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97)
- 2023(18858)
- 2022(16248)
- 2021(15297)
- 2020(12911)
- 2019(29724)
- 2018(29458)
- 2017(56526)
- 2016(30631)
- 2015(34547)
- 2014(34209)
- 2013(33513)
- 2012(30672)
- 2011(27379)
- 2010(27748)
- 2009(25711)
- 2008(24702)
- 2007(22080)
- 2006(19410)
- 2005(17050)
- 学科
- 济(113787)
- 经济(113652)
- 管理(93572)
- 业(90507)
- 企(76828)
- 企业(76828)
- 方法(53323)
- 数学(46069)
- 数学方法(45440)
- 中国(36508)
- 财(36117)
- 农(31881)
- 银(29609)
- 融(29605)
- 金融(29600)
- 银行(29556)
- 行(28364)
- 业经(27225)
- 制(26836)
- 务(24760)
- 财务(24677)
- 财务管理(24623)
- 学(23938)
- 企业财务(23436)
- 地方(23403)
- 技术(21564)
- 贸(21488)
- 贸易(21469)
- 农业(21411)
- 理论(21374)
- 机构
- 学院(423889)
- 大学(422865)
- 管理(167634)
- 济(166637)
- 经济(162822)
- 理学(144220)
- 理学院(142690)
- 管理学(140172)
- 管理学院(139408)
- 研究(135208)
- 中国(109283)
- 京(89294)
- 财(82595)
- 科学(82123)
- 所(66701)
- 财经(65611)
- 中心(64448)
- 农(63848)
- 江(62817)
- 业大(60498)
- 研究所(60162)
- 经(59507)
- 北京(56576)
- 范(54851)
- 师范(54317)
- 州(51743)
- 经济学(50270)
- 农业(49738)
- 院(49723)
- 财经大学(48991)
- 基金
- 项目(283358)
- 科学(222618)
- 研究(209384)
- 基金(204588)
- 家(177249)
- 国家(175736)
- 科学基金(151684)
- 社会(130416)
- 社会科(123551)
- 社会科学(123519)
- 省(111070)
- 基金项目(108800)
- 自然(98701)
- 教育(97347)
- 自然科(96396)
- 自然科学(96369)
- 自然科学基金(94640)
- 划(93169)
- 编号(87209)
- 资助(84041)
- 成果(70596)
- 重点(63555)
- 部(62373)
- 创(60086)
- 发(59947)
- 课题(59451)
- 创新(56121)
- 科研(54429)
- 项目编号(54147)
- 教育部(53796)
- 期刊
- 济(181070)
- 经济(181070)
- 研究(125702)
- 中国(82098)
- 财(65732)
- 学报(63594)
- 管理(62654)
- 科学(58457)
- 农(56841)
- 融(49915)
- 金融(49915)
- 教育(49135)
- 大学(49036)
- 学学(46063)
- 农业(38346)
- 技术(38312)
- 财经(31854)
- 业经(30408)
- 经济研究(28612)
- 经(27162)
- 问题(23514)
- 图书(22094)
- 理论(21321)
- 技术经济(20122)
- 业(19886)
- 科技(19753)
- 财会(19514)
- 实践(19490)
- 践(19490)
- 版(19287)
共检索到629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婷 方琰 齐娟
本文手工收集应收账款会计政策与账龄明细数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坏账准备计提行为特征,发现:首先,预期信用损失(ECL)模型具有较强盈余预测性;然而,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虽然声称已经采用ECL模型,但实际并未采用,导致坏账准备盈余预测性较弱。其次,利用A+H股先于纯A股公司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背景进行准实验研究,通过双重差分检验,发现为了避免因偏离行业水平而受到问询,我国上市公司坏账比例呈现行业趋同特征,支持可验证性动机。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未被问询、法治环境较差、账龄较长的激进会计估计下,行业趋同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为“IFRS9实施后审议”提供中国经验证据,并为监管机构和准则制定机构完善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政策提供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雁
随着交易双方信任程度的不断上升,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大多会采用"先货后款"的交易方式,该方式虽然会导致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应收账款总额明显上涨,但是能效缓解合作商资源短缺危机,对于提升企业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作用。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应收账款难以收回,从而形成坏账、呆账,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合理制定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政策,及时计提坏账准备成为企业有效应对应收账款风险,保障应收账款安全性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制定方法 坏账准备政策 应收账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晓晨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进行盈余管理利润操纵比较普遍,由于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提取资产减值准备会有很深的行业烙印,本文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坏账准备计提分析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基本情况和行业特点,提出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扩大坏账准备计提范围,强化注册会计师外部监督等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坏账准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玮
目前各公司在计提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的做法五花八门 ,影响了会计制度的执行 ,我国应在总结各种做法的基础上 ,逐步规范计提坏账准备金。
关键词:
坏账准备 账龄分析 比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云生
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根据谨慎原则增设了“坏账准备”科目,在医院建立坏账准备制度。笔者就医院坏账准备计提和核算方法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继昌,张海波
