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4)
- 2023(14907)
- 2022(12872)
- 2021(12082)
- 2020(10018)
- 2019(23298)
- 2018(23280)
- 2017(46021)
- 2016(24760)
- 2015(27896)
- 2014(28030)
- 2013(28116)
- 2012(26175)
- 2011(23749)
- 2010(23992)
- 2009(22203)
- 2008(21876)
- 2007(19514)
- 2006(17682)
- 2005(16091)
- 学科
- 济(109766)
- 经济(109648)
- 管理(74159)
- 业(74112)
- 企(60661)
- 企业(60661)
- 方法(47063)
- 数学(41068)
- 数学方法(40733)
- 中国(31773)
- 财(29961)
- 农(28864)
- 地方(26275)
- 业经(24030)
- 制(21710)
- 学(20564)
- 农业(19695)
- 务(19633)
- 财务(19566)
- 财务管理(19530)
- 贸(19402)
- 贸易(19385)
- 易(18759)
- 企业财务(18663)
- 银(18272)
- 银行(18229)
- 行(17460)
- 融(17381)
- 金融(17380)
- 环境(16461)
- 机构
- 大学(360981)
- 学院(359546)
- 济(149712)
- 经济(146569)
- 管理(143055)
- 理学(122830)
- 研究(121538)
- 理学院(121496)
- 管理学(119724)
- 管理学院(119060)
- 中国(92984)
- 京(77806)
- 财(72614)
- 科学(72364)
- 所(61364)
- 财经(57418)
- 研究所(55035)
- 农(54666)
- 中心(54241)
- 江(52522)
- 经(52140)
- 北京(50186)
- 业大(50141)
- 范(46870)
- 师范(46456)
- 经济学(45070)
- 院(43790)
- 州(43195)
- 财经大学(42761)
- 农业(42434)
- 基金
- 项目(234239)
- 科学(184351)
- 研究(173654)
- 基金(169886)
- 家(146630)
- 国家(145369)
- 科学基金(125100)
- 社会(109556)
- 社会科(103943)
- 社会科学(103920)
- 基金项目(90562)
- 省(90557)
- 自然(80403)
- 教育(79193)
- 自然科(78512)
- 自然科学(78495)
- 自然科学基金(77115)
- 划(76133)
- 编号(71354)
- 资助(70689)
- 成果(58550)
- 发(52719)
- 部(52409)
- 重点(51879)
- 课题(48696)
- 创(48257)
- 教育部(45237)
- 创新(44969)
- 国家社会(44463)
- 人文(44453)
- 期刊
- 济(169294)
- 经济(169294)
- 研究(113495)
- 中国(68441)
- 财(55344)
- 管理(54520)
- 学报(52666)
- 农(49999)
- 科学(49255)
- 大学(40147)
- 教育(38964)
- 学学(37674)
- 融(36961)
- 金融(36961)
- 农业(34811)
- 技术(30296)
- 业经(28334)
- 财经(28331)
- 经济研究(27560)
- 经(24086)
- 问题(22534)
- 理论(18993)
- 图书(18359)
- 技术经济(17988)
- 业(17560)
- 贸(17373)
- 实践(17163)
- 践(17163)
- 商业(17122)
- 现代(16821)
共检索到543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伟芳 张维然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以2001—2002年沪深两市公告增发预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增发预案的公告,会引起上市公司股价的负的超额收益,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这对当前上市公司热衷于增发新股的现象提出了质疑。
关键词:
增发新股 回归分析 超额收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秋生 孙健 张海军
定向增发通常认为会引起股价下降,从而侵害散户的利益。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4月到2008年4月期间公告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公告前后的超额收益率来验证市场对该事件的反应,从而证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公告具有明显的正股价效应。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实证了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会使股东普遍获利,从而为更多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融资或股权优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关键词:
定向增发 股价效应 超额收益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丽梅 蔡宁
本文以2006年5月至2006年底定向增发的4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其增发后24个月的长期股价表现。研究结果表明,融资非理性和股权融资偏好使其长期回报率出现了长期恶化趋势;控股股东和关联股东参与认购的企业长期持有回报率较低,但该影响并不显著;长期持有回报率与反映控股股东利益输送动机的控股股东认购比例与原持有股比例差额均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顾海峰 吴狄
相对于公开增发模式而言,定向增发模式的操作相对便利,其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模式。对此,文章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股价效应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法,选取2012~2013年度286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件作为样本数据,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存在显著的正向股价效应,且股价效应在定向增发公告之前更为明显,并以此为依据,给出了规范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相关建议。该研究成果将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制度,提升我国证券市场的整体绩效,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革平
一、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历史的简单回顾上市公司以增发方式进行再融资是国际证券市场的通行做法。在我国,上市公司增发的历史相对较短。1997年7月,上菱电器的成功增发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单一的再融资格局被打破。2000年4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李鹏 张韵
本文研究1998~2013年A股上市公司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考察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市场对于不同事件日的反应是不同的,首次披露增发信息时市场的反应最大;市场对于公开增发的反应为负,对于定向增发的反应为正。进一步研究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市值账面比(MB)对公开增发的影响为负,对定向增发的影响为正,且市场状况越好,公开增发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越高;信息不对称假说能够解释中国A股市场上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楠
系统地研究了股票增发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动因。分析了2001年我国公布股票增发信息的一些公司的股价变动和影响股价效应的相关因素,计算出了我国股价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股价变动的相关系数。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价效应 融资方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宏 景舒婷 国超
