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22)
2023(15037)
2022(12656)
2021(11690)
2020(10163)
2019(23193)
2018(22924)
2017(45101)
2016(24972)
2015(28089)
2014(28480)
2013(28062)
2012(26256)
2011(23382)
2010(23886)
2009(22762)
2008(23197)
2007(21301)
2006(18646)
2005(17258)
作者
(73881)
(61508)
(61501)
(58553)
(39366)
(29523)
(28241)
(24162)
(23045)
(22248)
(20840)
(20644)
(19952)
(19594)
(19431)
(18795)
(18791)
(18165)
(18147)
(17592)
(15546)
(15309)
(15147)
(14003)
(13910)
(13882)
(13861)
(13674)
(12606)
(12600)
学科
(106590)
经济(106451)
(99742)
(89740)
企业(89740)
管理(88417)
方法(49619)
数学(40268)
数学方法(39922)
(38368)
(33173)
业经(31820)
(28102)
财务(28062)
财务管理(28009)
中国(27091)
企业财务(26714)
(26273)
农业(22506)
技术(20250)
(20004)
(19063)
(18785)
贸易(18776)
(18729)
理论(18464)
(18265)
(18072)
(17934)
银行(17894)
机构
学院(368893)
大学(364777)
(152657)
经济(149463)
管理(144243)
理学(122994)
理学院(121757)
研究(120151)
管理学(120003)
管理学院(119323)
中国(95453)
(77297)
(76710)
科学(72296)
(65640)
(62164)
财经(60106)
(57134)
研究所(55654)
中心(55166)
(54362)
业大(54338)
农业(51817)
北京(48675)
经济学(46058)
(45184)
财经大学(44217)
(44045)
师范(43562)
(43235)
基金
项目(233004)
科学(183140)
研究(170821)
基金(168528)
(146544)
国家(145234)
科学基金(124420)
社会(108097)
社会科(102379)
社会科学(102350)
(92288)
基金项目(88805)
自然(79974)
教育(78408)
自然科(78089)
自然科学(78062)
(76750)
自然科学基金(76742)
编号(69466)
资助(69423)
成果(56979)
重点(52542)
(52368)
(50455)
(49671)
课题(48032)
(47261)
创新(46552)
(45046)
科研(44665)
期刊
(174314)
经济(174314)
研究(107956)
中国(70749)
(65344)
(60943)
管理(56824)
学报(56639)
科学(51871)
大学(42935)
农业(41149)
学学(40823)
(37016)
金融(37016)
教育(35235)
技术(32964)
财经(31102)
业经(30179)
经济研究(27317)
(26724)
(24334)
问题(23336)
技术经济(20524)
财会(19096)
(19084)
商业(17818)
(17810)
统计(17656)
现代(17505)
理论(17104)
共检索到555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良灿  张同建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是改进公司治理效率的前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设计需要结合我国现实性的公司治理环境。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内部机理,从而发现股权制衡机制的缺失、中小股东保护信息披露的滞后以及持续性发展动力的不足是公司治理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验证结果为我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改进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建军  张同建  丁江涛  
安全成本控制是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我国煤矿企业安全成本控制效率一直较低,阻碍了安全绩效的改进。文章借助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基于煤矿企业的样本数据,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我国煤矿企业安全成本控制的微观机理,为我国煤矿企业安全成本控制机制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丑建忠  
在 CCGI~((NK))基础上,本文首先根据我国家族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以企业价值为导向,选取了现金流权、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度、家族成员担任董事会成员比率、家族成员在监事会中的比重、家族成员介入管理层比重五个特殊性三级指标用以衡量我国家族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其次,以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标准;最后提出将专家调查法与多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我国家族上市企业公司治理评价指数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斌宁  
农业上市公司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组织,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是改进农业上市公司运行绩效的有效手段。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现阶段存在诸多问题,而实证性研究能够揭示公司治理中的优势行为与不足之处,从而为公司治理行为的改进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信息披露和利益相关者等因素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控股股东行为与监事会治理等缺乏实质性的治理功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施东晖  司徒大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国华  
由于"信息化悖论"的影响,信息化创新已成为我国企业提高信息化建设绩效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创新体系的设计是企业加强信息化创新战略的基础性前提。因子分析可以对理论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提供检验,从而揭示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创新过程中存在的若干现实性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同健  李迅  孔胜  
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知识资本价值功能的主要方式。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日益得到加强。在互惠性的企业环境下,知识转化的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知识转化的经验性研究可以有效地揭示互惠性环境下知识转化的微观机理,为我国企业加强互惠性文化建设、并提高互惠性企业环境下的知识转化效率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淑琨  李有根  
随着市场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公司治理将成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特点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从股权结构、股东权利、信息披露、治理结构以及治理与管理的匹配性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治理评价系统。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海通证券研究所上市公司治理评价项目组  
评价体系开发了一个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GI),用于评价一个公司遵循有效的公司治理规范,服务于企业的各个相关利益主体,尤其是股东、债权人和员工的利益,并有利于构建创造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的综合性指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丽岩  
通过回顾装备工业领先企业创新能力的增长过程,指出企业积累自主研发经验不仅是通向"颠覆性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学习、吸收外部技术和知识的最佳方式。主要观点认为装备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自主研发积累的"核心技术"。所谓"核心技术"是一种记录研发过程中"试错"数据的经验性知识管理体系,它以获得并保持市场份额为目的、以既有产品开发平台为依托、以试验试制活动为积累手段,并以汲取内外部资源作为产品的改进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军  
文章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与出口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技术人员比重对出口绩效存在负面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对出口绩效没有影响;而信息技术与技术性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交叉作用均对出口绩效产生了显著而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反映出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技术竞争优势。同时,文章认为我国外向型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必须重视对自身信息技术的投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华锦阳  
本文通过回顾公司治理的产生渊源 ,认为公司治理的功能有一个发展和衍生的过程 ,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平衡各利益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是公司治理产生的原因和本质功能 ,而战略领导功能是公司治理的衍生功能 ,它与其本质功能一起 ,构成公司治理的功能系统。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功能现状作了考察 ,指出我国公司治理功能体系偏重战略领导 ,而本质性的治理功能却相对不足。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时军  
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评价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从公司治理视角出发,探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与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了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同时,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对象和评价方法,详细阐述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设定,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提出具体可操作性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亚会  张同健  
技术创新是现阶段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是促进我国企业绩效提高和整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包括生产创新、研发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四个要素。文章指出,技术创新体系微观结构解析的结果可以揭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成效与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学家  
一、引言我国创业板市场创立至今,在此上市的公司已经从期初的28家发展到现在的300多家。这表明面向成长型和高科技企业的"中国式纳斯达克"正式启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迈上新台阶。创业板企业作为高科技企业的代表,其持续性成长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因此,通过分析创业板企业成长的因素,构建系统反映创业板企业持续性成长状况和持续性成长潜力的评价指标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