新《医院财务制度》第26条规定:“年度终了,医院应按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为总括反映医院提取的坏账准备,新《医院会计制度》专门设置了“坏账准备”这个会计科目。为便于广大会计人员学习制度规定,熟练运用会计科目,笔者就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核算内容作如下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郦小芳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者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在备抵法核算的情况下,企业作如下账务处理:按期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坏账准备”;企业发生坏账损失时,应作如下处理,借记“坏账准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杨富民
一、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坏账准备核算方面主要的区别在于,在使用备抵法核算的前提下,《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估计坏账准备可以用三种方法,即赊销百分比法、应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贺宏 王可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利用衍生工具套期业务进行风险管理。但同时,套期业务交易的复杂性及其会计处理的复杂性也使上市公司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暴露出高风险性,阻碍投资者理解和分析公司的风险管理效果。为了规范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财政部于2017年修订发布了金融工具系列准则。上市公司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后的信息披露状况是否改善,还未得到现有研究的充分关注。本文以有色金属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准则应用前后运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的信息披露情况变化,并针对披露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新金融工具准则 衍生工具 套期 信息披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基路 王华
以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最大的三类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McNichols和Wilson(1988)模型对坏账计提和核销的联系来推导单项操控性应计,并以此度量盈余管理,检验了研究样本在2002~2005年计提坏账准备的盈余管理动机。通过事件、市场和监管三个层面的盈余管理动机,对该单项操控性应计进行解释,发现在坏账准备计提会计程序的选择上,最主要的盈余管理动机是规避ST监管政策,此外也存在非ST公司为避免向市场公布坏消息,通过负向操控性应计调增盈余。
关键词:
坏账准备计提 操控性应计 盈余管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苏新龙 谢丽英 傅彩芬
ZL公司2009年10月披露的2009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2009年1—9月累计实现净利润约-521.08万元,预计公司全年累计净利润可能为负。2010年1月,ZL公司披露的2009年年度业绩快报又提出,全年净利润为-650万元左右。然而,2010年4月5日发布的《ZL公司关于2009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余芬
2017年新修订的金融工具准则在金融资产分类和减值方法等方面发生较大变化,通过采集分析14家上市银行的金融资产分类、估值、减值数据发现: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会导致上市银行FVTPL金融资产增多、会计错配现象突出、报表波动性增强及减值准备增多。商业银行可通过统一SPPI测试方法、构建有效估值模型、建立信用风险划分标准、加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选择权的运用及加强部门协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等方式应对新准则实施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安兰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一直存在模糊性和灵活性,所以让企业有机会利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进行盈余管理。2006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利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机理有何变化,对相关准则的进一步修订有何要求,是本文探讨的问题。一、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准则的变化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在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之前,是在资产减值准则中进行规范,而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通过应收款项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进行规定。这一变化值得注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耀贤
银行理财业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因属表外业务,在会计核算上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核算研究的资源投入相对匮乏,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存在不少分歧。在2018年1月1日CAS22正式实施后,相关问题也将更加突出。本文结合银行理财的本质,从会计实务角度出发,对实务中主要的会计核算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为银行业理财业务核算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璐
现代企业为了提高资产质量、避免虚增资产价值,需要对资产计提各种准备。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是提高资产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今会计准则核算坏账准备采取的备抵法,存在计提金额确定困难、会计信息笼统等问题。对此,分析了在一个会计期间和多个会计期间的情形下,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对企业当期损益的影响,提出备抵法核算坏账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 备抵法 核算原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