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98)
- 2023(7877)
- 2022(6713)
- 2021(6176)
- 2020(5319)
- 2019(11881)
- 2018(11783)
- 2017(24032)
- 2016(12816)
- 2015(14511)
- 2014(14464)
- 2013(14348)
- 2012(13310)
- 2011(11907)
- 2010(12155)
- 2009(11791)
- 2008(12094)
- 2007(11063)
- 2006(10184)
- 2005(9534)
- 学科
- 济(52510)
- 经济(52400)
- 管理(50604)
- 业(47177)
- 企(41361)
- 企业(41361)
- 财(24315)
- 方法(23606)
- 数学(20938)
- 数学方法(20835)
- 制(19173)
- 务(16556)
- 财务(16534)
- 财务管理(16501)
- 中国(16035)
- 企业财务(15847)
- 农(13284)
- 体(12992)
- 业经(12411)
- 银(12284)
- 银行(12276)
- 行(11625)
- 体制(11393)
- 贸(10481)
- 贸易(10470)
- 融(10315)
- 金融(10313)
- 易(10292)
- 税(8750)
- 划(8748)
- 机构
- 大学(192106)
- 学院(190629)
- 济(86731)
- 经济(85081)
- 管理(74978)
- 理学(64061)
- 理学院(63510)
- 管理学(62859)
- 管理学院(62506)
- 研究(59202)
- 中国(49942)
- 财(49389)
- 京(39330)
- 财经(38212)
- 经(34685)
- 科学(30247)
- 所(28744)
- 财经大学(28692)
- 江(28381)
- 经济学(28284)
- 中心(27253)
- 经济学院(25753)
- 北京(25053)
- 研究所(24910)
- 农(24336)
- 商学(22847)
- 商学院(22660)
- 业大(22622)
- 州(22195)
- 院(21337)
- 基金
- 项目(115900)
- 科学(93072)
- 基金(87712)
- 研究(87548)
- 家(74310)
- 国家(73745)
- 科学基金(64565)
- 社会(59271)
- 社会科(56454)
- 社会科学(56443)
- 基金项目(46075)
- 省(42886)
- 教育(40550)
- 自然(39593)
- 自然科(38677)
- 自然科学(38665)
- 自然科学基金(38041)
- 划(36169)
- 资助(35967)
- 编号(34356)
- 成果(29053)
- 制(28893)
- 部(28236)
- 重点(25799)
- 国家社会(25317)
- 教育部(25240)
- 人文(24487)
- 创(24460)
- 性(23813)
- 发(23589)
共检索到294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丹
本文运用标杆理论、信号理论和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否存在标杆效应进行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标杆效应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真实的标杆效应;二是企业自身可能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粉饰后的虚假标杆效应;三是审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鉴证局限性导致的虚假标杆效应。这三个方面的标杆效应促成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趋同现象,并且从政府监管、实施企业和审计机构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标杆效应的政策措施。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士强 张暖暖
利用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依据ERM理论,从内部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控、内控信息披露六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黄竞
内部控制审计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管层加强监管的需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背景,在论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健全制度、明确评价标准、确保独立性和提高人员素质的角度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促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烈 孙德芝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的好坏,关系企业内部控制的生命与活力,进而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机制的有效性。文章在对沪市A股2012年度内控评估报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及实际,透视了上市公司在内控评价范围、内控缺陷标准界定、内控评估部门设立及内控评价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斌
文章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本内容,提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并从操作层面阐明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为上市公司执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开展内控有效性评价提供灵活适用的技术工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阮磊 刘玉廷 王艺霖
文章利用了面板VAR模型和引入滞后项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内部控制和公司价值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内部控制的价值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与公司价值间存在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内部控制是导致公司价值变动的Granger原因;内部控制具有显著的价值溢出效应,能够在当期及之后的四期内促进公司价值的持续提升,但影响强度呈逐步下降趋势。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因果关系检验 溢出效应 滞后项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秋明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和执行情况正日益成为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而投资者必须依赖获取的信息才能形成对其内部控制的判断并做出投资决策。因此,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爱玲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制度存在缺乏清晰的工作步骤和程序,缺失内部控制评价工具的相关准则,信息披露的责任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适合我国的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框架体系应包括: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外部审计师审核鉴证、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等三部分内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外部审计师审核鉴证应具有相互独立的工作步骤和业务流程。自我评价报告与鉴证报告共同构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报告。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评价 架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越
我国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010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同时也对我国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上市公司的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文章主要论述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完善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问题 改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贤琳 李昊宸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更加受到关注,建立起严格的信息披露监督体系显得尤为必要。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一方面是真实地反应企业内部经营信息,从而作为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效益和经营效益的依据;另一方面作为上市公司涉及到许多利益相关者,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很难从其他渠道获得,只能根据披露的报告中反映的信息来进行投资决策,所以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对于完善国内的投资环境,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都有正面的作用。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国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督还不够健全。本文围绕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展开探讨,对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超 郑懿卓
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对促进公司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进行测量。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2008年披露的年报信息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判别分数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与相关学者的规范性分析一致,表明该分数能够作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代理变量。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惠全红
近几年,国内外上市公司丑闻不断,大多与上市公司内控失灵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缺乏有关。本文在分析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董事会 监事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贾讲用
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是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内容。文章借鉴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发展现状,深刻剖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
内部控制环境 影响因素 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