(43583)
农业(43064)
财经大学(41693)
基金
项目(231792)
科学(181740)
研究(173159)
基金(166471)
(143370)
国家(142100)
科学基金(121823)
社会(108012)
社会科(102305)
社会科学(102280)
(90472)
基金项目(88646)
教育(79277)
自然(77999)
自然科(76113)
自然科学(76095)
(75843)
自然科学基金(74734)
编号(72013)
资助(69399)
成果(59995)
(52423)
(51608)
重点(51448)
课题(49653)
(47797)
项目编号(44482)
创新(44463)
教育部(44456)
科研(43843)
期刊
(173210)
经济(173210)
研究(115916)
中国(72299)
(56180)
管理(55462)
学报(52370)
(51539)
科学(49270)
教育(41887)
大学(39883)
(37600)
金融(37600)
学学(37178)
农业(35535)
技术(31167)
业经(29214)
财经(27724)
经济研究(27284)
(23559)
问题(23092)
图书(19714)
理论(19037)
技术经济(18211)
(17862)
(17795)
实践(17197)
(17197)
商业(17027)
现代(16971)
共检索到559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华继  陈立贵  
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其长期绩效的优劣,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从企业的财务绩效和持股绩效两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到,我国上市公司在实施增发后,短期内都出现了绩效下降、收益降低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无论是财务绩效还是持股绩效都出现了良性的变化。这说明增发融资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但必须加强监管与规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耿建新  吕跃金  邹小平  
考察公司定向增发后的长期回报率业绩和长期经营业绩后发现,经市场调整、行业调整和规模调整的定向增发公司长期经营业绩和长期回报率均呈现下滑态势;长期回报率下滑并不是市场对定向增发公告时市场过度反应的修正,而是投资者对成长机会不确定的投资项目过分乐观,定向增发后公司并没有实现良好的经营业绩,投资者对公司预期盈利能力失望的结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屠杨杨  
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开始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最主流的再融资方式。从2006年首例定向增发开始到2009年底,约占A股上市公司24.68%的上市公司已经进行了定向增发。相对于定向增发,公开增发和配股则明显低迷,截止2009年底,仅有106家上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丽梅  蔡宁  
本文以2006年5月至2006年底定向增发的4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其增发后24个月的长期股价表现。研究结果表明,融资非理性和股权融资偏好使其长期回报率出现了长期恶化趋势;控股股东和关联股东参与认购的企业长期持有回报率较低,但该影响并不显著;长期持有回报率与反映控股股东利益输送动机的控股股东认购比例与原持有股比例差额均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顾馨  李双杰  
以2006-2009年在我国A股主板市场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2005-2010年的年度财务数据,按照增发年份分别使用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绩效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虽然对上市公司改善股权结构有着积极的影响,且有70%左右的上市公司在实施增发后绩效有所提升或保持持平,但也有30%左右的上市公司绩效较增发前出现下降。对于前者,政府应当予以鼓励和支持。而对于后者,政府则应加强监管,避免盲目圈钱的行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武婷  黄亚平  
本文以2017年A股成功定向增发的18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引入治理结构、股权制衡和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构建SEM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定向增发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短期财务绩效和长期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短期财务绩效和长期财务绩效均有负的总效应,且对长期财务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郝文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特点及其现状,结合2006年至2007年有关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的实际情况,发现定向增发是房地产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再融资手段。在介绍定向增发融资方式的概念、种类、特点,分析房地产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动因的基础上,指出定向增发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隐患,并提出了完善定向增发融资市场的相关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文伟  
文章以实施定向增发融资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立足中国制度环境,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政治关联与定向增发融资决策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政治关联对定向增发后长期业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拟实施定向增发融资时,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更容易通过证监会的审核批准,并且可以获得更大的融资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存在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定向增发后,长期的会计业绩好于无政治关联企业。文章为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和股权再融资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文伟  
文章以实施定向增发融资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立足中国制度环境,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政治关联与定向增发融资决策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政治关联对定向增发后长期业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拟实施定向增发融资时,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更容易通过证监会的审核批准,并且可以获得更大的融资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存在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定向增发后,长期的会计业绩好于无政治关联企业。文章为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和股权再融资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寿福  龚仰树  
本文以2006-2009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件为研究样本,从经营业绩的角度考察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的长期业绩状况。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的长期业绩呈上升趋势,在定向增发实施当年达到峰值,随后在增发后出现下滑趋势,特别是定向增发后一年内的下降幅度在统计上显著为负。本文从盈余管理假说、自由现金流假说和发行对象类别等角度检验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长期经营业绩下滑的影响因素,发现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的盈余管理行为和自由现金流水平、定向增发后的过度投资以及大股东及其关联方的认购是造成定向增发后长期经营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万  
本文选择2006年5月我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实施到2008年6月的两年间董事会宣告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发现,我国上公司在定向增发宣告事件-2、-1、0、1日的超常收益分别是2.41%、4.57%、2.71%、1.77%,事件期其它时间超常收益不明显。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可积极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实现融资或重组,与此同时,也要担负起对股东的应有责任,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切实维护市场的公平与正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伟芳  张维然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以2001—2002年沪深两市公告增发预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增发预案的公告,会引起上市公司股价的负的超额收益,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这对当前上市公司热衷于增发新股的现象提出了质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丽霞  赵根  
本文以2006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有定向增发新股预案且成功实施的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财务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首先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后共三年的经营绩效的变化作比较分析,发现定向增发前后三年间公司整体经营绩效呈不断上升趋势;其次,在提出三大假设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定向增发后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未来整体经营绩效与公司定向增发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注入资产类型、募资用途、发行前资产负债率、公司成长性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最后,采用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宏  景舒婷  国超  
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的现象,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比较热衷于配股融资,由于"同股不同权不同利"的现状导致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利益目标分离,非流通股股东利用其控制权通过配股融资侵占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达到"圈钱"的目的,从而导致两类股东财富失衡。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定向增发由于其门槛低优势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工具。虽然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股票从本质上都变为全流通股份,股东利益按原则趋于一致,但是定向增发的使用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些地方还存在漏洞,大股东可能利用这些漏洞侵害小股东利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肖肖  杨玉凤  王若琳  
定向增发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已有文献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经营绩效的研究不多。本文以2008年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基础,选取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的12个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定向增发对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验证增发对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