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93)
- 2023(6867)
- 2022(5790)
- 2021(5516)
- 2020(4753)
- 2019(10888)
- 2018(10788)
- 2017(21985)
- 2016(11763)
- 2015(13654)
- 2014(13772)
- 2013(13799)
- 2012(12895)
- 2011(11504)
- 2010(12125)
- 2009(11905)
- 2008(11310)
- 2007(10520)
- 2006(9698)
- 2005(9103)
- 学科
- 济(45564)
- 经济(45499)
- 业(42840)
- 管理(39747)
- 企(37928)
- 企业(37928)
- 融(26774)
- 金融(26773)
- 银(25189)
- 银行(25183)
- 行(24343)
- 财(22654)
- 中国(21725)
- 方法(21356)
- 数学(19057)
- 数学方法(18956)
- 务(17784)
- 财务(17762)
- 财务管理(17725)
- 制(17678)
- 企业财务(17098)
- 农(12089)
- 体(11273)
- 中国金融(11200)
- 业经(11109)
- 体制(9928)
- 贸(9330)
- 贸易(9316)
- 易(9170)
- 地方(8824)
- 机构
- 学院(169615)
- 大学(167362)
- 济(71990)
- 经济(70297)
- 管理(63638)
- 理学(52803)
- 理学院(52349)
- 管理学(51746)
- 管理学院(51430)
- 中国(49792)
- 研究(49207)
- 财(43159)
- 京(34693)
- 财经(33233)
- 经(29937)
- 江(25974)
- 中心(25429)
- 财经大学(24888)
- 科学(24315)
- 所(24261)
- 融(23848)
- 金融(23368)
- 北京(23027)
- 经济学(22921)
- 州(22486)
- 银(22384)
- 银行(21547)
- 经济学院(20930)
- 研究所(20524)
- 行(20252)
- 基金
- 项目(91291)
- 研究(72890)
- 科学(70904)
- 基金(65025)
- 家(53162)
- 国家(52636)
- 科学基金(45775)
- 社会(45341)
- 社会科(43097)
- 社会科学(43087)
- 省(35320)
- 教育(34495)
- 基金项目(34042)
- 编号(32349)
- 划(28837)
- 资助(28256)
- 成果(28250)
- 自然(27149)
- 自然科(26478)
- 自然科学(26471)
- 自然科学基金(26033)
- 课题(21546)
- 部(21353)
- 性(21140)
- 项目编号(20764)
- 重点(20055)
- 创(19375)
- 教育部(19206)
- 发(19178)
- 人文(19073)
共检索到277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岑健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规模远大于新股首发(I P O)的规模,且存在现金分红回报率低的弊端。本文论述了上市公司通过优先股的方式再融资,可以克服"重融资、轻回报"的再融资弊端,并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和整个证券市场带来诸多好处。本文还探讨了我国引入优先股融资方式存在的制度障碍和发展前景,并对实施优先股融资的制度安排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再融资 普通股 优先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青原 张泓语
本文以A股市场上首家推出优先股发行方案的广汇能源在获得证监会发行核准后终止优先股发行的案例为切入点,探讨上市公司采用优先股融资需要考虑的因素及其对普通股股价的影响,进而揭示优先股融资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保持良好的现金流状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优先股融资方案、选择合适的发行时机、完善相关政策等规避措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小舟 黄庆
上市公司权益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配股、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等。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上市公司通过权益方式再融资的规模较以前年度大幅上升,权益再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和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戈 孙守用
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通常有利用股权方式融资和利用债务融资两种。本文针对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频频遭到投资者抵制 ,举步维艰的现象 ,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信任 包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卫东 夏新平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不仅关系到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投资者投资报酬和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影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的因素有许多,本文认为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低绩效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因此,要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绩效,必须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股权再融资 绩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耿建新 刘文鹏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已是不争的事实 ,配股和增发新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的主要方式。配股和增发新股能够直接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动 ,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配股行为 增发新股 股权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允峰
引入优先股作为再融资的新工具,对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和增加投资者投资品种都是好事。优先股具有一般股权融资不需强制付息、不会提高企业负债率的优势,又具有债权融资的杠杆效应,还不会让大股东失去控股地位。此外,其较高的分红水平和优先分红权也增加了投资者的收益。但再好的工具也有可能被当成圈钱工具。在之前的定向增发再融资、配股再融资实施过程中,不少上市公司再融资前突击分配上市公司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章卫东
国外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增发新股、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配售等;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配股、增发新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在国外,股权再融资尤其是增发新股的方式得到广大中小股东的普遍接受,原因是国外股权再融资中注意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中,上市公司大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胜
本文利用中国A股样本公司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新股定价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无论是以配股还是增发形式发行新股,高溢价的新股未来的盈利能力不高于甚至低于低溢价的新股,这说明上市公司的新股定价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不相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行的新股定价方法存在着局限。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新股定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宗益 骆垠杏
采用Logistic模型,以2007—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150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和检验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决策主要受融资成本、公司特征以及内部人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减弱上市公司内部人攫取私利的动机和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偏好。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周运兰
文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业绩变化的统计性描述,得出股权再融资后公司业绩下滑的结论。并将公司区分为大公司和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将他们股权再融资后的业绩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长期业绩下滑确实比大公司下滑严重,这也跟某些学者研究的结果一致。
关键词:
中小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业绩变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秋虹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即IPO)后再次对外发行债券或增资扩股及向外部借款等筹措资金的行为,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低成本筹集资金,加快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优化证券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诗才 冯琴庆
本文分析了在我国独特的股权结构下,再融资后,企业财富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转移情况,得出结论:控股股东通过盈余控制,误导潜在投资者,从而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
关键词:
再融资 相关利益者 财富转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章卫东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再融资方式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都有明显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行为的分析,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原因 分析 对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彬
通过对2000-2003年实施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类别股东的再融资方式选择倾向不同,非流通股中国家股与流通A股、内部职工股、高管股倾向配股方式,而其他非流通股和流通B股、H股、基金、战略投资者均倾向增发、转债的方式。流通股集中度高倾向配股,非流通股集中度高倾向增发。原因在于各类别股东在不同再融资方式下的利益格局不同,同时各类别股东对再融资决策的影响力不同,决定最终选择结果不同。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再融资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