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原始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公告日及正式实施前后的短期股价效应,研究了其增发后12个月的长期股价表现。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在公告日前有显著的市场预期反映,投资者普遍看好定向增发这种融资方式并认为此事件为利好事件,定向增发实施后一个月内也产生了正的市场效应,但定向增发中长期却呈下滑趋势,说明定向增发在长期并没有创造财富价值且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关键词:
定向增发新股 股票价格 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家新 刘曦
增发公告的股价效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研究相关的91家公司股价变动情况,对公开增发公告与定向增发公告,以及定向增发中不同募资投向的各种股价效应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方式的增发公告之间,不同募资投向方案之间的股价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对市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根据研究结果还得出了目前我国股市的一些特征。
关键词:
股价效应 公开增发 定向增发 募资投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梦军 万勇 王向晖
本文用实证方法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公告日前后的股票超额收益率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公告日前股 票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就开始下跌,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市场认同度较小。
关键词:
增发新股 实证研究 累计超额收益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寿福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存在显著为正的公告效应,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定向增发公司股票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约为7.6%。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监督效应假说和信息效应假说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大股东认购比例越高,未来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可能产生的监督效应越大,从而提升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和公司价值。上市公司价值不确定性越大,公告期内超常收益率越高。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定向增发 公告效应 公司再融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艳苹 郭薇
本文选用我国证券市场上已成功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上市公司在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对外发布董事会定向增发预案的公告事件为整体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在事件窗口[-10,10]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2.62%,且显著性水平较高,说明我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公告效应显著为正,短期内对上市公司股价有积极的影响;(2)向大股东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在事件窗口[-10,10]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1.65%,比非大股东定向增发公告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13.32%)低;(3)牛市样本在事件窗口[-10,10]的累计超额收益为18.8%,熊市样本组为13.64%,震荡市样本组为6.17%,投资者情绪越高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越强。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公告效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善民 赖桂叶 王彩萍
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重要渠道,追求财富效应是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的主要动机之一。本文以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股价非同步性指标来测算股价信息含量,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研究股价信息含量对定向增发长期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整体上给投资者带来了显著为正的长期财富效应;同时,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定向增发的长期财富效应越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是:上市公司在吸引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要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股价信息含量,进而提升公司价值,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善民 赖桂叶 王彩萍
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重要渠道,追求财富效应是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的主要动机之一。本文以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股价非同步性指标来测算股价信息含量,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研究股价信息含量对定向增发长期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整体上给投资者带来了显著为正的长期财富效应;同时,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定向增发的长期财富效应越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是:上市公司在吸引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要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股价信息含量,进而提升公司价值,使定向增发给股东带来持续为正的财富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丽梅
本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短期股价效应,结果显示,非公开发行的短期股价效应显著为正,说明投资者认为成熟的控股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参与的非公开发行可能显示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较好。此外,控股股东和关联股东参与认购时短期股价效应低于控股股东未参与认购的情况,说明投资者对于我国特殊股权结构导致控股股东和关联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风险给予了高度重视,而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非控股股东和关联股东参与认购则可能传达了上市公司高质量的信息。
关键词:
非公开发行 公开发行 短期股价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