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35)
2023(2698)
2022(2425)
2021(2325)
2020(2180)
2019(5168)
2018(5321)
2017(11800)
2016(6357)
2015(7644)
2014(7772)
2013(7895)
2012(7544)
2011(6471)
2010(7247)
2009(7264)
2008(7020)
2007(6454)
2006(5896)
2005(5620)
作者
(18125)
(14736)
(14457)
(13970)
(9479)
(6866)
(6755)
(5520)
(5388)
(5316)
(4739)
(4733)
(4717)
(4417)
(4401)
(4357)
(4332)
(4325)
(4253)
(4229)
(3763)
(3650)
(3507)
(3386)
(3328)
(3325)
(3259)
(3188)
(2919)
(2822)
学科
(26468)
经济(26430)
(25220)
管理(23709)
(22121)
企业(22121)
方法(15213)
(14156)
数学(13331)
数学方法(13296)
审计(12119)
(10740)
财务(10734)
财务管理(10663)
企业财务(10300)
中国(9865)
(9374)
(6259)
(6064)
银行(6062)
(6024)
各类(5880)
(5723)
(5455)
贸易(5443)
体制(5435)
(5377)
公司(5181)
业经(4891)
(4816)
机构
大学(97315)
学院(96865)
(42867)
经济(41984)
管理(38879)
理学(33026)
理学院(32786)
管理学(32567)
管理学院(32388)
(26852)
研究(26631)
中国(25319)
(21435)
财经(21003)
(18935)
财经大学(15706)
(13917)
北京(13718)
(13503)
经济学(12993)
商学(12564)
商学院(12501)
科学(12445)
中心(12375)
经济学院(11902)
(11466)
研究所(10893)
经济管理(10252)
(10027)
会计(10009)
基金
项目(50308)
研究(39293)
科学(39258)
基金(37015)
(30291)
国家(30042)
科学基金(25949)
社会(25222)
社会科(24029)
社会科学(24021)
基金项目(19702)
教育(18462)
(18194)
编号(17104)
资助(16432)
自然(15862)
自然科(15374)
自然科学(15368)
成果(15284)
(15260)
自然科学基金(15101)
(12883)
(11633)
教育部(11545)
项目编号(11432)
人文(11391)
课题(10966)
重点(10851)
社科(10493)
(10141)
期刊
(48168)
经济(48168)
研究(33870)
(23863)
中国(19768)
管理(14867)
(13152)
金融(13152)
财经(10768)
审计(9613)
学报(9139)
(9016)
经济研究(8950)
科学(8688)
财会(8281)
会计(8118)
业经(7786)
大学(7620)
(7533)
学学(7175)
问题(7158)
(6832)
技术(6810)
理论(6258)
教育(6079)
国际(5829)
实践(5568)
(5568)
商业(5465)
通讯(5442)
共检索到154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琳  雷倩华  
越来越多实体企业以"赚快钱"为目的,脱实向虚,将本应投资于主营业务的资金倾注于金融和房地产市场,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不务正业"。本文以2007~2016年沪、深两市非金融和房地产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上市公司"不务正业"对其审计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不务正业"程度与高质量审计需求显著负相关;(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不务正业"与高质量审计需求的负向关系具有削弱效应;稳健性检验并没有改变本文的结论。本文对于投资者的投资预测和证监会的监管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戴维奇  刘洋  廖明情  
民营企业利用"政策性机会"把资金投入房地产、民间借贷和股市等领域实现新进入、快速获得丰厚回报这一"赚快钱"行为往往被媒体标签为"不务正业"。本文在公司创业框架内讨论民营企业"不务正业"的动因,基于烙印理论(imprinting theory),通过对2008~2012年3803家民营企业调研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第一,民营企业家的"体制内"经历(即曾在国有、集体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经历)通过发展能力烙印与认知烙印,促进其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介入房地产等业务来"赚快钱";第二,民营企业家后续刻意建立的政治连带可以发挥"资源通道"的作用,推动政策性机会由识别阶段向利用阶段的转化,进而强化"体制内"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敏  
文章从制度视角解释并分析了中国企业家"不务正业"的现象,制度安排及其内生的"游戏规则"决定了企业家行为的选择。在当前中国的制度环境下,企业家寻租、投机和投资移民既是一种无奈选择也是一种理性选择,改变这种现状的关键在于改善企业家生产和创新的制度环境以及完善企业家实业投资的制度环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朱东红  常亚平  
随着电商直播的兴起,一些县长开始尝试担任主播来推广当地农产品。县长直播带货是关系到政府官员采用电商直播创新政务服务的新问题。然而,县长直播带货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本文首先采用网络民族志方法对县长直播带货案例进行研究(研究一),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县长直播带货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二)。研究一发现,县长主播特征维度包括感知亲民、感知为民、感知能力和身份权威感;对县长直播带货的评价绝大部分是正面的,受认可的县长直播带货让消费者产生钦佩感,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研究二发现,身份权威感直接正向影响购买意愿,感知亲民、感知为民、感知能力通过钦佩感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购买意愿。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2015年3月2日,中注协以"多次修正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防范"为主题,对中喜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当面约谈,就事务所承接的部分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审计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提示。中注协相关负责人指出,2014年第四季度以来,不少上市公司受重大资产重组或外部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对2014年度业绩预告进行了修正,其中部分上市公司在以前年度也曾多次修正业绩预告。中注协相关负责人强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矜  
为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增加高质量审计需求,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需求研究现状,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需求进行了系统研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2018年4月8日,中注协约谈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提示年报审计期间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且修正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中注协负责人指出,个别经营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在年报审计期间更换审计机构,且修正业绩预告,面临较高审计风险。中注协提醒承接类似公司年报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重点关注以下事项:一是关注管理层舞弊风险。注册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晓燕  张龙平  李晓红  
美国执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已有五年时间,并对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采用整合审计的方式。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要求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可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我国是否需要对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整合?如何进行整合?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展整合审计业务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孙谦  墙伟  
本文从审计失败、审计意见差错率、审计费用,盈余质量及其在不同规模事务所、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等多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作分析评估。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审计质量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另一方面我国的审计成本较低,说明我国还能增加投入以改善审计质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新建  张会  饶茜  
以2005—2008年在我国沪深两市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的政治关系、会计信息质量与审计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有政治关系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低水平的审计师,而选择低质量外部审计服务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也更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文达  
本文通过对2002~2009年我国主板市场A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我国股票市场股权集中度水平较高、"一股独大"明显,以致我国上市公司出现股东与经营者、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控股股东与债权人三个代理问题,由此引申出了审计需求代理理论,并结合有关文献,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敏  
审计质量由审计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共同决定。如果一味单方面从审计服务提供方的角度来提高审计质量,而不注意同时引导和创造审计需求,必然是事倍功半,招致审计提供方的不合作,最终使审计质量的提高成为空谈。本文从审计需求方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审计失败这个顽症久治不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审计市场缺乏有效的审计需求,并对审计需求主体缺乏真正有效的审计需求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为治理审计失败、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向。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彦  谌嘉席  伍利娜  
借助经济学中有关价格"粘性"的理论,以我国2001—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审计费用"粘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由于受到成本、契约和管制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和其他商品或服务价格一样,存在向下(易涨难跌)的价格"粘性"。另外,从供求双方的影响因素来看,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增强了审计费用向下的"粘性",事务所的声誉("四大")和客户重要性对向下"粘性"的影响则不明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辛作义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所面临的特殊的执业环境,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证监会关于对上市公司“双重审计”的规定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最后指出,证监会应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要重树投资者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信心,最终还要依靠国内的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广大投资者的共同努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余玉苗  黄兵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